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當中我們說到了一具無頭女屍,通過調查美甲店發現美甲店的說法不一,警方只能根據他們提供的線索一次次地去調查,又一次次地否定,最後當得知鄭州有家店做這種美甲後,周口警方立即派人趕赴鄭州。
「我們立即派人趕到鄭州去調查走訪,像她這種美甲究竟是屬於高檔次的還是中檔次還是低檔次,我們都不清楚,但經過他們這個工作人員的認定,最後認定為就是縣城一級的美甲店做的,屬於低檔次。」
6月9日凌晨一點,偵查員從鄭州返回周口後,此刻市公安局的會議室裡依然燈火通明,專案組匯集各路偵查員召開案情分析會。
「他們的老闆反映做這個美甲的各種層次的人都有,並不光是小孩,各縣都有這種行業。」
「第一,成立專案指揮部,我(河南省周口市公安局局長許大剛)任指揮長。」
案情分析會上大家集思廣益,最後決定發動群眾參與破案,警方連夜印刷了5000份懸賞通告,將被害人的美甲和飾品用照片登在《懸賞通告》的明顯位置上,要求全市居民提供線索。
6月9日上午8點,一大早周口所屬各縣市的市民在街頭巷尾的顯著位置看到了這份《懸賞通告》,然而整整一個白天即將過去還是沒有有價值的線索。
下午5時,警方決定擴大宣傳範圍,市公安局局長許大剛在當地電視臺用電視講話的方式向周口市民徵求「6.8」無頭案的線索。
「為儘快破案打擊犯罪,請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人民群眾以及知情者積極向公安機關提供線索和情況,特別是近期失蹤的符合上述條件特徵的女性,在這裡我也正告那些膽敢以身試法的犯罪分子,只有投案自首才能取得寬大處理。」
與此同時,警方把偵查範圍也擴大到全市的八縣一區,要求各公安部門群策群力,大家集思廣益合力攻堅,這種廣泛地拉網式的調查方式很快收到效果,各小組匯報了6月9日,也就是案發第二天的走訪調查情況。
「為了比對一下,我專門認她給我手上做了一下,確實人家不到兩分鐘畫出來了,比這上面細緻的很,再一個長鏈子,他們都說這不是項鍊,可能是服裝上面戴的。」
6月10日,案件的調查進入第三天,尋找屍源的工作在周口大面積展開,作為案發地的沙北分局,局長孟慶嶺根據頭天晚上的會議精神剛剛布置完工作,突然接到弟弟從老家打來的電話,說母親突發腦溢血讓他回家一趟。
「我是得到這個消息後,當時就責令他立即回家,但是慶嶺同志因為這個案件發生在沙北,他說案件不破我沒法回去,我作為一個沙北分局的局長,我想這個豪言壯語不說多了,就是一種警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是一種警察的榮譽。「
6月10日下午,太康縣公安局根據指揮部的要求,對權限工藝品店、美甲店認真地進行地毯式的排查,城關派出所民警在排查期間發現一個重要線索。
「把手指甲的照片拿給美甲店的店員一看,當時她就說這個是我做的,特別是這個圖案我印象很深,她就不否認這個事,給我們積極配合。」
美甲店的工作人員說,她在太康縣城經常見到被害的這個女孩,年齡大概在20歲左右,穿著很時尚,大概是在5天前,被害人到她的店裡做過美甲,當時店裡有供客人做美甲時選擇的圖案,但是她沒有選,是讓工作人員隨意給她畫上的。
「當時她回憶,這個女孩身高有1米59左右,不到1米60,屬於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皮膚較白,並且頭髮染的是棕紅色,她提供的特徵跟我們現場發現的這具屍體,特別會腳趾甲、手指甲以及手上戴的戒指、手鐲都非常的吻合。」
但是,做美甲的工作人員並不認識被害人,對被害人的姓名和住址也一無所知,辦案民警耐心地啟發著她。
6月10日下午,經過耐心的工作,這位工作人員終於想起了一個細節,被害人與附近一家名叫煩惱絲的理髮店老闆好像比較熟悉,辦案民警立刻前往煩惱絲理髮店。
「一開始這個理髮店的老闆有些恐懼、有些害怕,怕找一些麻煩,儘量地迴避,通過我們做工作,後來他承認了跟死者生前來往比較頻繁,並且又提供了她的姓名和一些通訊、聯絡方式。」
辦案民警根據理髮店老闆提供的線索,經過進一步核實確定被害人藍某,太康縣人,2004年7月畢業於周口市衛校,目前待業在家,太康縣警方立刻將這一消息匯報到指揮部。
那麼藍某究竟是為何會被害呢?是何人下的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