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陽節,是時候了解一些你不知道的菊花知識啦!來看看吧

2021-01-09 BF花花世界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

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產量居首

是日本皇室的國花

也是中國很多城市的市花

太原、中山、 湘潭、 開封……

菊花在秋季開放

故為秋的象徵

人們常把九月稱「菊月」

「九」與「久」同音

故菊花也用來象徵長壽或長久

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賞菊花、飲菊花酒

更有意義

中國栽培菊花歷史已有3000多年

早期記載見之於《周官》、《埠雅》

《禮記·月令篇》寫道

「季秋之月,鞠有黃華」

說明菊花是秋月開花

當時都是野生種,花是黃色的

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藥用為目的

漢朝《神農本草經》記載:

「菊花久服能輕身延年」

《西京雜記》又有:

「菊花開時並採莖葉

雜黍米釀之

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

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該酒又名「長壽酒」,

是滋補的藥酒

唐朝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

栽培技術也進一步提高

採用嫁接法繁殖菊花

並且出現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種

並傳至日本

宋元明清

栽培技術不斷提高

品種逐漸增多

栽培和利用的專著逐漸增多

品種分類越來越細緻和完善

觀賞功能逐漸受到重視

現如今科技的進步和育種技術的提高

菊花更是大放異彩

因其生長旺盛,萌發力強

一株菊花經多次摘心

可以分生出上千個花

有些品種的枝條柔軟且多

便於製作各種造型

菊塔、菊橋、菊籬、菊亭、菊門、菊球……

大立菊、懸崖菊、十樣錦、盆景……

形式多變,蔚為奇觀

都是觀賞的藝術品

人們喜歡菊花

不僅因為它的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更喜歡它傲霜開放

清寒傲雪的品格

文人墨客慕其高風亮節

亦多種菊自賞

並誇讚菊花是「芳燻百草,色豔群英」

晉朝陶淵明愛菊成癖

寫過不少詠菊詩句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秋菊有佳色,更露攝其英

時至今日,仍膾炙人口

賞菊

是中國民間長期流傳的習慣

無論歷朝歷代的王侯將相、庶民百姓

到如今中國各城市的人民群眾

每年都在秋天舉行各式各樣的賞菊活動

菊花展、菊花會

各品種爭奇鬥豔

為秋日添彩

菊花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

成為名貴觀賞花卉

公元八世紀前後

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

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

18世紀傳入法國

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

此後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每逢佳節倍思親

重陽佳節之際

祝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漂泊在外的遊子早日回家

註:四大切花分別為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

關注我,了解更多花卉相關有趣的知識,為生活增添更多樂趣。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原作者,如有侵權,煩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九月九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節由來簡介
    這周三(10月17日)就是2018今年的重陽節了,重陽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日期定為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是一個韻味十足的節日。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被大家淡忘,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重陽節習俗以及由來介紹,節日到來之際,來文中長知識吧。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重陽節的民間習俗你知道嗎?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代,「九」是一個很吉利的數字,被稱作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重陽因此得名。過重陽節在民間有很多習俗活動,但在最初九月九隻是一個祭祀豐收的日子。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曾指出,「菊花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瘻癉、治百病」的功效。而由菊花釀製的菊花酒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菊花酒微苦,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
  •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九月九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這裡給大家分享的是重陽節,一起來了解下九月九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  九月九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在古人看來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因此古代民間在重陽節都會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 祈壽等習俗。
  •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九月九重陽節傳統習俗有哪些簡短介紹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 為什麼重陽節要定在九月九日呢?你真的知道嗎?
    為什麼重陽節要定在九月九日呢?你真的知道嗎?「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今天又是陰曆九月九日了,不知道大家都進行了什麼樣的活動呢?最近幾年國家對於我們傳統文化的推廣在不斷加大力度。越來越多人知道重陽節就是用來敬老的,但是為什么九月九日要用來敬老呢?從我國可考的歷史中國可以得知,重陽節的核心習俗之一就是敬老求壽。在東漢的崔寔所作的《四月民令》中有寫到「九月九日可採菊花」,是我國有記錄的關於重陽節的最早文字記載。另外,在漢朝末年也有著在九月九日朝廷賜宴公卿近臣的行為。由此可見,在當時的九月九日就是一個非常顯著的節日。
  • 重陽節小知識:重陽節吃什麼?關於重陽節,你了解多少?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你有沒有跟家人團聚呢?有沒有一起去登高、賞菊花、喝菊花茶、吃重陽糕呢?有沒有對身邊的長輩儘儘孝、說一句「我愛您」呢?那麼,這些習俗是怎麼來的呢?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重陽節的小知識!
