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Kinosternonbaurii
分布:美國東部和東南部各州
棲息環境:河流沼澤
成體體長:背甲10-13釐米
飼養的適宜溫度:20-27℃
也被稱為「條紋動胸龜」,分布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東南部、阿拉巴馬州、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南部、北卡羅萊納州東部及維吉尼亞州東南部。原種產地為佛羅裡達州的港島西礁島。
果核龜最大的背甲長度為13.8釐米,雌性大於雄性,雄性的背甲長度大約為10釐米。背甲為圓頂狀,有些甚至會呈蛋形,所以也被稱為「果核蛋龜」。 背甲呈黑色或褐色,有三條黃色的脊稜背甲的中間及兩則平行生長,幼龜的脊稜會較成體為凸出。腹甲多為黃色、褐色,前及後方均有一塊鉸鏈蓋,當龜受驚時,可向內陷入進行半閉殼。頭部陳四肢為黑色、灰色或褐色,頭部會有數條黃色線由鼻子申延至頸部。幼龜的甲殼邊緣會呈鋸齒狀,甲殼邊緣為淡黃色,隨著年齡增長,鋸齒狀及甲殼邊緣為淡黃色會漸漸減退。幼體和三龍骨龜的幼體有些像,但從面部花紋和腹甲能看出明顯區別。
成體雄性的腹甲微微向凹進,尾巴呈鉤狀及較雌性粗,爪子向內彎曲。亞成體和成體雌性的腹甲則較為平坦,尾巴亦較短小。
棲息地為河流、溼地。多數白天活動,喜歡享受陽光,會在土地、巖石和倒下的樹木上曬太陽,亦可能於水面,淺水區曬太陽。野生的果核背甲上時常吸附著藻類,這有助於它們很好的融入自然環境中,為其提供了有效的保護;偶爾會在水面上進行捕食,但更多的時候是在河床底部的沙土或淤泥中尋找食物。這點對飼養果核龜非常重要,說明它們雖然能適應較深的水,但並不是在水中捕食,而是在水底淤泥中尋找食物,最好投餵沉底型的飼料。南佛羅裡達州的果核龜數量較為穩定,在夏季和冬季,它們有機會一大群的在樹幹或有遮蔽的地方休息。
雜食性動物,會吃死魚、昆蟲、甲殼類、蝸牛,動物的屍體、植物的葉子(刺柏屬植物)、種子(棕櫚樹)和藻類。在自然界中似乎扮演了清潔工的角色,當它在陸地時,會鑽進家畜的糞便中去吃未被消化的草料,或許是在尋找昆蟲。因此,在美國它們也被叫做「牛屎龜」。
當背甲在自然狀態下長到7釐米就進入成熟期,它們主要在秋季交配,雌性產卵時會在沙灘上挖了一個洞。一次交配可分1-6年產卵,每次可下1-7隻蛋。在佛羅裡達州南部,產卵季節為每年6月、9-11月。蛋往往需要在22.5-24℃的環境中孵化,大概需要95天的時間,胚胎早期發的發育通常5-9天之後出現。果核龜的壽命在20-50年。
它們喜歡在水底的泥沙中尋找食物
成體背甲形狀呈蛋狀,也被稱為「蛋龜」
腹甲的鉸鏈結構非常明顯
出生的幼龜很小,但通過頭部花紋和腹甲結構能很清楚的與三龍骨龜區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