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新零售賽道明星開班,阿里雲智能副總裁:「被集成」賦能行業...

2020-12-18 投資界

近年來,新零售行業正在發生革命性變化,以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為代表的數位技術也在不斷驅動零售業的變革,「人」,「貨」,「場」在進行重構,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推進新零售行業數位化進程則成為當下最為關注的話題。

數位化轉型需要數位化生態的協同成長。2019年年初,阿里雲首次提出「被集成」戰略,據悉報導,截止到2020年6月,阿里雲與合作夥伴已發布500多款聯合解決方案,覆蓋30多個重點細分行業。顯而易見,「被集成」與「做強生態」一脈相承。


阿里雲正構建完整、分層的新零售生態體系,新零售的賽道或將湧現出一大批優質的創新創業企業。為了挖掘新零售賽道創新力量,攜手加速新零售數位化時代的到來,2020年8月,阿里雲聯手一站式創業服務平臺微鏈共同打造的「新零售賽道明星」正式開始面向全國尋找新零售領域科技創新企業。

經歷四個月的初選、復篩、線上面試、嘉賓導師評審,最終30家優質創新企業從600多家報名企業中脫穎而出,在11月19日在杭州首次集結亮相。


「新零售賽道明星」開班儀式上,阿里雲智能副總裁、市場營銷與公共服務部總經理劉湘雯遠程連線本期學員們,以下,是對劉湘雯現場講話的整理:

新零售數位化新趨勢,「生態、聯盟」由大做強

首先我要歡迎這一期30家新零售領域的創新科技企業的CEO們來參與我們的這一次集結,也是正式的加入阿里創新創業的大家庭。我也特別想借這個場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於創新創業的理解以及設立阿里雲創新中心的初衷。

創新創業從出發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場勇敢者的遊戲。創新創業者們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動態調整,識別客戶和需求,抓住機遇。不確定性,是與創新創業者最常相伴隨的。在今年,全球範圍內爆發的新冠疫情,給這些不確定性增加了一個更字。在高度不確定的時代,尋找確定性,成為我們每一位創業者的首要任務。

在後疫情這個新環境下,我們也看到社會仿佛在一夜之間開始全速重構,擁抱數位化。新的業務模式在不斷出現,在線辦公、在線消費、在線學習都越來越被大家所接受,從原來的新生事物變成了不可或缺的新常態。我們科技創新企業在這個新常態下逆流而上,對經濟發展來說,提供了強勁動力。我們堅信,以科技為創新為驅動力的硬核創新在中國會越來越有生命力。

回顧阿里二十年發展,圍繞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我們做了B2B、淘寶、支付寶等項目,到2008,因為看到了自身發展的需求,阿里開始大力發展科技創新。阿里發展多年,積累了在電子商務、數字娛樂、本地生活等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同時在支付與金融服務、智慧物流、全域營銷、雲計算等領域,也做了科技創新上的硬核產品。在這個二十年的高速發展過程裡,我們也與市場裡大量的生態合作夥伴一起配合,共同繁榮市場,攜手創新。而在雲時代,阿里雲也已形成了新的雲上生態,雲原生、數據原生、雲產業網際網路等都有全新機會。

聚焦新零售行業,打造行業發展「技術引擎

以這一次我們聚焦的新零售行業來看,一方面,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斷增強,消費需求日益多樣化,消費需求呈現由「功能性」向「品質性」轉變,這對行業不斷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以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為代表的數位技術不斷驅動零售業的變革,為回應消費者需求和市場痛點提供了技術支撐,既能幫助企業提升產品生產、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效率,推動了「人」,「貨」,「場」重構,又能通過數據挖掘,實現從生產驅動向消費驅動的轉變。

作為數位化轉型的推動者,經歷多年技術積累和零售場景應用經驗沉澱,阿里雲推出「數智化轉型五部曲」,即基礎設施雲化、觸點數位化、業務在線化、運營數據化、決策智能化,旨在打造零售行業發展的「技術引擎」,以數位技術賦能行業。