  • 關於重陽節,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因 「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所以重陽節又稱「中國老人節」、「敬老節」。
  • 為什麼叫重陽節?菊花與重陽的關聯,重陽節的歷史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人都會在這個節日期間舉行一些活動,例如登高旅遊、放風箏、吃重陽糕、敬老活動等。這個傳統節日的到來,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快樂的氣氛。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重陽節的歷史,以及有關重陽節的故事。
  • 又到九月九,重陽夜要喝酒|這九月九的酒,到底是什麼酒?
    ……這首耳熟能詳的歌,你是不是一看到歌詞,就能哼出調調來了?可是,你想過沒有,歌詞中唱到的九月九重陽夜沒有酒,這九月九的酒,到底是什麼酒呢?大家知道,農曆九月初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在古代,重陽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易經》把「六」定為陰數,「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所以叫重陽。古人認為,重陽是個非常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具體是怎麼慶賀的呢?古人過九月九重陽節,有很多的活動。如登高望遠、佩戴茱萸、吃菊花糕、喝菊花酒,賞菊、作詩等等。
  • 關於重陽節,這些事你知道嗎?
    又到九月九再到重陽日 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早已成為了重陽節的代名詞而關於重陽節的那些事你get多少呢?重陽節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流傳著。
  • 九月九日重陽節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 重陽節有什麼忌諱,大家都知道嗎?
    第一:不能說節日快樂第二:可以賞菊花,可以喝菊花酒,但是忌諱送菊花第三:這天忌諱夫妻做那種羞羞的事情第四:忌諱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回娘家過重陽節(有地區性)。重陽節現在很少有人過了,更多人選擇過那些崇洋媚外的節日。比方說國外的感恩節,其實跟重陽節是一個意思,都是弘揚孝道的一個節日。不同的是,感恩節人家吃火雞,我們就是登高、賞菊、插茱萸。茱萸雅號「闢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在《周易》中,九為老陽,一般被認為是個吉祥的數字。
  • 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怎麼由來的?重陽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另有說,在戰國時代,重陽在一些地方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王宮中進行的活動。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曾這樣描述當時的重陽節:「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在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倍受文人墨客吟詠。
  • 重陽節,為什么九月初九叫重陽節
    今天是九月初九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這天有什麼習俗、要做什麼呢?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每年的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登高,重陽節在古代民間有登高的風俗,故又叫做登高節。再古代重陽節都是非常熱鬧的節日,發展至近代,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2012年明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老年節,再傳承發展的過程之中,重陽節又與中國傳統的孝道結合起來,成為十分重要的節日之一。重陽節賞秋非常好,目前正值秋季,中午有陽光的情況下,出去走一走感受一下變紅的樹葉十分魅力。尤其是在南方的一些地方,保留了「曬秋」的特色。
  • 九月九「重陽節」從何而來 古人為何覺得「九」是個神奇數字?
    農曆九月初九被稱為「重陽節」,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又被稱為「重九節」,因為這個日子有兩個「九」。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直到如今,人們還將「九」視為吉祥、尊貴的象徵。那麼,九月九日為何被稱為「重陽節」呢?古人為什麼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闢邪習俗及禁忌 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的習俗與禁忌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古人認為數字「九」為老陽,農曆九月初九乃是所謂「兩九相重」,因此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  《周易》中,九為老陽,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周易》講究陰陽平衡,中和為貴,正如「否」卦一樣,兩個老陽相遇,也是不相往來和交通。  孤陽不生,獨陰不長,萬物不遂,不通不順。因此,重陽節不但不是個吉慶的日子,反而是個大兇的日子。
  • 重陽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下面這六種重陽節的習俗,看看你知道多少?一,插茱萸。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茱萸節。茱萸香味濃鬱,有驅蟲去溼、去除風邪的作用,也有消積食、治寒熱的功能,可以入藥,也可以製酒養生祛病。
  • 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習俗|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 重陽節到了,除了登高賞菊,記得吃菊花糕!吃了糕,步步高
    明天就是農曆的「九月九」,是中國人傳統的重陽節。「九月重陽節,開門見菊花」,盛開於秋季的菊花是重陽節的應季食材,重陽節吃什麼?當然少不了吃菊花糕這個習俗。菊花糕也稱花糕、重陽糕,作為重陽節的傳統食物,「糕」與「高」同音,原是借吃糕來補償不能登高的心願,現在寓意步步高升,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而且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江南流行一句老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人們還有蒸製糕點孝敬老人的習俗。菊花糕的做法有很多,這裡為大家介紹最簡單的一種。
  • 重陽節習俗禁忌,不知道的快來看看,小心鬧笑話!
    提到重陽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王維的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不過,關於重陽節的真正來歷、習俗和禁忌,你又知道多少呢?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重陽節的雛形,只是到了唐朝,才被正式確定為民間節日,後漸廣為流傳至今。重陽節被正式記載是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而如今,我國將九月初九定為敬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