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汽車明年9月只能發布PPT?晶片/電池/雷射雷達都沒準備好

2020-12-23 電子工程專輯

人們對蘋果汽車一直存在想像,炫酷的設計風格搭配iPhone、Apple Watch和Mac,說不定又要顛覆一個傳統行業。這一想像可能馬上就要成真了。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有不願透露身份的供應鏈廠商高管透露,傳言已久的蘋果電動汽車(Apple Car)將提前至少兩年發布,該車有望於2021年第三季度發布,而相關組件則最早將在明年第二季度開始生產。此前包括著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的許多消息人士都聲稱,蘋果計劃在2023至2025年之間發布Apple Car。

恐怕沒那麼快見到車

報導稱,供應鏈透露,蘋果比照iPhone備料由零組件開始催貨的慣例,近期向和大、貿聯、和勤、富田等中國臺灣汽車零組件廠提出備貨要求,並將相關業者入列首波供應鏈。這批供應商已處於陸續出貨、試單驗證中,部分大廠全面爆單還讓電動車供應鏈中出現了一個新的發燒級名詞「美國雙A」,「雙A」指的是蘋果和亞馬遜。據悉,亞馬遜的電動貨卡車Rivian預計也將在明年8月問世,正在積極下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供應鏈企業都與特斯拉關係不一般。和大是減速齒輪組供應商、富田提供電動馬達、貿聯提供電池組件線束,而臺達電則提供電源轉換器。在組裝廠方面,與蘋果有長期穩定合作關係的鴻海集團與中國臺灣整車製造商裕隆集團合作成立了合資公司,並正在尋求與供應商的合作。

據悉,蘋果一直都在美國加州對數十輛原型車進行秘密的道路測試,截至2019年8月,在加利福尼亞州機動車輛管理局註冊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達69輛,駕駛員143名。但今年初,蘋果向加州相關部門提交的一份報告顯示,其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的公共道路測試已經大幅度減少,從2018年的8萬英裡減少到2019年的7544英裡。

雖然供應鏈言之鑿鑿,但最新消息還是引發了一些質疑,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危機尚未解除的情況下。本月早些時候,臺媒DigiTimes報導稱,蘋果正在與汽車配件電子供應商進行「初步」談判,這表明該公司的汽車項目仍處於早期階段。該報導還稱,蘋果的晶片製造合作夥伴臺積電(TSMC)正在與蘋果合作,雙方正在聯手開發一款「自動駕駛晶片」。

另外根據美國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一份數據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平臺是表現最糟糕的自動駕駛系統。 從2018年12月到2019年11月,搭載該自動駕駛系統的雷克薩斯RX450h SUV車型每行駛1000英裡(約1609公裡)就會發生871.65次自動駕駛系統脫離狀況,需將汽車控制權交還給人類駕駛員。而谷歌旗下的Waymo的自動駕駛汽車每行駛1000英裡,自動駕駛系統只會脫離0.09次。這意味著蘋果自動駕駛系統的脫離次數為Waymo的9685倍。 

主晶片和主系統,再加上下文將提到的全新電池設計和自研雷射雷達,這些如果都還沒準備好,蘋果是斷然不可能在9個月內就能造出整車的。

蘋果造車之心由來已久

據悉當年賈伯斯就一直有意成立一家汽車公司,2010年就開始討論「iCar」項目,但由於沒找到令他滿意的產品,沒有落實。後來為了構建出iPhone之外的全新營收領域,蘋果還在對汽車領域努力。

早在2013年,蘋果就開始進入汽車領域,當時在全球軟體開發者年會(WWDC)上正式推出了「iOS in the Car」計劃。

2014年,蘋果將「iOS in the Car」更名為CarPlay的車載系統,並從零開始設計自己的汽車,即所謂的「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

