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但很多想要養龜的人因為缺乏經驗和沒有足夠的可用空間,所以正尋找容易養活、並適應於相對較小的飼養的品種。因為不懂,許多人買回來的都是寵物店普遍售賣的、由人工孵化的紅耳龜、中華花龜和鱷魚龜。這些種類的小龜仔看起來似乎是最好的選擇——個頭小、顏色好看、很活潑而且可愛。但是只要提前稍加調查,你就會發現這些可愛的小東西將長得很快,快到超出你的想像,並且必定會長大到不適於它們第一個「合適的」家。如果不提前學習,在飼養這些適於水池的水龜的過程中,也必然會發現這點的。
另一方面,確實有一些龜類是適合被放在相對較小的玻璃缸飼養的。
果核龜
泥龜Kinosternon和麝香龜是泥龜科(美洲)的子族。果核龜(1891)是以Dr. Georg H. C. L. Baur(1859-1898)的名字命名的。它又俗稱「果核泥龜」,因其背殼上的淺條紋圖案而得名。
它沒有典型的條紋圖案,顏色異常地灰白,在北部地區可以經常看得到,還總被與頭盔泥龜相混淆(ERNST et al.,1994)。它有一個被記載的亞種,叫棕櫚果核龜,但現在已經不被認可了。據描述它棲息於南佛羅裡達——從大沼澤北到棕櫚灘、歐基求碧湖和科利爾郡——並且因其背部條紋模糊或沒有背部條紋和透明的背殼鱗甲而不同於其他果核龜。
果核龜的背殼長達12.7cm. 它們背殼是特有的深紅褐色,上面三條縱向的淡條紋忽隱忽現。腹甲是鉸鏈起來的,微黃,比鱗甲邊緣的顏色淡一些。人工孵化的時候,腹甲的中心有一個黑點,但隨著長大慢慢淡化。身體柔軟的部位是深灰到黑色的,有些有少許黃斑點。兩條條紋從鼻子頂端穿過眼睛沿著脖子向兩邊延伸。
還有兩條黃色的條紋沿下顎向下。頭頂顏色一致,局部或全部長滿黃斑點。下巴下面有兩對觸鬚,通常是淺色。嘴巴邊緣鋒利,顏色較淺且非常有勁兒。
棲息地
果核龜遍布於佛羅裡達半島,包括群島和沿大西洋海岸向北到南維吉尼亞。它住在溼地、沼澤、池塘和水流較緩的小溪裡。小溪水深至少要達60cm,而且最好是長有大量植被的沙泥底。
南佛羅裡達一月份的溫度最低為18.9℃;北佛羅裡達是13.5℃ 。夏天,佛羅裡達的水溫升到 30℃。在夏天最熱的時候,它們棲息的沼澤乾涸,它們把自己埋在地裡夏眠。
果核龜是晝行動物,早上和下午積極捕食。它以蝸牛、蚌(它可以用它有力的嘴巴輕鬆撬開)、魚和魚卵以及兩棲動物和它們的幼蟲。
PRASCHAG 在佛羅裡達的蓋恩斯維爾附近觀察到一隻果核龜幾次渡過一條7米寬的河,它在緩慢的水流下面遊泳,且只在岸邊短暫停留。他還看到有些龜在水面3米以上的河岸曬太陽。一旦受到驚嚇,它們立刻翻身滾入水中。
飼養環境
飼養果核龜的水槽的長應該是其背殼長度的三倍,寬是其背殼長度的1.5倍。水深應該是其背殼寬度的兩倍。這樣的話,飼養一個背殼長12cm的成年雌龜需要一個36x38cm的水槽,其中水槽的水深需約15cm。
這樣大小的水槽的確可以養活它們,但卻沒有足夠的空間讓它們遊泳。要使讓它們保持與生俱來的習性,需要給它們一個更大的住所——我們將想為它們提供一個適宜的水下景觀。我們想要觀察它們,而不只是讓它們活著。
我已經用一個90x50cm大的水槽成功地飼養了一隻成年果核泥龜,和用一個120x50cm大的水槽成功地飼養了兩隻成年雌龜。兩次水深都是保持在20-30cm。和其他泥龜一樣,果核泥龜並不是優雅或強壯的遊泳好手,但是它卻十分喜歡深水。最好是不要遵守水深是背殼寬度的兩倍這個最低準則,而要加入更深的水。
不管怎樣,習慣於被放在淺水中飼養的烏龜應該有一段適應期以免溺水。從一開始就被養在相對深水裡的小龜仔將會練就強壯的腿部肌肉,並且因此很快學會調整自己的呼吸。但是,裝有深水的水槽裡應該留有一塊淺水區域,使烏龜可以呆在那兒不用踩水。我們可以用樹枝、樹根或石頭來搭建一個這樣的地方。也可以把鋪路薄片石鋪在水槽底部製造一個淺水處,同時還可以創造一個水下洞穴。
消化食物或睡覺的時候,它們喜歡躲在水下的住所來逃離危險。當把它們養在同一個水槽時,應該給它們搭建比它們數量還多的住所,安排住所時最好是它們不會從自己住所的入口看見其它龜的住所入口。水下景觀還可以包括植物。通過結合遊泳和攀爬它們應該能到達表面。水槽基底可以用一層小或中等大小的碎石層。為了找吃的,果核龜喜歡用鼻子和前肢挖沙子。在野外的泥濘裡時,下巴下的觸鬚也可以用來挖食物。
