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生,這件事要儘早做

2020-08-29 之哥弟弟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美素圖庫


1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的邏輯有點意思。

比如閱讀這件事,還記得一個媽媽群的段子:

「許多人好像活反了

花5000W買棟房子覺得正常

花50W買輛車覺得正常

花5W買個包包覺得正常

花1w去麻將桌上覺得正常

花6000買個手機覺得正常

花3000元買件衣服也正常

花800元吃一頓大餐非常正常

但是花100塊錢買套書給孩子看,卻搖頭說:「太貴了……」

當下的中國,這個段子就是現實的一部分吧。

在我們的身邊,讀書的地方不多,可以說太少太少。

就在離我1公裡的地方,有一家號稱中國中部最大的城市綜合體。

周末的時候,我也常常會帶兒子去玩。

但是那個地方的遊樂場、遊戲廳開了一家又一家。

遺憾的是沒有一家書店。

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的孩子只需要玩樂,不需要閱讀麼?

有人說,想讀書,你可以去圖書館。

而圖書館呢,永遠是那一堆翻得皺巴巴,丟了封皮的圖書。

孩子們常常還幾個人搶同一本書看。

很多孩子去了一次,就不想去了。

其實根源是我們中國人不愛讀書,閱讀沒有普及。

上一代人因為國家貧弱,已經錯過了一次。

但如今有了條件,觀念又沒跟上,還是那個樣子。

我覺得,更多的希望在家庭——家庭閱讀角,甚至家庭圖書館的打造。

父母幫助並影響孩子,培養閱讀的習慣。


2


孩子的一生,培養閱讀的習慣,要趁早。

我常常跟一些朋友這樣說,可是只有一半的朋友會聽。

而聽的朋友中,有一半人又從另一隻耳朵把這句話給放掉了。

所以,當一個孩子已經讀高中的媽媽問我怎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因為孩子一直沉迷網絡,自己已經束手無策,希望閱讀能改變他。

我不知道怎麼說。

因為閱讀不是藥,它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學習的方式,會成為一種習慣。

而且,在孩子小的時候,越能培養這個習慣。

這個小可以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有心的父母從孩子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了。

父母會給孩子讀讀故事,詩歌,音樂。

我覺得挺好的。

記得那時候我也堅持做過。

我自己給兒子讀了精選的一些唐詩,還有古典音樂。

老婆也給兒子念過故事。

那時候他安安靜靜地在肚子裡聽著,我們就覺得能用一種方式跟他溝通,感覺很美好,沒有其他的目的。

當他出生後,幾個月的時候,每次見到牆上的卡片就會非常感興趣。

那時候,閱讀就可以開始了。

從識別顏色、形狀再到物品。

然後開始聽簡短的故事,他有時不聽,那就看圖畫。

把一件事一直做下去,就會變成習慣,積累的力量是巨大的。

所以如今不要我們督促,他也會每天閱讀三四本繪本故事書。

上次有一個媽媽問我,孩子三歲,沒有任何的閱讀經歷,能培養閱讀習慣嗎?

當然可以的,我覺得一般的孩子在10歲前都能快速地培養這種習慣。

當然不是說10歲後就沒有機會,只是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因為早期的時候,孩子性格習慣的可塑性更強一些。

他們能更加願意接受父母的影響。

比如閱讀,父母能一步步地帶著孩子漸入佳境。

孩子不會牴觸,也許最初會有一點小小的抗拒、陌生,但能迅速融入。

記得我老家有一個親戚,他家裡有一個6歲的兒子,有一次她來我家看到了兒子的書櫥,一下子像發現了寶藏,坐在那看了大半天。

他爸爸就覺得奇怪,他說兒子在家不怎麼愛看書啊。

我說你在家裡給他看了什麼書?