數位化轉型需要數位化生態的協同成長,我們希望在阿里雲上不重新發明輪子,而可以在我們搭建的數字基礎上長出各種新物種。而阿里雲創新中心做的就是基於雲計算基礎設施上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創業平臺,也成為新物種生長的最佳實驗場。

「被集成」持續賦能科創企業,高效連結生態資源

我們阿里雲創新中心,一直在致力於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首選平臺。過去5年時間裡,我們面向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不同階段的科創型中小企業推出定製的服務包。創新賦能平臺、創新中心基地、創新峰會、創業大賽、創業培訓、賽道明星班也成為陪伴平臺上近100萬中小企業的明星項目。以阿里雲創新中心為載體,平臺上的科創企業也與阿里巴巴生態體系在技術、商業、人才、生態上有多種形式的互動與合作。

也就在兩個月前的雲棲大會,阿里雲創新中心發布了創新創業三大新品。在線下,圍繞雲平臺、雲上應用創新、產業網際網路、新零售、金融科技五大板塊發展行業創新中心基地;在線上,創新賦能平臺正成為企業創新創業資源的一鍵領取平臺。個性化服務創業企業方面,阿里雲加速器將為創業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創新創業產品和服務,助力創業企業緊密融入阿里巴巴生態,獲得投融資和媒體宣傳的定向支持。

今天有許多創新創業者,看到了阿里經濟體巨大的能量,以及和阿里合作所帶來的更多機會,希望可以更好的走近阿里,更深度地了解阿里,希望用好阿里這裡擁有的生態資源,在業務發展、技術迭代、融資等多方面和我們形成更好的配合。這不只是創新公司的呼聲,阿里也希望給到做更多的支持與合作。

寄語新學員,展望未來新零售數位化時代

我們的賽道明星班是針對垂直領域的優秀高潛創新科技企業所設置的,我們希望可以分門別類梳理清楚,針對不同階段、不同行業的創新創業者,創新企業需要阿里的哪些資源,阿里能夠更快地對接給學員。阿里能量巨大,能夠為創新創業者帶來巨大助力。同時阿里生生不息的生態也需要大家滋養,只有這樣,生態才會越來越繁榮。

我們在篩選創新企業的時候,會有意讓創新企業逐漸形成一個生態。無論是在應用層、技術層還是基礎層,都會招募一些創新公司進來。學員與學員之間本身可以是一個自組織網絡,這個組織的能量又可以再捲入更多的能量進來。

這個班為大家創造和阿里生態的連結,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對自我的要求。我們的業務都在探索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沒有人能夠篤定說百分之百是一個正確的道路。這個過程裡,我們願意積極的去創造各種各樣的場,能夠幫大家去對接儘可能合適的資源。

阿里雲正構建完整、分層的雲上生態體系,這裡面有非常多迭代起伏、波瀾壯闊的機會,我們非常期待有很多有想法、有實踐、渴望在這個趨勢中定義新的客戶價值、找到創新業務方向、實現高速發展的夥伴,能夠加入進來,和阿里一起推動這一數位化的進程。

最後向大家致敬,希望這一期的創新企業領導者在阿里的每次交流都有收穫,我們一同前進,謝謝!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做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相關焦點

