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零售企業的數智底座 阿里雲憑什麼?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成為零售企業的數智底座,阿里雲憑什麼?

  四年前,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將取代電子商務,「數據越用越值錢」的觀點時,很多人不以為然。

  四年後,數字浪潮席捲之下,數據成為驅動整體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

  國新辦發布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達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6.2%,對GDP增長貢獻率達67.7%。

  特別是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為數字經濟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窗口期」,在零售行業,數智經濟時代正在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加速到來。

  站在數智轉型的十字路口,零售企業既滿心渴望,又心存隱憂,向前邁出的這一步到底是萬丈深淵,還是坦蕩如砥,關鍵在於通過探索和實踐找到正確的轉型姿勢與破局點。

  12月22日,阿里雲舉辦的2020新零售全鏈路數智化轉型峰會上,各行各業的數位化轉型標杆企業們一起展現了一個全新的零售場景商業新紀元。

  疫情下的思考,零售企業的數智拐點

  疫情之初,束手無策和彷徨無力是大多數零售企業的感受。

  2月初,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的一條「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個月」的求救信息刷爆朋友圈。

  與西貝餐飲類似,擁有眾多線下門店的護膚品牌林清軒,初一到初七的線下業績崩盤,337家線下門店暴跌只剩下5%,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甚至一度認為自己不到兩個月就會破產。

  西貝的「自救」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轉戰線上,將資源調入外賣、在線商城以及團餐等業務;二是採取「共享員工」模式,將待崗人員分流到盒馬鮮生等企業。

  林清軒的轉折也來自於業務的上線,從2月1日開始,林清軒進行了第一場淘寶直播,2月14日,孫來春親自上陣,做了他人生的第一次直播。業務全部上線後,林清軒的業績半個月後達到了去年同期的145%,用孫來春的話來說,「我們至少活過來了」。

  相比之下,由於很早就布局了數位化戰略,在全國擁有2400家門店,在湖北就有800多家門店的良品鋪子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反而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成為首批「雲敲鑼」上市的企業之一。

  2014年,良品鋪子就引入了線下門店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倉庫信息化系統到OMS升級,今年來,與阿里雲合作也打通了線上到線下的渠道。

  疫情期間,良品鋪子在天貓旗艦店增設「附近門店」按鈕,提供線上下單、門店自提服務。在配送方面,良品鋪子與阿里合作,支持顧客預約配送,實現無接觸配送模式等等。

  雖然疫情減少了線下客流,但良品鋪子與阿里雲攜手打造的數位化服務,將線下流量引到全渠道交易,部分門店的線上訂單量佔到總訂單的80%,成為央視網系列紀錄片「雲棲數字樣板間」中的一個典型。

  在產業數智化大潮之下,有的企業就如上文所舉案例一樣,利用數智化技術與自己的業務相結合,有的企業則把數智化的技術作為它的業務,比如阿里雲。

  對此,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在峰會上演講時表示,阿里雲主要做了四件事情。

  第一個是IT平臺,即雲服務的基礎設施。

  第二個是中臺。

  第三個是打造了很多IoT平臺,在生產製造領域將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聯繫起來。

  第四個是基於釘釘做了一個協同平臺,在雲釘一體下,釘釘既是企業協同辦公的溝通平臺,也是企業的應用開發平臺。

  在這套體系內,阿里雲將laaS、PaaS、SaaS的能力全部打通,構建的是一個完整的閉合生態,在其中阿里雲既提供基礎設施這樣的底層能力,又有阿里的信息部門、合作夥伴或者第三方供應商為企業在應用層提供營銷、生產、製造、研發等一系列的服務,阿里雲也由此成為新零售的數智底座。

  成為零售企業的數智底座,阿里雲憑什麼?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張建鋒說的那四件事,阿里雲的做法有什麼特別嗎?

