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語繪本」這幾個字,可以說讓許多家長為之頭疼。
興衝衝地給孩子買英語繪本,約好晚飯後一起開心讀繪本裡的故事,剛沒讀兩句,就看到孩子的臉由興奮漸漸轉為迷惑。
「麻麻,這個詞是啥意思?麻麻,這個我聽不懂。」「啊……寶貝你咋這麼多不懂的?」
其實,在讀英語繪本的時候,各位家長可以用一顆平常心對待,享受親子閱讀帶來的快樂時光。
想要給孩子流利的繪本共讀體驗,事前的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在給孩子讀繪本之前,爸爸媽媽應該先閱讀一遍繪本,知道這個故事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現在市場上很多英文繪本都設有導讀和重點詞彙的欄目,家長們可以先通過這些內容了解一下,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應對孩子們突如其來的「靈魂拷問」的時候就不至於抓瞎了!
在給孩子讀一小段英文故事之後,再用中文解釋一下。這一段的長短,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英文水平靈活掌握,最好是有了一段完整情節,比如一段對話後,再來解釋。
解釋也不是逐句翻譯,而是把大致內容告訴孩子,必要的地方可以翻回上頁指著畫來講。
這樣讀繪本,有兩個前提:
1、在講故事前,把人物和故事梗概介紹一下,讓孩子對故事有個大致了解。
2、在用英文讀故事時候,聲音要儘量生動、誇張,能使用肢體語言來解讀時候一定要用肢體語言。
繪本閱讀要以孩子興趣為主,不要一直重複一本故事,也不要頻繁更換故事。家長在平時可以每次讀兩本不一樣的書,到了第二天重複其中一本,加一本新的,保證每周都能讓孩子得到一次或兩次的重複。
有時候孩子特別喜歡的故事可以按照他的要求多讀幾遍。這樣孩子對繪本裡的內容所留下的印象也會加深很多了。
讀繪本的意義不僅在於能夠給孩子帶來美的享受,明白諸多的寓意,更多的是在享受親子互動中的那份時光。別把英文繪本當作「魔鬼」般的存在,它是家長與寶貝在英語啟蒙道路上的一個工具,親子互動中的一個好幫手。
為什麼要提問?
提問和討論有助於小朋友們對故事的理解,英文繪本故事的邏輯和幽默點和中國故事不盡相同,故事的文化背景也差別很大,在讀故事時有必要問問小朋友們是否明白。
提問是鼓勵思考的好方法,聽故事本是被動的過程,但偶爾挑戰一下大腦可以變被動為主動。當然,可別不停打斷故事的節奏去提問,也別像有的老師一樣,非要讓學生說出你心目中的正確答案。
提問也是親子交流的好時機,孩子對故事的看法也代表了Ta幼小心靈中的價值觀,不是嗎?
最後,希望做父母的能夠享受親子閱讀的過程。講了這麼多理論和方法,大家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靈活並且高興地用起來。我們的目的是要享受跟孩子閱讀的時光,在享受的過程當中,讓他們潛移默化地習得英語。
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在文章底部點一個 「贊」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