左側旁路參與的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是常見的室上性心律失常,以往通常通過主動脈逆行方法消融。近年來,隨著房間隔穿刺技術的普及,經穿房間隔途徑消融左側旁路成為眾多中心的首選。
近期一項研究回顧性分析發現,左側旁路射頻消融相關的心包填塞發生率相對較低,原因可能與過度消融、機械操作損傷和誤消融毗鄰結構相關。
本組3 例心包填塞病例,均經長時間消融無效後發現心包填塞,基本排除房間隔穿刺過程導致心包穿孔可能。
3例均為左側游離壁或前側游離壁旁路。對於該部位旁路,房間隔穿刺途徑消融有一定局限性,二尖瓣環前側在心室收縮時,瓣環運動幅度大,導管穿房間隔貼靠瓣環不穩定,消融難度較大,往往需要反覆長時間消融,過度損傷引起心包填塞。
機械損傷主要是來自於導管操作過程中機械壓迫損傷心房或者左心耳。
此外,由於左側游離壁特別是前側游離壁毗鄰左側肺靜脈、左心耳根部,在左前斜位30°~45°體位X線照射下這些結構相互重疊,消融導管可在此處記錄到「心房電位」(左心耳根部電位或肺靜脈電位)和遠場心室電位,容易誤判為二尖瓣環。
如果經驗不足,消融導管可能偏離瓣環,誤消融左側肺靜脈根部或者左心耳根部,反覆消融導致相應結構破裂。
研究者指出,穿房間隔過程中誤傷毗鄰結構,也可導致心包填塞,但多為即刻出現,而本研究3例患者均為反覆多次消融後出現,基本可以排除穿房間隔過程損傷。
研究者建議預防誤消融左下肺靜脈或者左心耳根部方法是消融導管在左側游離壁要確認為二尖瓣瓣環部位方可放電。
研究還指出,穿房間隔途徑消融左側旁路尤其是左前側游離壁旁路時,操作輕柔,一定要確認消融導管在二尖瓣環後再放電消融,避免損傷毗鄰組織結構。
此外,二尖瓣環房側反覆消融不成功,可考慮嘗試主動脈逆行途徑室側消融或冠狀靜脈竇內相應部位消融,以期提高成功率,避免反覆長時間消融發生併發症的風險。
研究納入2014年至2018年期間3 個中等手術量電生理中心穿的1 332 例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經電生理檢查證實為房室結雙徑路折返性心動過速、左側旁路參與的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或右側旁路參與的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然後再行房室旁路或者房室結雙徑路消融。
1332 例患者接受1440次射頻消融。左側旁路參與的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453(34%)例,其中經主動脈逆行140例(31%)和穿房間隔途徑313例(69%)。穿房間隔途徑心包填塞發生3例,靶點位置在左側游離壁或左前游離壁。經心包穿刺引流後心包填塞症狀緩解,無外科開胸修補發生。
來源:丁立剛,郝傑,吉立雙,等. 穿房間隔途徑左側游離壁旁路消融致心包填塞原因分析. 中國循環雜誌,2019,34: 979-983.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9.10.008.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9》!
《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點擊查看內容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