就是我自己那些唐詩宋詞,還有他媽媽買的一些數學進階、識字寫字的一些書。

他每次都搖頭不學。

我就送了他一套圖畫書,說這些才適合孩子呢。

過了一個月,他又來找了幾套,說孩子已經愛上了閱讀。



3


父母的積極引導和準備,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接觸閱讀。

這是一個關鍵的交接儀式。

把孩子從一個閱讀一片空白的世界,牽引進一個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

父母的手,有一個推動的作用。

而進入了這個世界之後,更需要父母參與親子共讀。

選擇合適的書本,找到孩子喜歡的閱讀方式。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父母朗讀,而有的孩子喜歡父母抱著自己一起讀圖。

有的孩子呢,喜歡父母誇張的表演,有的孩子喜歡父母給自己講一些刺激一點的東西。

有心的父母,總是會去努力讀懂孩子。

抓住了小小的心,那就能輕鬆搞定這個小小孩了。

當我們把孩子送上了閱讀的快車道之後。

剩下的事就交給孩子自己吧。

他們會自己選擇圖書,父母只要參與交流,給點建議就行。

特別是到了中學,孩子的想法甚至會超越父母。

因為他們的見識會有所不同。

每代人都有自己嚮往的東西。

我們能做的,就是支持孩子去實現自己夢想。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科幻小說,父母覺得那個是閒書。

有的孩子喜歡看漫畫,父母覺得一個10多歲的孩子,怎麼還像一個小小孩一樣看漫畫。

他們甚至不去了解孩子讀的書籍具體是什麼樣的。

馬上就下禁止令,是不是欠妥呢?

我真的建議父母多讀讀孩子的書,真誠地讀,而不是帶著偵探的目的,不能帶著有色眼鏡。

試著去接納孩子喜歡的東西,而不是粗暴的毀壞。

很多的父母,對孩子讀的書一無所知,把一切交給學校。

或者停留在自己的觀念裡,對一些新鮮的觀念持一種保守拒絕的態度。

在《無聲告白》這本書裡,當兒子漢斯告訴父親詹姆斯,自己的夢想是去外太空,當太空人的那一刻,詹姆斯不自覺得打了孩子一巴掌,把他和孩子的牽絆打碎了。

在那個太空人還只是夢想的時代,父母會覺得孩子整天看一些關於航天的新聞和書籍,就是不務正業,沒有認真讀書,所以一氣之下給了孩子一巴掌。

如今,有孩子跟父母說自己想當一個太空人,肯定會得到稱讚。

但這也是多年以後,我們才能接受。

所以當孩子有自己想法的時候,請積極地去擁抱這個想法。

在閱讀上也是如此,不要管束太多,讓孩子去嘗試。

孩子說自己想讀的時候,你可以說去讀吧,加油。

而且,你也可以一起讀讀,實在沒有興趣讀的話,也可以翻翻,了解一下。

說不定能拉近跟孩子的距離呢。



4


當然,家庭有一個讀書的氛圍非常重要。

家裡有書香,對孩子本身就是一種薰陶。

對孩子來說,讀懂這個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

書裡藏著別人的世界,你讀懂了,你的世界就拓展了。

我們能跟作者對話,能跟歷史上那些偉大的心靈溝通。

白巖松說,這幾年一直在做讀書的推廣。

我總納悶,你見過國際上把哪個日子定為「吃飯日」嗎?沒有。

既然國際沒有吃飯日,那為什麼要有一個讀書日呢?

對於人們的身體、肉體來說,不吃飯活不下去,但對於我們的精神來說,不讀書難道不也是跟不吃飯一樣活不下去的一件事嗎?

為什麼我們已經墮落到了要全社會去推廣「閱讀」?