2015年,蘋果動作頻頻,從大眾、特斯拉等車企招聘大量汽車技術人才,電動車研發團隊超過千人,蘋果布局汽車的「泰坦計劃」愈加明晰。蘋果還在這一年註冊了三個域名:apple.car、apple.cars和apple.auto。

不過泰坦計劃進展緩慢,蘋果甚至曾一度放棄了研發全車的努力,轉而專注於研發自動駕駛軟體,並重新評估了自己的目標。

2016年,泰坦計劃經歷了一次重大轉變,蘋果說服退休的高級硬體工程主管Bob Mansfield返回並接管了Titan項目,Bob Mansfield曾帶領團隊設計了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等產品;同時聘請了前黑莓汽車軟體部門負責人Dan Dodge,大力發展無人駕駛技術。

2017年,蘋果從加州機動車管理局(DMV)獲得了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許可,同年,有人發現蘋果使用了安裝了雷射雷達(LiDAR)設備的雷克薩斯RX450h SUV。Tim Cook接受採訪時,也大方表示公司正在著力研發自動駕駛系統。

2018年,蘋果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不斷升級,在當年加利福尼亞州的自動駕駛許可證數量達70個,排名第三。曾效力特斯拉的蘋果資深人士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重返蘋果,並於2019年在團隊中裁員190人。

2019年以來蘋果公司在汽車領域的專利大量獲批,專利覆蓋廣泛,包括自動導航、充電技術、CarPlay車載系統、車體結構優化、車內安全設施等多方面技術,同年蘋果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Drive.ai。

2020年WWDC上,汽車作為蘋果未來商業版圖的重要環節也開始佔據更多篇幅,會上介紹了電動車導航、CarPlay系統、手機鑰匙三大新功能。

造整車,還是做 Tier 1?

多年來,關於蘋果是在開發一款成熟的汽車,還是在為普通汽車開發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技術,一直沒有明確的說法。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造車的目標與Alphabet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子公司Waymo等競爭對手截然不同,Waymo已經製造出無人駕駛計程車,並嘗試提供無人駕駛叫車服務,但蘋果的目標是為消費者研發全車。

上述知情人士還表示,蘋果戰略的核心是一種新的、突破性的「Monocell」電池設計,通過取消容納電池材料的袋子和模塊,擴大電池中的單個電池來釋放電池組內部的空間。這種設計可以讓更活躍的材料被塞進電池裡,「徹底」降低電池成本,並增加車輛的續航裡程。蘋果還在研究磷酸鐵鋰電池,這種電池天生就不太可能過熱,因此比其他類型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知情人士在談到蘋果的電池技術時說:「這會將電池推到全新的水平,就像人們首次看到iPhone一樣。」

另一位知情人士說,蘋果汽車可能會配備多個雷射雷達傳感器,用於掃描不同的距離,幫助自動駕駛汽車獲得道路的三維視圖。其中有些傳感器可能來自蘋果內部開發的雷射雷達,該公司今年發布的iPhone 12 Pro和iPad Pro都配備了雷射雷達傳感器。此前曾有報導稱,蘋果與潛在的雷射雷達供應商進行了談判,但該公司也在研究製造自己的傳感器。

蘋果拒絕就其計劃或未來產品置評,《電子工程專輯》小編也對這則從供應鏈廠商傳出的消息持保留態度。

彭博社的Mark Gurman報導稱,蘋果公司機器學習和AI策略高級副總裁約翰·詹南德雷亞(John Giannandrea)剛剛接過了汽車項目的領導權, 負責監督蘋果在自動駕駛系統領域的持續工作,該系統最終或將用於蘋果自家的汽車。

約翰·賈南德裡亞

 

一般情況下,汽車製造商通常會提前數年宣布將推出全新車型,因此有一種可能是,蘋果將在2021年對外公布該項目,但是不會在明年正式發布車輛。《科創板日報》引用知情人士說法,蘋果汽車的真實計劃應該是在2024年投產,庫克到時候仍有望出任CEO。

