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心包填塞和迷走反射的定義和區別

2021-02-22 心內小咖

學習目標

主管護師:

掌握心包填塞和迷走反射的定義和臨床指徵。

掌握心包填塞和迷走反射的處理

熟悉心包填塞和迷走反射的發生機制和檢查標準

護師:

掌握心包填塞和迷走反射的定義和臨床指徵。

熟悉心包填塞和迷走反射的處理

了解心包填塞和迷走反射的發生機制和檢查標準

護士

掌握心包填塞和迷走反射的定義和臨床指徵。

了解心包填塞和迷走反射的處理

了解心包填塞和迷走反射的發生機制和檢查標準

 

病史

入 院 記 錄:

姓  名: 夏炎欽   女  66歲    入院時間:2020-08-10 

主  訴:反覆心悸1年餘,再發伴乏力10天。

現病史:緣於入院前1年餘無明顯誘因出現心悸,自覺心跳不齊,無突發突止,持續時間約20-30分鐘,經休息、自行服用麝香保心丸後可自行緩解,10天前晨起鍛鍊約1小時後心悸再發自覺心率快,節律不齊,發作時伴胸悶,位於胸骨後,呈緊縮樣,範圍約巴掌大小,無放射他處,伴頭面部冒汗,四肢乏力,休息後難以緩解,曾就診於福清市醫院,查「08-06心電圖示:頻速型房顫,心室率約137次/分」,門診擬「心房顫動」收住入院。

體 格 檢 查 : 體溫 36.5℃、脈搏6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36/68mmHg      

輔 助 檢 查 :(2020-08-06 福清市醫院)

心電圖示:頻速型房顫,心室率約137次/分。心臟彩超:左室舒張功能減退

心包積液(前心包0.4cm,後心包0.5cm)。

初步診斷:1陣發性心房顫動2心包積液

患者於2020.8.14在局麻下行「心內電生理檢查+射頻消融術」。返回病房後訴胸悶不適,查體:神志清楚,BP:59/37mmHg,P78次/分,SP02:92%,口唇蒼白,心音遙遠,四肢遠端溼冷,左右股靜脈穿刺部位敷料乾燥。遵醫囑予擴容,去甲腎上腺素升壓,急查床旁彩超示心包積液,急行心包穿刺術抽出血性心包積液400ml,術順,目前「心包填塞」診斷明確,予抽除心包血性積液、積極擴容升壓等處理後患者症狀緩解,血壓升至156/93mmHg,搶救成功,予轉入CCU繼續治療,密切關注病情改變。

 

心包填塞是心包疾病的危重併發症,是由於心包腔內液體積聚引起心包內壓力增加所造成,以心包腔壓力升高、進行性心室舒張期充盈受限、心搏出量和心輸出量降低為特徵。按心包填塞發展的緩急可分為急性心包填塞和慢性心包填塞。臨床上急性心包填塞主要由創傷、醫療操作引起,也可為某些疾病如胸主動脈夾層或急性心肌梗死並發心臟游離壁破裂所致。慢性心包填塞的常見病因為:惡性疾病、特性心包炎和尿毒症等疾病。

房顫的射頻消融術引發的心臟穿孔發生率高於一般性射頻消融,主要與消融時導管的能量有關,最常見於冠狀靜脈竇破裂,這可能與冠狀靜脈竇壁較薄弱。心包填塞共有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1.症狀

介入治療過程中或治療後,突然出現煩躁不安、呼吸困難、面色蒼白、皮膚溼冷、意識淡漠,嚴重者意識喪失。

2.體徵

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初始心率減慢或增快(多在90次/分以上),動脈壓下降、體循環靜脈壓升高、心音遙遠(Beck三聯徵),奇脈(吸停脈)、頸靜脈怒張,嚴重者呼吸心跳停止。

3.心臟超聲檢查

心包積液、右心房和右心室舒張受限,心腔變小、下腔靜脈擴張、如連接有測壓裝置,可見左心房、右心房及靜脈系統壓力增高。少量積液時可能只表現為一過性類似迷走反射樣症狀,應及時超聲檢查明確,並動態觀察。

多數術中發生的急性心包填塞具有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①突發呼吸困難、煩躁、意識模糊或意識喪失:②血壓突然降低:③心率變化:回特徵性

心包填塞的治療:

1.首先應停用抗凝藥物,視病情酌情減少或停用抗血小板藥物、補液、

備血、抗感染治療及聯繫外科備臺等。

2.心包穿刺術引流通常在心臟超聲、X線和造影劑檢查提示下,實施心包穿刺術引流,是快速、推確、有效地緩解心包填塞。

3.開胸修補外科)特定的救治方法

 

