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優質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有啟動,有高潮,有緩衝,有回味,有收穫這五步,如何演奏好才可以有動聽的樂曲呢?
所謂啟動就是激發興趣,高潮就是破解重難點,緩衝就是學生學有所得後的各種練習,回味就是對所學內容進行反饋感悟,收穫自然就是學有所獲了。
一開篇激趣,啟動學生學習欲望,奏好開場曲。 教師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興趣,可以是一個故事,也可以是一個謎語,或者一段朗誦等等,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在手中。然後確定目標,明確本節課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是那些,確定精講部分,不要做「過路者」。教師要對本單元的教學重難點進行梳理,明確應該讓學生學會什麼,掌握什麼。千萬不要就內容教內容,準確把握「宏觀」胸有成竹,才可以做到「微觀」精雕細刻。
比如小學二年級語文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集中識字,那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每節課的主要任務就是認識漢字,了解漢字的組成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達到會讀、會寫、會運用的目的。這就是本學期要精講的內容。
二、引發高潮,讓學生興趣盎然,齊奏精彩曲 。沒有高潮起伏,沒有重點部分,就會讓學生心生厭倦。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後面這部分,一定幫助學生仔細區分辨別,在字音、字形、筆順等方面詳細區分,尋找規律,並在語言環境中進行實際運用。避免學生出現易混字,音近字,形近字,多音字亂用現象。
還以識字為主,如這節課的教學中需要學生學會課文中出現的一些生字,而這些生字又分為兩部分,一是會讀會認即可大約有十個左右,一是達到不僅會認會讀,還要會寫,認識間架結構,筆順筆畫,偏旁部首以及組詞造句等等,進入到在語言環境中去強化學習。這部分就是需要精講的內容了。千萬不要如同走「平路」一樣。平均分配精力,把兩部分都進行認真分析,讓學生全部牢記。還可以編一些順口溜,找規律等形式幫助學生記憶掌握。
三、加強練習,緩衝一下學生緊張的情緒,奏好插曲。科學合理的分配時間,講練結合,避免「滿堂灌」,課堂教學中一定不要平均分配教學時間,學生在一節課當中高度集中精力的時間基本只有20分鐘左右, 一定要緊抓這段時間,在剛開始的十分鐘內帶領學生全面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後,就要抽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強化教學,也就重點之重的部分了。
還是以識字為例,比如這節課中學生易讀錯的字,易寫錯的字,易用錯的字會有哪些,就要幫助學生集中進一步區分,這部分很重要,一定不可忽視或者略過。對教師來說覺得很容易 ,但對學生來說 ,由於認知能力的有限,他很可能會出現混淆,亂用現象。教師就要對個別生字給學生「吃小灶」了。防止學生一時錯錯一生,有可能一輩子把這個字用錯,寫錯。
曾經見過一位賽課教師把胸字裡面的」兇」字寫的少了右邊的一豎,結果導致一等獎錯失。還有在實際生活中常見到「」師範」和「」示範」混用,一眨眼讀成一翻眼,「娛樂」讀成吳樂,「炎黃子孫」讀成淡黃子孫的笑話。這些應該都是在教學中學生不認真,教師重難點沒把握好而出現的問題遺留。
四、仔細回味,給學生沉澱的空間,靜聽旁白聲。一定要注意「斷舍離」,不要做碾米機,從頭到尾一直轉個不停。我們常常見到有些老師唯恐學生沒聽懂,事無巨細的念叨,從頭到尾的輔導,不給學生課堂練習的時間。要善於趁熱打鐵,在學生練習的空隙,當場巡查糾正,對於普遍性的問題,立刻板面糾正,加深影響。剩餘的十幾分鐘時間要留給學生,教師善於捨棄不需要講的廢話,要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所以一節課把握重難點,突破重難點,就是教師如何確定精講部分的要點。
五、及時測試,查缺補漏,奏好壓軸戲。讓所有學生有所收穫。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一次小小的測試,比如聽寫
幾個易混字,口頭辨認幾個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還可以延伸到詞語,句子。讓好學生跳的更高一些,讓學習困難學生有收穫,加強鞏固練習,使所有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