這件事情恰恰印證中國的某種悲哀和某種覺醒。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變成愛閱讀的人種。

在孩子的一生中,這件事要儘早做。

當然,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是「經歷」,讓孩子旅行,走萬裡路。

這個我們留著下次再談。


(本文為魚爸原創, 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產婦注意:生完孩子後的幾個小時,這幾件事要儘早做,大意沒好處
    所以說,對產婦而言,可要注意。生完孩子並不意味著自己的任務就完成了,為了孩子和自己,產後的幾個小時,有幾件事可是要儘早做的。若大意,那遭罪的也只能是自己。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儘早下地活動促宮縮生完孩子後的幾個小時,需要做的幾件事當中,就有我們上面提到的產後儘早下地活動這一項(當然大前天是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不過過來人都知道,即便是順產,產後的幾個小時對產婦而言下地走一走也是很「酸爽」的一件事。尤其是一些有側切或者撕裂的產婦,傷口處的疼痛也是很難捱的。
  • 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
    不管什麼關係,什麼人,什麼事,都是有有效期的,父母和孩子的有效期,最多在孩子18歲前。所以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一,去兼職。兼職不僅能鍛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還有語言能力外。更能讓孩子了解金錢,懂得理財,測試能力,提升自信,獨立自主,擁有最簡單的價值觀。
  • 家有女兒,這幾件事父母越早告訴孩子越好,關乎女兒一生幸福
    而為了女兒好,有幾件事父母也是要儘早告訴孩子的,女兒越早學會越受益,這些甚至還關乎女兒一生的幸福。其實不是的,家有女兒,父母一定要告訴女兒,她可以不用「太懂事」,遇到不想做的事情就勇敢拒絕。沒必要為了討好別人就委屈自己。告訴女兒,她是女孩子,可照樣是父母的手中寶,一點也不比那些男孩子差。有些時候,女孩子撒嬌任性一些也都是可以的,完全沒必要因為自己是女孩就自輕自賤。相反,勇敢表達自己,勇敢說不,活出自我才更加有意義。
  • 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這4件事最好別當著孩子做,會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這4件事最好別當著孩子做,會影響孩子一生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孩子的品德也反映了自己的家庭狀態,很多父母認為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是沒有問題的,可是還是經常接到學校老師的問候。
  • 「早期教育」是怎樣影響孩子一生的?| 做4 件事 陪伴孩子一生
    「家庭早期教育」做4件事,陪伴孩子一生您知道嗎?2、孩子的長遠成長區間?3、理解奠定孩子一生的階段性成長過程。4、家庭「早期教育「是怎樣影響孩子一生的?做4件事!早期教育的三個階段?首先 在實踐工作中,發孩子每個年齡段的特徵,有階段性的不同,所以沒有採用市面上大家對早教年齡段的劃分。
  • 教育專家:孩子為何越來越孤僻?很可能是因為家長做了這三件事
    教育專家:孩子為何越來越孤僻?很可能是因為家長做了這三件事!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樂觀開朗,自信勇敢。然而很多時候導致孩子自卑孤僻不願與人交往的原因往往在於家長,教育專家就指出,家長經常做這三件事會讓自己的孩子更加逃避社交圈,不願交朋友。那麼究竟是哪三件事呢?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 人一生要在馬桶上度過多長時間?答錯不怕,但別忘教孩子這3件事
    越早讓孩子認識並理解跟「馬桶時間」相關的這3件事,孩子會越從中受益。第一,要求孩子「使用馬桶前先關好門」,這不僅僅關乎優雅和文明,更是隱私教育的重要內容。曾聽過臺灣一位大文豪的軼事。這位大文豪文筆犀利,性情不羈,有一次無意中推開衛生間的門,卻發現自己的妻子因為便秘,坐在馬桶上滿臉通紅。
  • 北大教授忠告:在孩子14歲之前,這幾件事儘早讓他們知道,很重要
    北大教授忠告:在孩子14歲之前,這幾件事儘早讓他們知道,很重要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成功出色,但是又不知道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有些家長有一肚子的話想對孩子說,但又不知道從何說起,說得多了,怕孩子煩躁,說的少了又怕孩子不明白,所以總是不知道究竟應該怎樣掌握好尺度
  • 要收心,一定要和孩子做這7件事~
    ,孩子是否做好了開學準備?作為家長怎樣幫助孩子收心呢?以下7件事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做~假期復盤和孩子一起重溫一下假期的時光,對照先前的計劃,看看哪些完成了,哪些沒有完成,找找原因,談談收穫和感受,提出改進的方法,懂得總結和反思,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哦~