迷走神經反射

一.定義:迷走神經為第10對腦神經。具有運動性、感覺性及植物性3種性質。迷走神經除支配心臟的活動以外,對主動脈弓的壓力變化有較大的影響,

當該區壓力升高時,可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興奮,從而產生降壓效應,即迷走神經反射,故迷走神經在生理學的學名又稱降壓神經。

心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抑制作用是通過節後纖維末梢釋放的遞質乙醯膽鹼作用於心肌細胞膜的M型膽鹼能受體,導致心率減慢,心房肌收縮能力減弱,心房肌不應期縮短,房室傳導速度減慢。

二.臨床表現:

血壓迅速下降(<90/60mmHg)、心率進行性減慢(<50次/min)、頭暈、面色

蒼白、出汗、皮膚溼冷、噁心及嘔吐、呼吸減慢、躁動等,可伴有胸悶、氣短,嚴重可出現神志模糊、意識喪失等

三.迷走神經反射的原因

1.精神因素:精神緊張是誘發迷走神經反射的重要原因。患者對治療過程不了解,精神緊張、焦慮和恐懼等可以使體內兒茶酚胺釋放,通過刺激β受體導致周圍血管收縮、心肌收縮增強,刺激左室內及頸動脈的壓力感受器,這一代償機制矛盾觸發抑制反射,使迷走神經張力升高,反射性增強迷走神經活性,導致周圍血管擴張和心率減慢。

2.血容量不足:術前食慾降低,限制飲食飲水量、補液過少,術中出汗過多或

失血過多,同時造影劑的滲透性利尿及脫水藥物的應用等均可引起低血容量。血容量不足引起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神經元分泌血管加壓素,導致血管平滑肌收縮,使血管對牽拉刺激敏感,易引起迷走神經反射。

3.疼痛刺激:局部麻醉不充分、拔出鞘管方法不當或壓迫止血用力過大、加壓包紮過緊等均可增加患者疼痛,通過外周感受器傳入中樞神經部位(髓質),血管迷走神經興奮性反射性增強,使血管擴張和心動過緩即血壓下降,導致臨床症狀的發生。

4.空腔臟器的擴張刺激:術後多需制動12~24h,部分患者不習慣於床上排便,易引起尿瀦留;術後進食增加,可致胃腸道突然劇烈擴張,壓力感受器興奮,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興奮,導致迷走神經反射的發生。

四.迷走神經反射的處理:

1.一旦病人發生迷走神經反射,護士要立即通知醫生緊急處理,適量減輕按壓力量,減輕疼痛對病人的刺激。

2.立即建立靜脈通道,

以擴充血容量,維持有效循環血容量;若血壓正常,以心率減慢為主,可給予阿託品0.5~1mg靜脈注射;若血壓減低(收縮壓<80mmHg),給予多巴胺5~20mg靜脈注射,如不緩解可重複給藥,必要時血壓如持續偏低,可靜脈持續泵入多巴胺維持正常血壓。

3.病人如出現噁心、嘔吐,立即讓病人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引起嗆咳及窒息的發生,同時給予病人氧氣吸入。

4.持續心電監護,嚴密監測病人的心率、血壓,面色,神志變化。

5.同時積極安慰患者,消除其焦慮心理,消除導致迷走神經反射的其他誘因。

6.術後的護理:介入術後病人需絕對平臥床上,加之使用造影劑需飲大量水促進排洩,病人排便次數頻繁,使病人不適常伴有腰背酸痛,易發生隨意的活動,導致病人局部傷口出血滲血、形成血腫。因此在返回病房後,護士要向病人反覆交待肢體制動的目的,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從而減少穿刺部位出血。同時護士要密切監測生命體徵,每小時記錄1次、看1次傷口,特別是在病人活動後、小便後更要及時察看傷口,做到傷口不出血或少出血。

7.加強生活護理:病人排便時護士要協助病人,一是有效的幫助病人,二是更可密切觀察穿刺處,一旦有滲血、出血發生,立即採取措施,防止血腫擴大,影響預後。

 

提問:1.心包填塞的體徵?

答:體徵: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初始心率減慢或增快(多在90次/分以上),動脈壓下降、體循環靜脈壓升高、心音遙遠(Beck三聯徵),奇脈(吸停脈)、頸靜脈怒張,嚴重者呼吸心跳停止。

2.迷走反射和心包填塞體徵上的區別?

