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 別讓耳朵裡的小毛病變成大件事

2020-12-25 新快網
■廖木興/圖

耳朵經常流液,還發出異味,不能下水遊泳,甚至交流需要特別大聲……這些都是慢性中耳炎的表現。日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接診了一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李小姐,由於沒有及時治療,她的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導致需要進行耳內鏡微創手術。

醫生指出,急性中耳炎第一次「犯病」多是由於兒童期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每年冬春上呼吸道疾病高發,12歲前的兒童如出現相關症狀,家長需特別注意,切忌把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

■新快報記者 高鏞舒 通訊員 黃璀玥

案例

孩時患病, 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

李小姐就診時回憶道,兒時得過急性中耳炎,由於沒有及時有效治療,後來拖延著變成了慢性中耳炎。

「雙耳經常流液,發出異味,不能下水遊泳,和同事交流都需要特別大聲……」今年40多歲的李小姐表示,她也聽說嚴重的中耳炎可以引起顱內外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曾到多家大醫院就診,醫師都建議她儘早手術治療,但她顧慮很多,擔心開刀手術會留下疤痕,擔心要剃掉部分頭髮,而且兩邊耳朵都得做手術,要花一星期多的時間……

目前,中耳炎已經嚴重影響了李小姐的生活質量,歐陽順林表示不能再「拖」了,針對李小姐的訴求,他推薦了耳內鏡微創手術,可以在耳內鏡下雙耳同時完成手術,即可根治中耳炎又免除了她的擔憂。術後第三天,李小姐便「毫髮無損」地回到公司上班。

治療

耳內鏡微創手術可「鼓室成型 聽力重建」

歐陽順林介紹,人之所以能夠感知聲音,中耳的傳音結構在集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中耳的傳音結構包括鼓膜和由錘骨、砧骨、鐙骨組成的聽骨鏈。鼓膜可以把聲音擴大17倍,聽骨鏈又起到一個槓桿作用,可以再把聲音擴大1.3倍,二者如果功能都正常的話合起來可以擴大22倍。

但由於中耳炎、膽脂瘤、耳硬化或者一些先天性疾病等導致了鼓膜穿孔、聽骨鏈中斷、固定,則會破壞中耳的傳音機制,導致聽力下降。鼓室成型、聽力重建就是把上述破壞了的傳音結構重新建立起來。

他表示,傳統的中耳手術如乳突根治術主要以清除病灶如膽脂瘤、肉芽等為主,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為主,對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無太大改善,甚至可能下降,而鼓室成型聽力重建手術不但把病灶清除乾淨,而且重建中耳功能,患者不但免除了生命的威脅,而且生活質量會明顯改善。

歐陽順林舉例說,就好像我們發現一個人住在一個危房裡,過去,我們直接把他的危房拆除,至於拆除後怎麼住就不管了;但現在,我們不但把危房拆除,還要重新建一座新房給他住,這就是「鼓室成型,聽力重建」手術的精髓所在。

提醒

冬春季節是高發期 家長應特別留心

急性中耳炎首發多為兒童時期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通過及時適當的治療多數可以痊癒,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反之,如果不及時治療將變成慢性中耳炎,可引起顱內外併發症,比如眩暈、耳鳴、面癱、膿腫等;顱內併發症,比如腦膜炎、腦膿腫、腦水腫等。

由於冬春季節是急性中耳炎的高發期,患者多數為12歲前的兒童,歐陽順林提醒家長留意,如孩子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急性鼻竇炎、扁桃體炎、感冒發燒等要及時治療,避免進一步發展成中耳炎。

對於中耳炎防治,歐陽順林還提出,平時切忌不要用尖銳的器物掏耳朵,容易劃傷耳內皮膚導致感染,從而可能引發炎症。如果有鼓膜穿孔者應避免耳朵進水,並及時行鼓膜修補術。

優勢

微創術式恢復快,痛苦少,副作用少

目前,耳內鏡手術在很多較大型的三甲醫院已開展得越來越廣泛,為患者帶來了莫大的益處,但耳內鏡手術也不能完全取代顯微鏡手術,採用哪一種手術方式需要專業醫生就患者具體情況和醫師個人習慣而定。

歐陽順林表示,過去中耳炎手術(包括「鼓室成型 聽力重建」手術)多數在顯微鏡下完成,需要在患者的耳後做切口,「造出」一條人工通道抵達中耳開展手術,術前需要剃頭,術後需要包紮,術後還會留疤,耳周麻木感等後遺症。而耳內鏡手術治療中耳炎就能很好地避免這些「副作用」。

他介紹道,耳內鏡手術通過人的外耳道這個自然通道進入中耳手術,不需另外切口,不需要剃頭髮,更不用擔心術後留下疤痕,耳周麻木感等併發症,而且創傷小、恢復快,無需包紮,住院時間短,術後患者可以迅速回歸正常生活,因此患者接受程度會更高。