  • 新零售賽道明星首次集結,「理論+實戰」加速創新企業發展
    11月19-21日,由阿里雲加速器主辦的「新零售賽道明星」在杭州首次集結與結課。本次集結以「賽道·未來」為主題,針對新零售賽道,聚焦技術變革、阿里戰略布局,致力於打造新零售賽道未來獨角獸。
  • 阿里AI賽道明星陳順軍:天淘AI新零售探索科技洞見未來
    為企業和社會輸送前沿的人工智慧技術、頂層架構的商業模式和幫扶企業升級創新和顛覆創造。打造AI賽道明星,阿里要做什麼?阿里AI賽道明星班希望做的是三件事第一,優秀人才聚合,通過各領域大咖的聚焦,碰撞出新的生態。
  • 阿里雲數據中臺雲棲大會亮出關鍵詞:場景化、行業賦能、生態
    9月18日,2020雲棲大會技術主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據技術及產品部總經理朋新宇重磅發布阿里雲數據中臺新產品——智能貨品運營平臺Quick Stock,全面升級全域消費者運營平臺Quick Audience2.0。
  • 阿里賽道明星班全國招募,打造智能製造新高地
    (原標題:阿里賽道明星班全國招募,打造智能製造新高地)
  • 阿里雲新零售創世記 最早提出新零售的阿里巴巴 如何踩坑為路 將...
    為什麼是阿里雲作為新零售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之一,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雲智能新零售事業部總裁肖利華(人稱肖博)的職業曲線很具代表性。2009年認識逍遙子(張勇花名),當時逍遙子是淘寶商城第一任總經理,肖博作為商家見證參與了淘寶商城向天貓的轉型。
  • 新零售時代 阿里通信與運營商打生態新玩法
    餘鵬武稱,阿里通信是阿里巴巴整個生態內非常有效的補充。成立三年來,阿里通信已建立起一套包括運營商在內的合作夥伴均能實現高效觸達消費者的體系,進而使得阿里通信平臺能夠成為重要的面向C端和B端的渠道。而針對於三年來行業發生的變化,餘鵬武表示,尤其是去年,行業發生很大變化,出現非常多新形態。
  • 賦能注塑產業 阿里雲飛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打造產業集群一站式解決方案
    8月27日,在廣州舉辦的2019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阿里雲宣布將通過旗下飛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下簡稱飛龍平臺),對廣州注塑產業進行深度賦能。從原料供應商;注塑加工;精益製造;倉儲管理;人員培訓技術諮詢;再到金融服務,阿里雲將打造整個產業集群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集成阿里雲,畢馬威打造國內首家智能化體檢中心
    6月18日,畢馬威、阿里雲技術支持的曉康之家健康管理中心正式啟用。曉康之家屬於四川省人民醫院(集團)。經過智能技術支持,曉康之家實現了體檢全流程智能化——用戶從體檢前的線上預約、體檢指南、院址導航,到體檢中的智能導診、路徑規劃、智能互動以及體檢後的健康數據分析、健康風險評估與管理等等,都可以在手機端實現。
  • 每天服務600萬用戶不疲憊 阿里雲推智能客服機器人
    原標題:每天服務600萬用戶不疲憊 阿里雲推智能客服機器人   10月12日消息,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正式發布雲小蜜 —— 一款智能會話客服機器人。據介紹,智能客服機器人云小蜜具備36個預置的細分領域知識包,支持中文英文會話,可以7*24小時在線工作。
  • 阿里雲的雲計算到底是做什麼的,和我們的生活有哪些關係?
    ,通過雲+AI+IoT三駕馬車能力賦能全行業變革。如今,物聯網成為阿里巴巴新賽道,在這條賽道上,通過極具前瞻性地投入與戰略性地堅持,藉助阿里雲強大的雲計算能力,阿里雲IoT開展雲、管、邊、端全鏈路布局,成為布局最深、應用最廣的物聯網行業領軍企業。張勇在2018年致股東的一封信也指出,阿里也在為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做著充分的布局和準備。
  • 面向雲計算的未來,駐雲與阿里雲智能深化戰略合作
    近日,駐雲宣布與阿里雲智能深化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推動更多企業採用雲計算和智能技術進行數位化轉型。在產品技術層面,駐雲將以DataFlux為基礎,為更廣泛的行業和企業提供完整的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和服務。
