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Ocadiasinensis
產地:中國大陸、臺灣、越南等
棲息環境:湖泊河流
成體體長:背甲甲長20-27釐米
適宜的飼養溫度:25-30℃
中華花龜有很多俗稱,「花龜」、「珍珠龜」、「斑龜(臺灣)」、「長尾龜」等。
隸屬花龜屬,花龜屬有三個亞種,分別是:
Ocadia sinensis 中華花龜(承名亞種)
Ocadia philippeni 費氏/菲氏花龜
Ocadia glyphistoma 缺頜花龜(中華花龜與黃喉擬水龜雜交出來)
缺頜花龜是雜交出來的,不知道為什麼會被列為亞種。費氏/菲氏花龜產地存疑,一說是海南產,另一說是雜交物種。
中華花龜生活在低海拔,流速緩慢的池塘和河流地帶。它們性格較溫和,頭部、頸部及四肢的皮膚上都長著亮綠色和黑色的條紋,幼體背甲呈淺灰綠色,有三條明顯的脊稜。成年背甲會變為偏向棕色,背甲上的其中兩條脊稜會漸漸消失。腹甲則偏向象牙色,每塊甲亦帶有黑斑。雄性的尾巴較為粗、長,排洩孔離甲殼較遠,而成年的雌龜體型會大於雄龜。幼龜尾巴很細長,所以也被稱為「長尾龜」,但需要注意幼龜之間互相咬尾。
中華花龜為雜食性動物,食魚、 蝦、水中植物等,也很容易接受人工飼料。幼龜和成年雄龜偏向肉食,成年雌龜偏向草食。它們殼質較軟,飼養時需有足夠的光照讓其曬背,良好的水質可避免腐皮和爛甲發生,接近野生環境下飼養出來的中華花龜成年也非常漂亮。
雌龜每窩可以下5-20顆蛋,孵化需時約60天。繁殖還是相對容易的。
中華花龜曾經數量較大,但因被人們當作食物和藥材,加上棲息地被外來物種的侵佔,現在已經不再常見。
幼龜非常可愛,且性情溫順。在巴西龜還未被引入國內之前,它非常受歡迎。
中華花龜需要經常在石頭或樹幹上曬太陽。
野生的成體體色其實也很靚麗。
黃化個體
缺頜花龜
費氏花龜
如果您有興趣進一步探討,可以加我微信交流。
感謝您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甲骨文爬蟲愛好者」,甲骨文致力於傳播有益的爬蟲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