同時,耳內鏡手術是在高畫質電視屏幕直視下手術,手術視野顯露比顯微鏡更直觀,無死角,對一些熟練的耳內鏡操作的醫師來講手術時間可能更短。

據介紹,對一些不是很嚴重的中耳炎甚至可以雙耳同時手術,術後觀察1~2天即可出院,還可有效減少醫療費用。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慢性中耳炎不會自愈 拖久了可能導致永久耳聾
    有位李大爺,他的慢性中耳炎時好時壞,多年不見好轉。
  • 慢性中耳炎可危害聽力
    核心提示: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光打針吃藥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一般需要補鼓膜、清病變和聽力重建三管齊下,對分泌性中耳炎則需進行抽液和置管。若干預及時患者可基本恢復正常聽力。   在生活中常會碰到這樣的人:耳朵裡有時候流膿,看醫生說是「慢性中耳炎」,通過藥物或手術是可以治癒的,但通常自己認為影響不大而沒有重視它。
  • 寶寶總愛扯耳朵、易怒,鐵主任:可能是急性中耳炎
    大家好,我是貴陽銘仁耳鼻喉醫院的鐵主任,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寶寶急性中耳炎的問題。,媽媽很不解的問我,明明只是一個小感冒,怎麼會變成急性中耳炎呢?其實急性中耳炎是一種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為什麼寶寶容易患急性中耳炎呢?這是因為成人的咽喉管有一個角度,這個角度能保護中耳,細菌不容易侵入,而寶寶的咽鼓管是水平的且較短,當咽喉部感染,咽部液體容易進入耳朵鼓室,從而導致病菌侵入鼓室,引發急性中耳炎。
  • 小兒急性中耳炎要怎麼治療
    河北讀者馬先生問:我是一名4歲孩子的家長,最近孩子耳朵疼得哭,經檢查是急性中耳炎,醫生給開的藥是醋酸潑尼松片、克拉黴素分散片、複方福爾可定口服液及西替利嗪滴劑。吃了幾天,想請問一下,這個病嚴重嗎,要複查嗎,是否易復發?另外,老人說的「將人奶滴進耳朵裡就能治」可行嗎?   北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宋海濤解答:中耳炎是耳科最常見的疾病。
  • 別不把中耳炎當回事兒!29歲小夥子就這樣拖成了腦膿腫
    直到一周前,黃蒙除了耳朵流膿外,還出現了劇烈頭痛、發燒的症狀,必須依靠吃止痛藥才能緩解部分頭疼,這才引起了重視。7小時聯合手術乳突CT檢查顯示黃蒙右側中耳及乳突改變,考慮中耳乳突炎;右側顱內增強MRI顯示,黃蒙右側顳葉處有一個大小3公分的膿腫,鄰近腦膜增厚。「病情危重,必須儘快手術。」
  • 帶你認識兒童耳朵痛:詳述急性中耳炎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兒童耳朵痛這個話題。       耳朵痛的原因多種多樣,常見的例如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要得出正確的判斷對於有經驗的耳鼻喉科醫生並非難事,診斷上首先要進行正確的鑑別診斷得出合理的結論,才能施以恰當的治療。
  • 為啥兒童感冒容易發展成急性中耳炎?
    後來經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僧東傑檢查,確診孩子患上的是急性中耳炎。  僧東傑說:「最近溫差較大,一天坐診下來,我就能遇到10-20例左右的急性中耳炎患者。」  有些家長可能就會問了,兒童感冒為啥會引起中耳炎?  那是因為兒童期特殊的生理結構導致的,讓我們首先從人體解刨結構說起。
  • 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耳朵流膿莫輕視 小心拖成重症-新華網山東頻道
    近日,一位來自山東淄博的50歲女性患者黃麗(化名)到山東省耳鼻喉醫院就醫,因之前對耳朵流膿不重視,30年後最終出現頭暈、面癱,幾乎聽不到聲音,不得不緊急進行手術治療。  據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耳外科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李莉介紹,中耳炎可不是小毛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越拖越重,甚至會危及生命。
  • 中耳炎拖著不治 可導致耳聾
    耳朵經常流液,還發出異味,不能下水遊泳,甚至交流需要特別大聲……這些都是中耳炎常見的表現。專家指出,很多人都發生過急性中耳炎,治療不及時可能演變成慢性中耳炎,稍不注意就會急性發作,甚至造成聽力下降、耳聾等更嚴重的後果。
  • 孩子發燒耳朵疼誤認是感冒 醫生診斷竟是急性中耳炎
    沒想到半夜,突然聽到了圖圖哭鬧的聲音,他一直點著耳朵說疼:「好像有蟲子在耳朵裡,悶悶的還有響聲……」圖圖爸媽又摸了摸他的額頭,還發高燒了!孩子究竟怎麼了?凌晨兩點,圖圖又一次喊著耳朵疼哭醒,而且高燒依然不退,再也坐不住的圖圖爸爸連夜將孩子送到了海寧市人民醫院(上海長海醫院海寧分院)急診室,醫生檢查後發現圖圖有「鼓膜急性充血」,診斷為急性中耳炎。
  • 耳朵流膿沒當回事 淄博一女子拖到耳聾又面癱