不過,即使財力雄厚如蘋果,製造全車也存在艱巨的供應鏈挑戰,因為其從未製造過任何汽車。即便是特斯拉造車,也用了17年時間才最終實現持續盈利。

為了實現盈利,汽車合同製造商通常要求的製造數量也可能對蘋果構成挑戰,因為蘋果依然是汽車市場的新手。知情人士說:「為了找到合適的汽車組裝廠,蘋果可能每年需要生產10萬輛汽車,而且還會逐年增多。」

摩根史坦利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提到,蘋果一直將汽車與健康、支付等其他重要市場置於同樣位置,並預計蘋果今年將在研發上投入近190億美元,比五年前增加100多億美元。相比之下,整個汽車行業每年的研發支出總額為800億至1000億美元,可見蘋果決心不小。

據悉,蘋果近年來一直在申請各類汽車專利,已公布近70項汽車相關專利,包括車載系統、智能座艙、智能車身、自動駕駛等汽車智能化相關專利,甚至還有電動機、懸掛系統、燈光、車輛地板、車窗玻璃加熱、車輛導航、保險槓等方面,並且正在美國設立汽車組裝廠。

如果有一天蘋果汽車真的量產上市,一定會瞄著特斯拉新能源車市場來打,但要說該領域的高端市場,恐怕還要考慮保時捷、寶馬電動汽車這種品牌的溢價能力。神仙打架,中小新能源汽車企業就要遭殃了,不管你是傳統大廠合資企業,還是網紅新創,都將面臨另一個大敵。

網友熱議

對蘋果造車的消息,也有不少網友發表了看法:

@britboyj:如果蘋果要生產汽車,我們早就會知道更多細節了,在美國,打造機動車輛原型的要求很高,而且應用和進展都是公開的。因此,如果蘋果有汽車生產設施,早就有新聞了。

@larrylaffer:也許他們只是對來自其他汽車製造商的汽車貼牌銷售,但配備自己的軟體設備?汽車製造商們經常這麼做。

@cmaier:蘋果不會這麼做的。他們可能會購買底盤或動力系統,但他們不會對一輛整車貼牌。如果這個新聞是真的就好了,我的2013款特斯拉Model S開始有點問題了。

@ GLLO618 : 樣車到量產 一年肯定不行,就設備調試都夠嗆,尤其對一個從來沒有造過車的蘋果,這個車的實現形式估計可能並不是自己造,也不是找個純代工的。

@ 再見孫悟空199603 :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只能看看了。定位肯定比特斯拉還高,以蘋果的尿性。

