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上的朋友圈兒,人們都在分享談論著中美女主播「隔空激辯」這樣一個話題。
5月30日早8:25(美東時間29日晚8:25)CGTN女主播劉欣於應約與FOX商業頻道女主播翠西·裡根(Trish Regan)就中美貿易等相關話題進行了一場公開辯論。雙方的辯論引發廣泛關注。
據央視新聞報導,劉欣在CGTN北京主演播室通過衛星連線的方式,在翠西·裡根的《黃金時間》節目裡出現。這是中國主播與美國主播首次正面交鋒。有外媒報導稱,這場辯論是電視史上的偉大奇觀。雙方辯論的話題,涉及公平貿易、智慧財產權、華為、關稅、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以及美方所謂的「國家資本主義」等,對話長達16分鐘。從社交平臺的網民反饋看,翠西一改昔日的做派,始終沒有「發怒」,而劉欣大氣嚴謹、睿智平和,對答如流。
今天,「教育那些事兒」就來帶大家看看女主播劉欣的教育之路,而這些將英語學到頂尖水平的方法和歷程在本質上是相通的。
劉欣小檔案:
劉欣,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97屆畢業生。1995年獲得第一屆中國日報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冠軍。1996年代表中國第一次參加ESU(世界英語聯合會)舉辦的世界英語演講比賽,獲全場總冠軍。1997年畢業後進入CCTV國際頻道工作,擔任中、英節目主持人。2011年起任中央電視臺駐瑞士日內瓦首席記者。
父母不懂英文 姐姐「榜樣」引導
上個世紀70年代,劉欣出生於在江蘇鎮江。她的父母共養育了三個女兒,劉欣最小。
從媒體報導資料看,劉欣父親是鐵路安全工程師,學過俄語,不懂英語;母親則在一家造紙廠當了一輩子的質檢員。
值得一提的事,劉欣的兩個姐姐都是「英語學霸」。大姐劉瑾如今早已移居加拿大;二姐劉佳除了精通英語以外,還自學過日語,法語和德語,後在外企打拼。
姐姐們良好的榜樣作用與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對劉欣的成長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劉欣回憶,從小就對英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姐姐們學習的時候,她就跟在後面咿咿呀呀地學語,還跟著姐姐們一起看當時唯一一檔英語教學節目——中央電視臺播出的Follow Me(跟我學)。
中央電視臺播出的Follow Me英語學習節目
首個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冠軍
1993年,即將高中畢業的劉欣毅然放棄了保送復旦大學中文系的機會,選擇了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
劉欣在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圖書館
那時,老師們真的會在每堂課上從音標開始,仔細檢閱每個人的發音。課堂之外,她還樂於排練戲劇、唱英文歌。
1995年,第一屆中國日報「21世紀杯」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中,劉欣獲得冠軍。
1995年,劉欣獲得首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冠軍領獎照片(圖片來自劉欣的微博)
隨後,在倫敦舉辦的世界英語演講比賽中,劉欣憑藉出色的表現成為再次獲得冠軍,首位獲得國際英語演講比賽冠軍的中國人。
1997年,劉欣先是進入了央視國際頻道工作,在編譯、記者和主播多個崗位上鍛鍊,隨後開始在重大場合擔任主持。
從履歷上來看,她主持過2001年的歡慶申奧成功直播晚會、2002年的長江三峽導流明渠截流、2005年的澳門回歸5周年紀念。
2009年歐巴馬訪華,也是她一個人用中英雙語主持了當時的兩國領導人的晚宴。
忙碌之餘,她還專程跑到法國去修讀了法語。後來又自學了土耳其語。
2011年,劉欣前往日內瓦成為一名駐外記者,依舊不改勤懇敬業的本色。
新聞第一線的劉欣
在駐外採訪的5年世界裡,劉欣把世界帶到了中國面前,緊接著,她回國打造新節目《欣視點》,著眼於把中國講給世界聽。
劉欣在2015年達沃斯經濟論壇上專訪姚晨
英語學習科學方法論:勤奮背誦、不斷糾音
劉欣的學習經歷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絕佳的範本!
根據劉欣本人CCTV博客,劉欣對於自己勤奮背誦、模仿材料等進行了回憶。
劉欣中學時期的母校
劉欣在鎮江第一中學路過了六年,她只有一次英語考試成績低於90分。老師從不要求她死記硬背課文之時,她會主動將每一篇英文課文熟讀成頌。劉欣幾乎背下了中學六年學過的所有英語課文。
當時,劉欣並沒有意識到背課文會有多大的用處,回想起來才發現,自己在無意間找到了一個事半功倍的捷徑。
就這樣,背誦課文的同時,單詞的發音得到了練習,單詞的拼寫得到了鞏固,句子的結構,動詞變位還有語法時態等,都得到反覆的錘打,直到被完整地印在腦海中。
就拿劉欣的學習經歷為例,在1987年到1993年那個時候,沒有多少音像資料可選,也沒有什麼外語廣播電視節目,只有電視上每周日播放的一部海外原版電影。
當時的劉欣,總是在父母都睡了之後,一個人守在電視機前,用報紙把屏幕下方的中文字幕貼上,為了不吵醒家人,還只能把音量開得低低的,站在電視機跟前仔細聽每一句話,聽不太懂也會一直看完。
當時,劉欣有幸得到了一盤叫「影子的房間」的英文老歌磁帶,是誰唱的已經記不得了,但劉欣在家裡的錄音機上,把這盤磁帶聽了無數遍,一直聽到可以把所有的歌背誦出來。
所有向劉欣請教英語學習的人,都會得到同樣的「治療」過程,語音是口語的基礎,沒有一個好的基礎,其他免談。劉欣建議:語法和單詞量可以速成,但是語音和語調卻急不來,因為語音的正確與否需要你的嘴部肌肉和舌頭去適應一套全新的運動方式,功夫不到就是不行。
練習語音也是這樣,每一個音標先得都清楚了,完全變成自己的東西之後,才能發現更細微的細節和差別。
整個過程有一點像人耳對於音樂的感知過程,你必須多聽,仔細聽,才能逐漸聽出不同的音樂之間的不同韻味。
劉欣學英語感言:
我最近在看甄立夫的一本《科學練聲》,他引用了託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開篇的第一句話叫做「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所以他說練聲是「正確的方法家家相似,錯誤的方法各有不同」。
每個將英語學到頂尖水平的方法和歷程真的本質是相通的,但反之我國有太多的人曾經在英語學習路上努力過,奮戰過,但最後還是放棄了,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故事。
我在這也希望各個依然在英語路上前行的朋友們,無論如何不要放棄,同時多思考學習英語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自己的方法,時間,環境,基礎,理念,態度是什麼,和頂尖水平的人相比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如何創造性地借鑑別人的經驗,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英語徵服之路。
來源:教育那些事兒綜合修改自精英說、INSIGHT視界、劉欣本人的CCTV博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