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畢業季,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非常多,趕上疫情時期,工廠企業倒閉、創業失敗負債的眾多,在現實情況下,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參考。
找不到工作
前幾年說找不到工作是一個偽命題,現在說找不到工作是真實的存在,為什麼?的確是沒有那麼多的崗位,以前是挑挑揀揀的選擇,自己心裡不如意的不去,要麼待遇不好要麼覺得沒有發展前景,再要麼是專業不對口,去哪裡工作的問題。現在,找工作難,說到底也不是找不到工作,這就需要轉變觀念,貼合實際情況,先解決自己脫離開家庭父母后能生存下來的目標來選擇,降低期望值,因為大學生在這個時代太普遍,但真正有知識技能加持的大學生並不多。
目標和方向
降低期望值不是降低自我發展的目標和定位,而是一種策略。無工可打、無商可經,創業失敗負債纍纍者,為了生計什麼工作也都不得不去做,他們非常明確的目標,清楚自己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存在什麼問題,目標、方向堅定。而大學生畢業對自己的規劃和定位,是缺失的,不乏豪情滿志義薄雲天,無奈現實殘酷,社會需要你腳踏實地的去做才能慢慢鑄就自己的事業。
優劣勢
從優勢上來說,大學生年輕有知識有思想,如果自己努力一把,踩上風口,就能迅速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這取決於個人眼光和個人能力問題。去學習IT培訓也是一條路子,但從實用和見效的角度來說,倒不如去學習軟體測試工程師、PR、PS等,可以迅速上手接單,甚至可以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開始創業。或者自己訂立目標,然後找到一份薪資可以養活自己,工作之外的時間去學CPA或者CFA,兩年後即有學歷加持,又有證書加持,無論自己創業還是企業供職,賺取的財富都不會少。
總之,英雄不問出處,王健林創業時候被告二百多次,劉強東三十多歲時一夜愁白頭,馬化騰27歲還要扮演客服為了QQ的發展陪人聊天,馬雲滿世界推銷黃頁。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的核心並不是找不到工作本身,而是對自己發展方向定位的問題,也並不是說去做服務員或者送外賣就是埋沒人才,雖不推崇但不反對,即使選擇這種工作,也可以自己在這些行業中從同城快遞、服務行業創業成功的夢想。解決了這個,就不愁找不到工作而迷茫彷徨。
好了,今天就分享這麼多,感謝閱讀。
我是藍海旭日7,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