@ 依然下午-茶 : 為了環保,買蘋果汽車不帶輪子,自己配。

@ 神仙怕因凡人怕果 : 這回腰子不夠用了

責編:Luffy Liu

本文綜合自經濟日報、新浪科技、科創板日報、網易科技、蓋世汽車、CNMO、AI財經社報導

相關焦點

  • 蘋果要造車了!首款Apple Car將於明年9月發布
    就在該消息曝出十天後,臺灣《經濟日報》又追蹤到,Apple Car將在2021年9月正式亮相,比之前預計的2023年提前兩年發布。 1 2010年收購車載雷射雷達3D繪圖初創公司3CTechnologies; 2013年,宣布IOS in the car計劃,2014年更名為Car Play車載系統; 2014年,啟動「泰坦」自動駕駛汽車項目; ……
  • 數碼「大咖」蘋果確定造汽車!明年9月發布,將是一臺怎樣的車?
    不只是蘋果,我們熟知的小米華為這些網際網路公司亦是如此。再來看看現在在國內很火的造車新勢力,小鵬的驅動電機來自精進電動,電池管理系統和電池來自寧德時代,底盤的調教團隊來自德國。在實際體驗了小鵬P7之後確實整合度和融合度確實還有完善的地方。唯一讓說哥感覺比較統一質感比較好的反而是特斯拉。
  • 蘋果汽車「Apple Car」明年9月發布?報告表示將於2024年生產
    最近一則蘋果汽車將要與2021年9月發布的消息被廣為關注,蘋果汽車「Apple Car」真的這麼快要來了?其實更多是博風捉影,蘋果造車是實錘,但視乎不會這麼快。而這則消息來源於一份可疑的報告。
  • 上汽R搶入5G,蔚來跟進雷射雷達,特斯拉去哪了?
    在蘋果宣布入局之後,目前未來汽車陣營已經相對比較明了了:大家都害怕它整出什麼么蛾子的蘋果汽車;納斯達克第一股特斯拉;在維持和轉型之間反覆橫跳的大眾豐田奔馳寶馬。最後還有中國的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以及以國家隊的創業品牌上汽R以及智己、廣汽埃安、東風嵐圖等等。
  • 智己汽車明年4月「開售」續航1000公裡,永不自燃,可配雷射雷達
    繼11月26日智己汽車首度亮相後,今天智己汽車再度在上海分享了對未來企業形態的探索,以及對未來智能出行生活的理解。發布會上,一品汽車了解到,旗下車型將採用最新技術電池,支持NEDC1000公裡的超長續航,特別是在智能化程度上將採用創新的電子電器架構,可實現視覺、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等感知系統的靈活配置。
  • 比特幣高點暴跌10% | 蘋果究竟什麼時候發布汽車? 時間表成謎
    蘋果究竟什麼時候發布汽車?時間表成謎  周一(12月21日),據路透社報導,蘋果公司正在推進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並計劃在2024年生產一款乘用車,其中可能包含蘋果自己突破性的電池技術。  蘋果早就推出「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意圖進軍汽車行業,自2014年開始從零開始設計自己的汽車以來,進展並不均衡。
  • 蘋果沒說謊:iPhone和火星車都在用雷射雷達
    iPhone 12 Pro | 蘋果官網在iPad Pro剛發布時,外界有很多不理解的聲音,大部分買了設備的人更是完全沒有在意過雷射雷達。iPhone 12 Pro雷射雷達介紹 | 蘋果官網你或許並不了解蘋果宣傳頁上的「應用於NASA火星登陸任務的技術」到底代表了什麼,但雷射雷達早就在各個領域大顯身手:既能測距、又能建模、甚至還可以測霧霾……搭載了雷射雷達的CALIPSO衛星 | NASA測距:可遠觀,亦可近玩雷射雷達(LiDAR
  • 蘋果電動汽車或於明年9月發布
    蘋果電動汽車或許要提前與消費者見面了。12月21日消息,據The Verge報導,關鍵供應鏈廠商透露稱,蘋果計劃在明年第三季度推出其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這比原計劃至少提前了兩年時間。和勤同樣在積極擴產,預計搬遷時間也是明年二季度。上述消息實屬行業意料之外。儘管2017年4月,蘋果便宣布獲得了加利福尼亞州DMV(車輛管理局)許可證,可以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車輛,並計劃使用三輛雷克薩斯RX450h SUV車型。但此前,包括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內的多名行業人士都曾表示,Apple Car將在2023年至2025年發布。
  • 蘋果電動汽車或於明年9月發布
    12月21日消息,據The Verge報導,關鍵供應鏈廠商透露稱,蘋果計劃在明年第三季度推出其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這比原計劃至少提前了兩年時間。目前,數十輛Apple Car原型車已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