答:簡單的描述是:心包填塞是血壓下降,初始心率減慢或增快(多在90次/分以上)。迷走反射是血壓下降,心率進行性減慢(<50次/min)。

相關焦點

  • 心包填塞!射頻消融手術的頭號噩夢,怎麼預防?
    11月17日,哈特瑞姆「心」意課堂推出「破解心臟病介入治療的Nightmare」首期直播,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4位電生理一線術者—劉興鵬、蔣晨陽、施海峰、譚琛,在線暢談射頻消融手術中遇到心包填塞時的經驗、教訓和心得。談論的都是真實案例,分享的都是訣竅乾貨。
  • 考研丨呼吸—迷走神經與黑—伯反射
    2015NO10.實驗切斷家兔雙側頸迷走神經後,呼吸運動的改變是A.呼吸幅度減小,頻率減慢    B.呼吸幅度增大,頻率加快C.呼吸幅度減小,頻率加快    D.D    考點:迷走神經與黑—伯反射分析:黑—伯反射(肺牽張反射)包括肺擴張反射和肺萎陷反射肺擴張反射肺萎陷反射主要作用肺充氣或擴張時,抑制吸氣肺萎陷時,增強吸氣,使呼氣轉為呼氣感受器從氣管到細支氣管的平滑肌內位於氣道平滑肌內
  • 休克的類型,定義和區分
    外傷性失血性休克與失血性休克的區別在於,嚴重的軟組織損傷會加重休克。這類休克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多發傷,通常是由道路交通事故和從高處墜落引起的。瀰漫性出血、低溫(尤其是≤34℃)和酸中毒可導致危及生命的凝血病。軟組織損傷導致急性炎症,進一步強化了這一過程。在微循環水平上,白細胞-內皮細胞相互作用和內皮細胞膜結合蛋白多糖和糖胺聚糖的破壞導致微血管功能障礙伴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
  • 避免射頻消融術中心包填塞,要警惕三個因素
    近期一項研究回顧性分析發現,左側旁路射頻消融相關的心包填塞發生率相對較低,原因可能與過度消融、機械操作損傷和誤消融毗鄰結構相關。本組3 例心包填塞病例,均經長時間消融無效後發現心包填塞,基本排除房間隔穿刺過程導致心包穿孔可能。3例均為左側游離壁或前側游離壁旁路。
  • 乾貨丨一文教你心包積液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X線及CT (1)X線檢查:對纖維蛋白性心包炎診斷價值不大,對滲出性心包炎有一定的價值,可見心影向兩側擴大,尤其是在肺部無明顯充血現象而心影顯著增大是心包積液的有力證據,可區別於心力衰竭。 (2)CT有利於觀察局灶性積液並精確液體量。
  • 冠心病、心包積液、主動脈夾層和肺動脈高壓,超聲結果怎麼解讀?
    二 心包積液與超聲心動圖 在心包髒層和壁層之間,有10~20 ml液體起潤滑作用。心包積液時,心包髒層和壁層分開,心包腔被液體充填。大量心包積液影響心臟的舒張和收縮,可致心包填塞。
  • 迷走神經
    一系列檢查下來,多數都顯示正常,心臟、頸椎都沒問題,昨天做了一個叫直立傾斜的測試。結果12分鐘就出現了那種熟悉的暈眩症狀,心跳從92陡降至52,馬上就要暈厥過去。醫生趕緊停止了,躺下後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然後醫生得出了結論: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
  • |氣胸|血胸|心包|胸腔|胸膜_網易...
    房顫患者術後的胸痛,可能的原因很多,包括氣胸、心包填塞、心房食管瘻、心肌梗死、肺栓塞等。說起來氣定神閒,但各個都是要命的狠角色。不過今天的這個病例,病因有點不一樣。  作者:何金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真題總結:消化和吸收(生理)
    頭期胃液分泌以神經調節為主,但並非於純神經調節 胃期調節包括神經長反射(迷走-迷走反射)、神經短反射(壁內神經叢短反射)和體液調節(促胃液素釋放) 腸期分泌的胃液量只佔總分泌量的10%(頭期
  • 血管迷走性暈厥——不容忽視的「危險」!
    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患者,此種自主神經代償性反射受到抑制,不能維持正常的心率和血壓,加上直立傾斜位時心室容量減少,交感神經張力增加,特別是在伴有異丙腎上腺素的正性肌力作用時,使充盈不足的心室收縮明顯增強,此時,刺激左心室後壁的感受器,激活迷走神經傳入纖維,衝動傳入中樞,引起縮血管中樞抑制,而舒血管中樞興奮,導致心動過緩和/或血壓降低,使腦血流量減少,引起暈厥。
  • 認識血管迷走性暈厥——不容忽視的「危險」!
    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患者,此種自主神經代償性反射受到抑制,不能維持正常的心率和血壓,加上直立傾斜位時心室容量減少,交感神經張力增加,特別是在伴有異丙腎上腺素的正性肌力作用時,使充盈不足的心室收縮明顯增強,此時,刺激左心室後壁的感受器,激活迷走神經傳入纖維,衝動傳入中樞,引起縮血管中樞抑制,而舒血管中樞興奮,導致心動過緩和/或血壓降低,使腦血流量減少,引起暈厥。