  • 這幾件事,對6個月以下的寶寶殺傷很大,為了娃要儘早排查
    導讀:這幾件事,對6個月以下的寶寶殺傷很大,為了娃要儘早排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幾件事,對6個月以下的寶寶殺傷很大,為了娃要儘早排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們看過來,這幾件事避開孩子做,孩子受益一生
    第二件事就是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打破規則。要想孩子聽話懂事,以身作則是最好的辦法。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快要遲到的時候遇見了紅燈,而此時沒有違章拍照設施時,選擇闖紅燈就是違背了規則。因為時間原因,父母闖了紅燈,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無形中給孩子植入了偶爾闖一次紅燈無可厚非的概念。那麼這樣就相當於告訴孩子:你可以不遵守規則,因為你的父母也沒有遵守。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導讀: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留學申請,家長必須做對這5件事
    出國留學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更是一個家庭的大事。雖然孩子是留學中的主角,但只有家長參與其中並正確引導,才能使孩子在留學準備的各個環節中做出正確選擇,享受精彩的未來。很多家長會問:「那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才能真正幫上孩子?」這裡,有5件非常重要,家長必須做對的事。
  • 曾國藩:要想孩子成才,這三件事必須做
    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了大量補習班、興趣班,他們總是帶有某種焦慮,別人家的孩子又上補習班了,別人家的孩子又上舞蹈班了,好像自己的孩子不跟著報上幾個班,就落後一大截。家長們想要孩子成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應該注意方式方法。要想孩子成才,首先做好三件事。
  • 端午假期三天,想家庭教育更有效,這件事要做,這件事一定不能做
    小麥認為,端午假期三天,想要家庭教育更有效,這件事一定要做,這件事一定不能做!而家長們要做的,就是利用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循循善誘,培養他們的民自豪感,樹立明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3天假期,忍住不要逼孩子學習前面那件事是一定要做的,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這是給孩子一生的財富
    孩子從出生開始到10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是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黃金十年,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這是給孩子一生的財富。一、為孩子營造一個讀書的氛圍1、給孩子獨立的閱讀空間。做父母的,要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舒心的讀書環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設置個書房,條件不允許,可以在陽臺拐角之類的地方,開闢一個讀書角,選購一些經典名著,以及適合孩子當下學習的書籍,讓孩子能夠在相對安靜,不被打擾下,遨遊在知識的海洋。2、減少對孩子的不良幹擾。
  • 父母每天再累,也要督促孩子睡前做到這3件事!孩子會一生受益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所以父母唯一能夠閒下來的時間就是晚上這段時間。在輔導孩子寫完作業之後,就想刷一會手機,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即使父母再累,在孩子睡前這段時間,家長也應該督促孩子做到3件事,不要偷懶,也不要心疼孩子,這3件事一旦堅持下來,會讓孩子的一生都受益。
  • 如何讓孩子學會提防壞人?人民日報建議:這7件事要儘早教會孩子
    這次演習只有2個孩子沒被騙,一個是我家二寶,還有一個表現非常冷靜的小女孩。不管哪個家長要帶她走,她都無動於衷,還想著把小夥伴拉回來。可想而知,她的家長平時安全教育也是沒少做。不管哪次演習,總有小朋友會被「騙」出去,可見安全教育迫在眉睫。人民日報在「如何讓孩子學會提防壞人?」
  • 父女再親密,這3件事爸爸也別當著女兒的面做,會影響孩子一生
    導讀:父女再親密,這3件事爸爸也別當著女兒的面做,會影響孩子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女再親密,這3件事爸爸也別當著女兒的面做,會影響孩子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