給它們提供潮溼的細沙是再好不過的了,尤其是幼龜喜歡用沙子把自己埋起來。而且雌龜需要在沙地上產蛋。可以用軟木樹皮搭一個從水裡到陸地上面來的斜坡。我的水槽裡搭建的陸地面積是30x25cm,高20cm。搭建陸地時不佔用它下面的空間,以此來增加水槽的可用面積。總之,應該細心設計水槽使其內不存在地方會困住烏龜並使它溺水,而且應該確保石頭不會墜落或被推到。
幼果核龜可以放在一起養,但一旦性成熟,它們會開始打架,所以要把它們放到單獨的水槽裡,尤其是正處於性衝動的雄龜。總之,我把所有的果核龜分開來養,因為相處一段時間之後即使是雌龜好像都不能互相容忍。
即使沒有明顯的攻擊,但佔統治地位的龜的存在使下屬龜受壓迫和變得萎靡。就算水槽結構再好也不能避免這個問題,因為整個住所的領域不足夠大到可以使它們保持分離。
正如之前提到的,果核龜是泥龜類中曬太陽的一種,我養果核龜的經驗認證了這一點。所以我飼養的幼龜、雄龜和雌龜(尤其是妊娠期)——都喜歡曬很長時間的太陽。因此,我認為給它們提供產熱的聚光燈和適宜的光譜——例如水銀蒸汽或金屬滷素燈是很重要的。
整體照明的話,一個普通的螢光全譜日光燈很適合。
應該用外置過濾泵循環和過濾水池中的水。過濾器不要太細,否則很快會堵塞。要用自動恆溫器加熱水控制暖管。
我曾試圖在龜池裡同時養卵生的觀賞魚,但是行動麻利的烏龜逐漸把它們吃得精光。我也不贊同在緯度更北的地方將果核龜養在室外,即使是仲夏。
照料時的注意事項
果核龜俗稱「泥龜」絕不是說它可以生活在不清理的髒水中。水是它們最主要的生存環境——它們在水裡吃喝拉撒(拉撒包括尿、便和荷爾蒙)——所以水質是最重要的。過濾器裡的細菌並不能完全代謝含氮的廢棄物,所以必須定期更換水以防硝酸鹽堆積到有害的程度。水更換同時還把垃圾清理出來了。為了保持菌類平衡,一次應該更換掉水槽裡百分之五十的水。過濾器也要定期清洗以消除堵塞和使水流通和氧化達到最大值。用水桶裝水槽裡的水清洗過濾器。不要在水龍頭下或者用熱水徹底清洗過濾器,這樣會起到反作用。
適當的照料還包括季節溫度調節。夏天水溫白天可達28-30°C。熱水器和普通照明應該保持在1天12-14小時。除此之外,應該為它們在聚光燈下提供一個溫度應該達40°C 的曬太陽的場地——一天應該堅持8小時。
秋天水溫逐漸降低,冬天的三到四個月裡,要關閉加所有的加熱器和聚光燈。這段期間,水溫不能達到18°C以上。在水溫較低的環境中,烏龜相當不活躍,但是仍然會進食。一天可以開普通的燈幾個小時使它們進食。來自北部群體的標本龜喜歡冬天的溫度維持在12-15°C。
按照PRASCHAG (1983)所說,把泥龜養在全年持續溫暖的環境中,這是不合乎自然的,而且長期下去,會減短它們的平均壽命。除此之外,雌龜產蛋後需要休息一段時間來補充能量儲存。
餵 食
果核龜食物蛋白質需求相對比較高,一般家庭飼養投餵育歸的幼龜糧或者水龜糧就可以滿足其營養需求。有時候,它也吃植物,比如浮萍,這些應該隨時都備著。
果核一天餵食一次,或者兩天投餵一次,量要適中。一般按照最大投餵量的八成即可。
果核龜這個個頭小但卻很迷人的物種是一種很流行的寵物,因為餵養它很簡單。這似乎就說明了一切。
上海育歸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觀賞龜類養殖整體方案、相關產品及服務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擁有2500平米專業廠房和80畝龜類養殖保種基地,同中科院動物所、臺灣中興大學獸醫學院、美國加州自然科學研究所以及世界多家爬行動物保育機構建立了長期學術合作關係。
「育歸」 團隊以Mark2為核心,成員分別來自生物科研、網際網路、國際金融和貿易等其他行業,多人畢業於北京大學等知名學府,擁有碩士、博士學位。跨界團隊將「創 新」和「專業」的基因植入到「育歸」產品和服務,秉承「保育龜種,回歸自然」的使命,全力推廣生態養殖的理念和方法。
育歸·淘寶官方旗艦店
(http://yukkwai.taobao.com)
點擊右上方「···」,查看公眾號,
歡迎關注「育歸龜糧」:yuk_kwai
如有疑問,請直接回復,或有驚喜喔!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即可進入育歸官方店
點擊左下角,購買放心育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