  其實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就像傳統武術見招拆招一樣,阿里雲作為數智底座,在企業數智轉型的過程中實實在在發揮了作用。

  1、數智轉型不是簡單的業務數位化,而是通過數據驅動實現價值增值

  很多企業轉型存在認知上的誤區,單純認為就是業務的線上化、數位化,只要做幾場直播、在平臺上開幾個網店就能賣更多的東西,獲得更高的營收,然而實際情況是,這些企業只注重業務展現形式的數智化,獲取數字之後,沒有去挖掘數字對業務的驅動能力,因而數字能夠實現的價值增值就沒能釋放出來。

  張建鋒分享阿里雲的實踐心得時表示,數位化是一個整體,包括組織的協同化、業務流程的敏捷化、管理決策的智能化,以及產業生態的一體化。

  比如在服裝行業,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需要承接大量定製類訂單,雅戈爾就通過3D量體系統用技術手段解決了這個問題;為解決在營銷上的互通互融,雅戈爾又採取了「七星聯動」方案,對進店客流、試衣率、轉化率等核心指標進行精準統計,然後根據數據完成從營銷到交易的最高效率轉化,最精準消費者體驗,最佳的人貨匹配,形成線上線下客戶行為雙漏鬥管理,從而實現全域營銷。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良品鋪子,研、產、銷的數據都實現了通聯。

  研發前期基於消費者對於食品的需求及市場動向;研發中,通過儀器感知及數據洞察對食物的口味形成標準化的測算和分析,從而讓良品鋪子的口味始終能保持較高的競爭力。

  從案例可以看出,真正有效的數位化轉型並不只是從技術層面出發,通過某一個單獨的系統解決某一個問題,而是通過規模化、整體性的數位化部署推動數字的驅動力量形成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2、數智轉型是一項長期的過程,但企業構建數字架構的速度可以很快

  數智轉型是一項專業的、長期的過程,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企業缺乏數智方面的技術能力,認為轉型的門檻過高,自己難以跨越,從而卻步不前。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企業做數智轉型,會採用某一個行業的大型應用系統,比如ERP,雖然ERP可以定製,但是其中還是會有幾十個系統,但對於採購的企業而言,有用的系統可能只有三五個,另外其他很多流程是不適應,於是企業會覺得「不划算」,如果對所有流程進行改造,那麼付出的代價又太大了。

  阿里雲用雲釘一體為企業開發應用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企業數智轉型的門檻不但大大降低,轉型的速度也得到提升。

  過去我們使用釘釘,更多用的是釘釘在溝通方面的能力,為了滿足不同企業在內部管理、業務流程等方面的不同訴求,阿里雲通過雲釘一體讓企業可以像玩樂高積木一樣,用「拖拉拽」的方式就能建立自己的企業應用,快速構建自己的數字架構,獲取雲服務,當企業經過創新提速,更加敏捷之後,其內部協同的效率也獲得了提升。

  目前釘釘上的企業應用已經超過60萬個,有超過20萬企業應用開發者在釘釘開發平臺上幫助企業定製屬於自己的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雲釘一體」進入數智化的雲時代。

  3、數智轉型要當心數據孤島,用數據中臺構建數字生態圈是轉型內核

  上文提到企業要通過數據驅動實現價值的增值,很多企業也意識到數據驅動的重要性,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由於忽視了數據中臺的作用,導致企業各系統之間的數據不能流通,形成數據孤島。

  像國貨美妝品牌自然堂的伽藍集團,其實很早就開始探索數智轉型,但由於旗下有自然堂、美素、植物智慧、春夏、COMO等6個美妝品牌,每個品牌又有商場渠道、KA渠道、電商渠道等,品牌與品牌之間封閉獨立,同一品牌下的不同的渠道之間,又各自有一套運營體系,伽藍內部煙囪式的系統建設難以發揮數據效益的最大化。

  一個非常常見的例子,比如對流失客戶的定義。在A品牌,用戶N天沒有買將被定為流失客戶;但在B品牌,可能要X天沒有購買才能被定為流失客戶。定義的不同,會造成運營做整體分析的時候不準確。