  •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答|百度派 @杜麗麗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異同點:不同點: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是將某些刺激同無條件反射聯結,通過多次的重複動作而形成條件反射相同點: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反應隨強化增多而鞏固,不強化則消退,存在泛化、分化。
  • 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潛在危險
    為此,他多次到醫院就診,做了腦電圖、頭顱CT、核磁、心臟超聲和心電圖等各種檢查,但都沒有發現異常,因而也未接受特殊治療,直到此次發病後,才確診為血管迷走性暈厥。專家指出,雖然該病本身並不致命,但突發暈厥帶來的危害卻不容小覷。很多患者因此發生嚴重外傷,留下了永久的傷害,甚至失去生命。
  • 心包囊腫
    心包囊腫是指發生於心包的一種先天性縱隔囊腫,亦稱為間皮囊腫、心包旁囊腫、胸膜心包囊腫、縱隔水囊腫或縱隔單純性囊腫等。囊腫與心包腔隔絕,如果經蒂與心包腔相通,則稱為心包憩室。疾病起因心包囊腫是由什麼以下原因引起的心包囊腫是在胚胎時期原始腔隙未能和其他腔隙隔合成心包而單獨形成一個空腔以後就可發展成為心包囊腫囊腫壁多菲薄透明外壁為疏鬆結締組織內壁為單層的間皮細胞其上有血管分布類似心包組織囊內含有澄清或淡黃色液體偶見血性液體。
  • 反射、元數據和動態編程
    特性例子反射反射的作用:1、可以使用反射動態地創建類型的實例,3、反射主要應用與類庫,這些類庫需要知道一個類型的定義,以便提供更多的功能。應用要點:1、現實應用程式中很少有應用程式需要使用反射類型2、使用反射動態綁定需要犧牲性能3、有些元數據信息是不能通過反射獲取的4、某些反射類型是專門為那些clr 開發編譯器的開發使用的,所以你要意識到不是所有的反射類型都是適合每個人的
  • 血管迷走性暈厥/心跳呼吸驟停30分鐘 復甦成功患者5年隨訪
    雙側瞳孔直徑約3mm,對光反射遲鈍。口唇不紺,頸軟,無抵抗,頸靜脈無怒張,氣管居中,兩肺呼吸音粗,兩肺底可及明顯溼羅音。心率95次/分,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及明顯病理性雜音,腹軟,全腹部無壓痛及反跳痛,肌力檢查不合作,肌張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WBC 13.1*109/L、血紅蛋白142g/L,PLT 249*109/L。
  • Court Packing/法院填塞
    現在,美國有人要「填塞最高法院」(pack the Supreme Court)。用啥填?用法官!隨著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突然辭世,court packing(法院填塞)火速衝上熱搜——在金斯伯格去世後的一周內,這個詞的網絡搜索量比前一周暴增了200多倍。這個詞指的是往最高法院加入更多法官席位,以此改變內部派系實力對比。
  • 寶寶拇指內扣,媽媽要上心,嬰兒握拳反射和拇指內扣的主要區別
    導讀:寶寶拇指內扣,媽媽要上心,嬰兒握拳反射和拇指內扣的主要區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拇指內扣,媽媽要上心,嬰兒握拳反射和拇指內扣的主要區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薩科奇患上血管迷走神經性疾病
    薩科齊入院幾小時後,一些官員向媒體證實,總統已恢復正常,病因與迷走神經有關,所幸症狀較輕,已無大礙。  醫學專家說,這類疾病一般是指各類刺激由迷走神經反射,引發內臟血管突然擴張和心跳放緩,進而造成血壓降低、腦部缺氧甚至短暫昏迷等。這類病雖然發病迅速,但多數人都能完全治癒。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一、條件反射   【定義】條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繫。後天形成,有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兩種形式。非條件反射是條件反射形成的基礎。   【特點】後天學習逐漸形成的;高級的;需大腦皮質的參與。是高級神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