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1個月大的時候,是我奶奶帶的,也就是孩子的祖奶奶。奶奶說年紀大了,賺不到什麼錢,想幫我帶帶孩子,賺點生活費。
因為,叔叔嬸嬸生孩子也比較晚,所以,當時,堂弟與堂妹,一個3歲,一個5歲。
記得有一次周末,我從公司回到奶奶家,一進門,我就開始尋找兒子的身影。
原來,兒子,堂弟,堂妹幾個坐在一起分葡萄。
三個孩子坐在桌子前,滿是期待。
奶奶先是把最大的幾個葡萄分給弟弟妹妹,到了兒子,卻摘了一個最小的葡萄遞給我,說:「天天最小,就吃這個吧。」
看著手裡的葡萄,兒子討好的表情,我內心五味雜陳。
後來,有件事更加堅定了要自己帶孩子的決心。
有一次,家裡的三個孩子都生病了,奶奶給我打電話:「弟弟生病了,我跟嬸嬸忙不過來,你請假回來帶幾天!」
於是,我硬著頭皮向領導請假。結果,我發現事情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簡單。
家裡有三個孩子,只要有一個生病,孩子就要輪番生病一遍。孩子一生病,奶奶首先的任務就是照顧弟弟妹妹,然後催促我,「你趕緊回來帶孩子,我要照顧弟弟妹妹。」
最終,心累加身累的我,最終決定自己帶孩子。
也許,是因為孩子討好的眼神刺痛了我,也許,是因為奶奶態度刺痛了我。
我從小父親早逝,母親也早早地改嫁了,從小我的命運不是被寄養在外公外婆家,就是寄養在爺爺奶奶家。小小年紀的我學會了一個技能:察言觀色。
我總是試圖討好別人,生怕讓別人不滿。
因為童年的經歷,所以,生下寶寶後,我不想再讓孩子也過上與我一樣的生活。
於是,我做了一件史上最叛逆的事情:辭職。
我的決定遭到了爺爺的強烈反對。爺爺認為工作穩定,是一輩子的鐵飯碗。然而,這次我的決心異常強烈。
我想與其在公司陪同事,還不如用最寶貴的時間陪最珍貴的人。比起工作,我更放心不下的是那個小小的、糯糯的小人。
孩子討好的眼神深深的揪著我的心,我迫切希望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自在發洩自身情緒的地方。
後來,我把孩子交給了婆婆,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搞定了公司的離職流程。
一個月後,當我回到老家時,孩子遠遠地看見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癟著嘴嚎啕大哭,
婆婆對我說:你不在的時候,他很乖,你一回來,他就喜歡哭。
其實,孩子那裝作乖巧的樣子,只是因為不安全感,當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孩子就會表現出很乖巧的樣子。因為,孩子知道只有媽媽才會無條件包容他的壞脾氣,所以,他才會把壞情緒留給媽媽。
很多人問我:放棄工作,你後悔嗎?
其實,我不後悔。陪伴孩子成長,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雖然,這個過程需要不斷克服自身的不安全感。
後來,在恐懼的作用下,我開始寫作,開始了自己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
現在,夢想在翱翔,孩子也在我的羽翼下,快樂成長。
很多朋友問我:事業跟孩子該如何選擇?我覺得,事業與孩子並不矛盾。
如果個人成長與孩子同樣很重要,那就努力做到平衡。
我是,歡迎關注我,持續分享育兒經驗與婚姻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