  伽藍為此與阿里雲合作,專門啟動了數據中臺項目,除了以消費者運營作為主軸,從人貨場的三個維度將數據打通之外,伽藍還將對供應鏈進行數位化改造,從生產、鋪貨、調撥、出入庫等方面通過數據進行洞察設計。

  我們可以注意到,數智轉型的內核實際上是利用數據中臺的能力,在企業的運營流程中建立一個閉環的數字生態圈,保證數據的全產業鏈流通,然後基於數據的分析與驅動,這樣運營效率才能得到提升。

  「人貨場」被重構之後,裝上「數智大腦」的零售業還有更多可能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零售行業經過數智轉型之後,「人貨場」的傳統概念也在被重塑。

  我們可以從今年雙11中出現的一些新的增長現象來窺視一二。

  其一是,過去我們都說流量紅利到頂了,但今年雙11用戶總量比去年多了3個億,增加的都是50後、60後這樣的用戶群體。

  其二是,用戶的消費升級了,並且還產生了很多新品牌,今年雙11有474個品牌成交過億,其中包括28個新品牌,另外有30個品牌過10億,在這裡面海外品牌非常多。

  其三是,新製造的出現,以前傳統零售企業備戰雙11,可能要提前18個月做設計開發,提前12個月做商品企劃,提前3個月把所有貨品準備妥當,但今年雙11,很多用戶11號下單,但商品還沒生產出來,在阿里發布的犀牛智造中,可以發現好多12號、13號才生產出來的貨品。生產模式已經在改變之中了。

  其四是,新零售的滲透與普及越來越大,今年雙11有200多萬線下門店參與,這也意味著線上線下、全網全渠道打通的時代已經到來了。

  此外還有數智化所帶來的直播、新消費、新的全球化等新增長。

  事實上,「人貨場」重構之後,紅星美凱龍構建了一個貫穿線上線下的超級流量場,從線下的場全域主動獲客,到私域更好地做流量運營,紅星美凱龍成功的在家裝建材這個低頻到客的行業中製造了極強的營銷勢能。

  另外一個案例,數智化驅動之下,誕生了像泡泡瑪特這樣的新物種。

  泡泡瑪特通過阿里雲的數據中臺,支持各種業務場景快速落地,一方面實現降本增效,提高營銷的精準性和效率,另一方面以數位化推動業務創新和增長,如以數據挖掘潛在用戶,以及和天貓合作進行新品開發。

  以上都給了我們足夠的想像空間,當所有的零售企業都裝上「數智大腦」之後,還會有更多的可能與驚喜產生,對於零售企業而言,這是一首華彩的樂章,亦是一場饕鬄盛宴。

(文章來源:OFweek)

(責任編輯:DF387)