    近日,一位來自山東淄博50歲女性患者黃麗(化名),到山東耳鼻喉醫院就醫,因之前對耳朵流膿不重視,30年後最終出現頭暈、面癱,幾乎聽不到聲音,不得不緊急進行手術治療。專家介紹,中耳炎可不是小毛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越拖越重甚至會危及生命。
  • 耳鼻喉相連,別以為只是鼻炎,有這些症狀還需小心中耳炎的發生!
    耳朵,是我們人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從耳朵聽到了一個世界的聲音。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耳朵,也容易出小毛病或者受到各種傷害。特別是兒童,更容易受到耳朵疾病的感染,在小孩子得了鼻炎或者感冒後,要警惕中耳炎的發生。
  • 急性中耳炎不能隨便用抗生素
    &nbsp&nbsp&nbsp&nbsp孩子耳朵疼,家長根據網上查詢判斷是急性中耳炎自行用藥,雖然表面症狀改善了,卻不料導致孩子聽力下降。專家提醒,家長憑著感覺用藥,導致患兒中耳炎由急性轉變為慢性的例子每年都有發生。
  • 孩子突然喊耳朵疼,小心是急性中耳炎,三歲內兒童發病率高達83%
    一個「急性中耳炎」折騰了整整12個小時,其實也怪我們自己,孩子之前感冒過,後來斷斷續續的咳嗽了一陣子,因為只有一聲兩聲的咳嗽就沒太在意,結果誘發中耳炎了。孩子的小毛病,還真是不能大意,出現不適要及時、徹底的治療,而且要遵醫囑治療。
  • 兒童急性中耳炎,家長需要了解的七個問答
    小明今年4歲了,最近氣溫變化感冒發燒還咳嗽,好不容易好的差不多了,這天半夜裡突然捂著左耳哇哇大哭,家長連忙帶他趕到醫院急診就診。醫生問病史檢查後,告知是「急性中耳炎」,需要用藥治療。次日,小朋友的耳朵不疼了,「粗心」的家長以為沒事了,覺得藥物副作用大,就「自作主張」停藥,也沒按時去複診。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小明好像看電視的時候聲音開的很大,從他背後叫他需要比以前大聲很多,這才想起之前耳朵痛的事情,再次去醫院求助,發現孩子患上了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什麼?怎樣治療又該如何預防?
  • 慢性中耳炎為什麼總是反覆?醫生:做好這4點,很重要!
    耳朵,是我們接收外界聲音的器官,但是耳朵比較脆弱,一些外界中比較刺激的聲音就很可能讓聽力受到影響。就像中耳炎,若不及時的去治療,很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 生活中因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而發展成慢性中耳炎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對此我們該如何去預防呢?
  • 寶寶又哭鬧又撓耳朵,家長要警惕急性中耳炎
    也許寶寶就是因為耳朵不舒服才這樣,於是小軍趕緊喊上老婆一起帶著寶寶去醫院找醫生面診,醫生確認寶寶是得了中耳炎,小軍很少懊惱,自己的粗心大意讓寶寶受罪了。一、什麼是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幼兒的常見病,一般常見於6個月~3歲的寶寶。是指細菌或病毒等經咽鼓管直接與鼓膜接觸引起中耳黏膜感染,通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所以不少寶寶都是先感冒了,然後又繼發了中耳炎。
  • 感冒快好了 耳朵開始疼 「七問」急性中耳炎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吳宇華表示,這一現象的原因大多與急性中耳炎有關,這樣的患兒在門診幾乎天天都有。家長一旦發現寶寶不舒服並出現上述症狀,或懷疑寶寶得了兒童急性中耳炎,請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如果確診為急性中耳炎,除了多注意休息,還要在醫生指導下予以藥物治療。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耳朵不疼了就是中耳炎好轉了,不再到醫院複查。
  • 小朋友耳朵痛,不一定是中耳炎惹的禍
    那什麼才是『真的』中耳炎呢?不過話說回來,急性中耳炎在小孩的確不少見,據統計有超過七成的人一輩子當中都曾得過,所以這裡還是值得分享一下需要注意的事。要確定小朋友是否得到急性中耳炎,需要醫生花一些經驗和功夫。除了從病史詢問的警覺外,最重要的,是要能清楚地看到『中耳有發炎』的跡象。
  • 中耳炎是小毛病?可能導致耳聾和面癱!有了這些症狀千萬要警惕
    聽力是我們人類五大感官之一,而耳部疾病影響著我們耳朵的健康及聽力,慢性中耳炎就是其中之一。怎樣才是治療慢性中耳炎的最好方法?記者就此採訪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丁小瓊博士。   案例:大爺慢性中耳炎反反覆覆40年   李大爺今年50多歲,患中耳炎超過40年。起初只是偶爾輕微的耳朵痛,幾天後症狀自然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