  • 發布首款轎車與150kWh電池 蔚來NIO Day將於明年1月9日舉行
    近日,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秦力洪在100kWh電池分享會上透露,蔚來將在2021年1月9日舉行的NIO Day活動上發布旗下首款轎車、150kWh電池、NT2.0自動駕駛平臺以及第二代換電站。蔚來並未透露旗下首款轎車的相關信息。
  • 華為、小鵬爭相入局,雷達概念美股大漲, 雷射雷達成汽車行業下一...
    作者:時代財經 易揚 編輯:張澤車用雷射雷達正成為智能化汽車領域下一個熱點。12月22日,有外媒稱,美國雷射雷達製造商Ouster或將借殼上市,作為一家為自動駕駛汽車生產雷射雷達傳感器的科技企業,Ouster或將成為今年第五家上市的雷射雷達公司。
  • 蘋果9月中旬開始生產5G版iPhone 北京發布氫燃料汽車...
    《科創板日報》(上海,鄭嘉維)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蘋果將從9月中旬開始生產5G版iPhone;北京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三連板乾照光電:紫金15號、南燁實業於9月8日合計減持6%公司股份;華為新增一項車載充電機專利。
  • 路透:突破性電池技術!傳蘋果汽車2024年投產
    據推測,蘋果仍有可能決定將其努力範圍縮小到只開發自動駕駛系統,該系統將與傳統汽車製造商生產的汽車整合起來,而不是銷售蘋果品牌的汽車。兩名了解蘋果計劃的人士警告稱,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延遲可能會將蘋果汽車投產時間推遲到2025年或更晚。不過,蘋果已決定從外部合作夥伴那裡獲取支持,包括引入雷射雷達傳感器,它可以幫助自動駕駛汽車獲得道路的三維視圖。
  • 華為、小鵬爭相入局,雷達概念美股大漲,雷射雷達成汽車行業下一風口?
    作者:時代財經 易揚 編輯:張澤車用雷射雷達正成為智能化汽車領域下一個熱點。12月22日,有外媒稱,美國雷射雷達製造商Ouster或將借殼上市,作為一家為自動駕駛汽車生產雷射雷達傳感器的科技企業,Ouster或將成為今年第五家上市的雷射雷達公司。
  • MIT挑戰晶片上實現雷射雷達
    其實早在 2016 年 8 月,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聯合 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將雷射雷達傳感器封裝到單晶片上,尺寸僅 0.5 毫米 × 6 毫米(下圖是雷射雷達和一枚十美分硬幣的對比圖)。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2021年應當是自動駕駛進入大眾生活的元年。汽車制動駕駛離不開雷射雷達,雖然Musk說不用雷射雷達,那是因為雷射雷達貴,如果雷射雷達能夠達到1000美元或是500美元,我相信會Musk也會用雷射雷達的。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2021年應當是自動駕駛進入大眾生活的元年。汽車制動駕駛離不開雷射雷達,雖然Musk說不用雷射雷達,那是因為雷射雷達貴,如果雷射雷達能夠達到1000美元或是500美元,我相信會Musk也會用雷射雷達的。除了Musk之外,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都在測試雷射雷達。
  • 蘋果造車讓製造雷達傳感器的公司高潮
    Alphabet 旗下的 Waymo 和通用汽車 (GM) 的 Cruise 等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在其自動駕駛系統中大量使用了雷射雷達。據報導,蘋果公司已經決定在其自動駕駛系統的部分領域使用外部合作夥伴,包括雷射雷達傳感器。
  • 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生產 通用汽車收購雷射雷達公司Strobe
    據外媒報導,通用汽車宣布收購雷射雷達公司Strobe,藉此來促進自動駕駛汽車生產並將雷射雷達的成本削減99%。   通用旗下Cruise Automation自動駕駛公司CEO Kyle Vogt 星期一在Medium網站發布的公告當中指出:「隨著自動駕駛汽車成本的降低,通用
  • 蘋果汽車要來了?傳Apple Car明年9月發布,供應商已「爆單」
    來源:國際金融報傳了多年的蘋果汽車真的要來了?12月21日,據媒體報導,有不願透露身份的供應鏈廠商高管透露,傳言已久的蘋果電動汽車Apple Car將提前至少兩年發布。據稱,該車有望於2021年第三季度發布,具體時間可能是在9月份,而這是蘋果每年秋季新品發布會召開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