相關焦點

  • 構建數智底座,阿里雲攜手零售企業雲上破局
    特別是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為數字經濟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窗口期」,在零售行業,數智經濟時代正在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加速到來。站在數智轉型的十字路口,零售企業既滿心渴望,又心存隱憂,向前邁出的這一步到底是萬丈深淵,還是坦蕩如砥,關鍵在於通過探索和實踐找到正確的轉型姿勢與破局點。
  • 新零售賽道明星首次集結,「理論+實戰」加速創新企業發展
    30位學員企業首次集體亮相,共迎新零售數智化時代到來據了解,新零售賽道明星作為首個新零售領域創新企業的加速項目,立足阿里巴巴全方位生態資源,覆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SaaS、AR/VR等細分行業,致力於挖掘在品牌、商品、製造、渠道、營銷、物流、組織等各個細分場景的解決方案,尋找新零售豐富場景中的創新合作夥伴,幫助創業企業高起點、低成本發展成為行業明星,共同加速新零售數智化時代的到來
  • 阿里新零售賽道明星開班,阿里雲智能副總裁:「被集成」賦能行業...
    為了挖掘新零售賽道創新力量,攜手加速新零售數位化時代的到來,2020年8月,阿里雲聯手一站式創業服務平臺微鏈共同打造的「新零售賽道明星」正式開始面向全國尋找新零售領域科技創新企業。經歷四個月的初選、復篩、線上面試、嘉賓導師評審,最終30家優質創新企業從600多家報名企業中脫穎而出,在11月19日在杭州首次集結亮相。
  • 36氪「開放式創新」榜單公布:海爾智家、阿里雲、華潤等上榜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僅僅依靠內部資源進行高成本創新,已經難以適應用戶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企業競爭。於是,採用「開放式創新模式」成為越來越多行業領導者的選擇。 為了找到這些具備「開放式創新」力量的領軍企業,36氪特意發起「2020年度最具開放式創新力領軍企業」評選,並在12月11日公布榜單。
  • 商灣網絡亮相2019帆軟智數大會,UPWAN大放異彩
    商灣網絡亮相2019帆軟智數大會,UPWAN大放異彩 2019年08月19日 12:52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2019年8月15-17日,以「
  • 阿里雲、華為雲、用友雲,企業服務的三種新生態
    2016年至2018年間,阿里雲在全球的合作夥伴已累計超過8000家,夥伴服務客戶超過10萬家,夥伴業務年增長率超過200%。在其發布的2019年財年Q3財報中顯示,2018年,阿里雲營收規模達到213.6億元,成為亞洲最大的雲服務公司。雖然,阿里雲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布局與擴張,但在業務上,卻有清晰的界限。2019年,阿里雲對外明確了自己的生態邊界:不做SaaS,要「被集成」。
  • 新零售,新在哪裡?良品鋪子攜手阿里雲打造數字樣板間|雲棲數字樣板間
    後疫情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大眾都意識到了數位化服務的優勢。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了線上服務的便捷和精準,另一方面網際網路也幫助了企業拓展消費空間和構建消費場景。數位化轉型,對於傳統行業特別是零售行業來說,已經是影響生存的關鍵之戰。
  • 阿里雲新零售創世記 最早提出新零售的阿里巴巴 如何踩坑為路 將...
    本報記者 李立 杭州、上海報導當馬雲在2016杭州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2019年1月阿里巴巴發布阿里商業作業系統,很難想像,這些看似龐大的商業命題最終會化成涓涓細流,悄無聲息卻將深刻改變零售的未來。作為阿里巴巴的技術底座,阿里雲開始扮演新零售對外輸出的出口。
  • 阿里雲與新光天地的化學反應:交易額同比兩位數增長,獲客成本降低67%
    阿里雲與新光天地的化學反應:交易額同比兩位數增長,獲客成本降低67% iwangshang / 丁波 / 2019-09-27 摘要:對新零售而言,數據是燃料,算力是引擎
  • 雲棲大會·南京峰會落下帷幕,阿里雲都幹了些什麼?
    之後,這種低功耗的技術方案將應用於阿里雲服務,也將成為阿里巴巴NASA計劃的重要基礎,為未來20年提供計算能力。附:雲棲大會·南京峰會 八大分會論壇演講嘉賓及主題企業級網際網路架構專場—如何複製阿里巴巴網際網路架構《企業級網際網路架構(Aliware)實踐》——寧曉民 阿里中間件高級架構師《Aliware雲產品領航2017》——王佺倫 阿里中間件高級產品專家《新零售—網際網路時代的零售重構及案例分享》——劉永青