  • 阿里雲數據中臺重磅發布全新產品Quick Audience
    在剛剛過去的2020阿里雲線上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據技術及產品部負責人朋新宇重磅發布了阿里雲數據中臺「2+2」核心產品矩陣,其中全新亮相的企業智能用戶增長平臺Quick Audience受到廣泛關注。
  • 奔向國際市場 看阿里通信生態賦能的成功之道
    在阿里通信總經理餘鵬武看來,阿里通信要做的就是通過服務和產品中臺能力,不斷豐富中小企業客戶與阿里生態深度結合的路徑,在網際網路化的通信連接能力之上,實現生態連接和賦能,打造生態化的數字連接。    在2018雲棲大會·南京峰會—阿里雲通信合作夥伴大會上,阿里通信與阿里雲聯合發布了多款雲通信新品,並啟動了517大促和合作夥伴計劃。
  • 雲棲大會·南京峰會落下帷幕,阿里雲都幹了些什麼?
    附:雲棲大會·南京峰會 八大分會論壇演講嘉賓及主題企業級網際網路架構專場—如何複製阿里巴巴網際網路架構《企業級網際網路架構(Aliware)實踐》——寧曉民 阿里中間件高級架構師《Aliware雲產品領航2017》——王佺倫 阿里中間件高級產品專家《新零售—網際網路時代的零售重構及案例分享》——劉永青
  • 阿里雲『收斂』 阿里巴巴『發散』
    峰會上行癲對此做了更進一步的闡釋,他表示,從阿里雲到阿里巴巴的雲,阿里雲智能的新定位是——阿里巴巴經濟體的技術底座,阿里巴巴所有技術和產品的輸出平臺。另外一個大的變化是阿里本身,阿里巴巴不再是一家電商公司,甚至不再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已經形成了一個橫跨商業、金融、物流、雲計算各個領域的一個獨特的數字經濟體」,張勇如此描述。阿里巴巴經濟體要成長,要對外賦能,阿里雲智能平臺就是阿里巴巴集團中臺戰略的延伸和發展,目標是構建數字經濟時代面向全社會基於雲計算的智能化技術基礎設施。
  • 阿里雲、華為雲、用友雲,企業服務的三種新生態
    在這種趨勢下,幾乎沒有廠商繼續固守原有服務模式,紛紛適時開拓圍繞客戶需求的新型生態服務,在各自擅長的賽道中發揮優勢,先後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市場在變、用戶在變,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正在改變著企業服務領域的格局,推動傳統生態結構的迭代。放眼整個企業服務領域,具有破局意識的老牌玩家和雲計算時代入場的新晉玩家,正在讓企業服務市場大放異彩。
  • 「新製造」概念席捲下 阿里雲能做什麼?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宗旭 攝馬雲顯然是想在退休前再給阿里留點什麼。無論是在近期舉辦的上海人工智慧大會上,還是在阿里巴巴2018全球投資者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不停地對外釋放一個信息:繼新零售之後,新製造將是阿里巴巴下一個發力的重點。
  • 推動數位化革命,英邁中國攜手阿里雲賦能企業上雲轉型
    英邁中國CEO邵巖鳴表示,英邁將憑藉其在中國20年的經驗及渠道積累,同阿里雲一道,共同推進渠道的覆蓋,包括區域市場拓展、以及特定潛在行業的覆蓋。英邁將整合各類資源,包括工程師團隊、技術、設備以及現有的渠道資源,與阿里雲一道實現戰略落地,更多地往行業縱深發展。
  • 對話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不能說阿里雲完全不做 SaaS」
    新上任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張勇第一次代替馬雲做了開場演講,阿里拿出了第一款 AI 晶片,天貓精靈也出了搭載平頭哥自研晶片的新品。過去的一年裡,阿里雲事業群經歷了一波升級,一次換帥,以及一家晶片公司的成立。今天也許剛好到了第一次交成績單的節點。從前任總裁胡曉明手中接過 4 年收入翻了 20 倍的阿里雲,新的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面對著新的挑戰。
  • 阿里雲3大核心板塊落成:狠抓IoT、推出雲小蜜、一大波新應用來襲
    智東西文 | Lina智東西10月13日消息,今天,2017年阿里雲棲大會進行到了第三天,在昨天的主論壇上,阿里雲副總裁李津、阿里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裡、阿里雲IoT事業部總經理庫偉等阿里雲業務負責人,帶來了阿里的一系列雲計算新品、智能城市、IoT布局等相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