  • 阿里雲『收斂』 阿里巴巴『發散』
    一如十年前馬雲並不懂雲計算的技術一般,他現在也不需要知道阿里雲智能到底在做什麼,只需要知道雲計算和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匹配,這個理由就足夠充分到支持阿里雲智能成為阿里巴巴經濟體的技術底座。阿里巴巴的核心戰略是人才戰略、組織戰略、未來戰略,阿里雲智能集合了阿里的技術人才,甚至包括達摩院,組織架構升級,與阿里巴巴未來願景同步調,這都印證著阿里巴巴需要阿里雲。
  • 打造數字生命體:數智園區白皮書
    1.4 「新常態」——數智園區新海圖,產業紅利新大陸園區行業不斷探索應對「新挑戰」的最佳演進路徑,智慧園區升級為「數位化+智慧化」園區的集合體逐漸成為共識。在這樣的背景下,數智園區新海圖應運而生,成為拓展產業紅利的新大陸。
  • 浪潮「雲數智」築基數字湖南
    9月4日,以 「智驅新時代」為主題的浪潮雲數智中國行長沙站舉辦,500多位嘉賓出席活動,共話雲數智科技發展新趨勢。這是浪潮加快向「雲+數+AI」新型網際網路企業轉型,助力「數字湖南」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聚焦智慧計算打造智算中心 浪潮集團副總裁龐松濤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浪潮在智算、智聯、智用三個方面都有布局和深耕,聯合合作夥伴,全力投身「新基建」,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
  • 「雲棲大會」阿里雲發布遠程辦公零信任解決方案 ——身份將成為...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數智未來,全速重構」,9月17至18日,由阿里巴巴主辦的一年一度數字經濟風向標雲棲大會如約而至。與往年線下活動不同的是今年雲棲大會首次在線舉辦。9月18日,在阿里雲技術重磅發布的現場,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雲智能安全總經理肖力正式發布阿里雲遠程辦公零信任解決方案。
  • 阿里雲丨智匯谷產業基地展示中心風華初綻,首開聊城生態與辦公的...
    商務變革,產業聚變  雄獅起舞祥瑞生,門庭盛啟迎君至;一次商務時代的變革,一場產業聚變的籌謀,當企業領袖遇「鑑」總裁行館,讓聊城商務格局邁進生態辦公時代,全新的商務理念讓阿里雲丨智匯谷產業基地在寒意已至的初冬都熾熱生輝
  • 阿里雲丨智匯谷產業基地舉辦聊城第九期淘寶大學總裁研修班順利開課
    阿里巴巴——中國最大的網絡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網絡公司,從18人到數萬人,從50萬起價到如今市值超7000億美金,作為網際網路電商的龍頭企業,阿里巴巴如何步步為營,用20年締造了世界企業發展史的奇蹟?阿里集團有哪些成功的秘訣值得我們去學習?
  • 紙巾寶與阿里雲天貓達成戰略合作
    騰訊推出微信近場服務,微信wifi周邊、搖一搖周邊。螞蟻金服也開始押注近場服務,數億元戰略投資室內場景識別技術服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資本圈及巨頭對該賽道的判斷。可以料想,未來近場服務將發揮更大的勢能。阿里雲服務著中國最多的零售企業,公開信息顯示目前與阿里雲合作的零售客戶超過6000家。2019年阿里雲開始布局近場流量,助力品牌商數位化營銷。近場服務可覆蓋的場景包括商場、餐飲、交通、景點、醫院、酒店和超市等。
  • 數智金融 使能創新,「2020華為數智金融論壇」在溪村成功舉辦
    來源:時刻頭條11月26-27日,「2020華為數智金融論壇」在東莞松山湖溪村成功舉辦。此次論壇以「數智金融 使能創新」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國金融界精英,共同探討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數據智能平臺,共話金融行業未來發展。
  • 智創零售 數啟未來|百勝軟體E3+2.0企業中臺重磅發布!
    2020年12月18日,在百勝軟體E3+企業中臺全國巡講寧波站現場,E3+2.0企業中臺正式發布,這是百勝軟體面向未來、賦能零售企業數智化轉型、推進數智新基建落地的重要戰略產品。數智新基建,從新一代中臺開始2020年是新基建元年,全國各個城市相繼發布新基建行動方案,總體投資規模高達萬億。
  • 阿里雲數據中臺雲棲大會亮出關鍵詞:場景化、行業賦能、生態
    結合最早推出的智能數據構建及管理平臺Dataphin,阿里雲數據中臺已形成了以「Dataphin」為基座,承載「Quick系列」的場景化核心產品矩陣,為企業輸送數智化核心能力。Dataphin作為基礎件,幫助企業實現智能數據構建與管理,邁出建設數據中臺的第一步,Quick系列產品則滿足了各類業務場景化的數據智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