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擇為官之道,必然慎思篤行

2020-12-17 東方網

  近日,中共上海市委正式公布並實施《關於進一步規範本市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的規定(試行)》。《規定》對什麼樣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經商辦企業,對哪些行為是經商辦企業,都作出了明確的界定。人生的道路在於選擇。選擇了做一名百姓官,就不能經商發財;選擇了為民,就不要以權謀私;選擇了奉公,就不要觸碰底線。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領導幹部更應帶頭行動、帶頭表率,帶頭示範。

  選擇當官,就不要經商發財。當官和發財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不相為謀。一人當官、全家發財,既嚴重傷害了人民群眾的感情,也嚴重影響黨的形象和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的形象。領導幹部不論在什麼崗位,其權利都是人民賦予的,其權利都是應當為人民所行使的。當官在位,就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選擇為人民謀福祉,就不要公權私用、以權謀私。黨的領導幹部應該是人民的公僕,要為百姓執好政、掌好權,為群眾真正謀利益。少部分領導幹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掛在嘴上,實際上卻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多地為自己、為家人服務,既毀壞了領導幹部的形象,也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威信和形象。當官在位,就是要始終不變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堅定立場,堅信群眾是社會發展的真正英雄。

  選擇克己奉公,就不要違反規定、觸碰底線。自古以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從選擇當官為民的那一天起,就要始終做到克己奉公、執政為民。現今,上海已經對領導幹部子女經商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從制度上防範領導幹部家屬經商辦企業,搞一家兩制,防止了利益輸送,以權謀私。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一方面自己絕不在工作中謀取私利,另一方面不能縱容家屬經商辦企業、搞一家兩制的問題。倘若領導幹部無法「齊家」,那麼群眾如何相信他們能「治國平天下」呢?

  道不同,不相為謀。黨的領導幹部要慎思篤行,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對每一道選擇題。領導幹部在做每一道選擇題的時候,要始終不忘自己走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道路,始終不忘自己是人民的父母官。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語出《禮記·中庸》。
  •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禮記·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欲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
  • 解讀王陽明傳習錄117: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辨既明矣,思既慎矣,問既審矣,學既能矣,又從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謂篤行。非謂學問思辨之後,而始措之於行也。是故以求能其事而言謂之學,以求解其惑而言謂之問,以求通其說而言謂之思,以求精其察而言謂之辨,以求履其實而言謂之行。蓋析其功而言則有五,合其事而言則一而已。此區區心理合一之體,知行並進之功,所以異於後世之說者,正在於是。
  • 中庸之道: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書中許多名句流傳至今,仍被廣泛使用,像「君子慎獨」,「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半途而廢」,「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等。其中「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也是中山大學校訓並為國父孫中山先生手書。
  • 紅色微電|校訓: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1924年11月11日,在作為中山大學前身的國立廣東大學成立典禮上,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十字訓詞。十字訓詞語出儒家經典《禮•中庸》,要求學子按「至誠」之本性修身,透過學、問、思、辨、行養成君子品格。
  • 慎思篤行 務實重效
    為全面總結公司和各單位一年來的工作成就和經驗,了解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制約因素,謀劃新的發展。2015年伊始,公司以「回頭、抬頭、慎思、計劃」為主題,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和各單位負責人進行了深刻思考,目的是總結髮展經驗、分析研究問題,理清發展思路,切實推動工作。
  • 成功三部曲:慎思、明辨、篤行
    世事難料,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知撞了多少次南牆,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再戰。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因為我們知道,選擇了遠方的夢想,就註定了一世的孤獨。可是,多少人倒在黎明到來之前的路途上,化為烏有。《中庸》有言: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慎思,認真思考,做事要思前顧後,從大局出發,謀篇布局,細節入手。明辨,明辨是非,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可以做什麼,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做別人心目中的自己。
  • 組工幹部要堅持: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中庸》子思十九章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古代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著眼於新時期組工幹部隊伍建設,加快「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組工文化的內涵所在,更是加強組工幹部自身建設的客觀要求。  博學是根基。
  • 中山大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中山大學校訓為孫中山先生於1924 年11月11日在國立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時親筆題寫。校訓詞為「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訓詞原文出自儒家經書《禮·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誠」之本性,只要按「至誠」之本性從事修身,透過學、問、思、辨、行五個環節,便可以把自己修養成「君子」。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慎思篤行,不負時代
    他對青年一代百年來以民族興亡為己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讚揚。站在新的歷史時期,他對新一代青年人又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作為青年人,我們應當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將信仰付諸於行動,將夢想付諸於實踐。不負這個時代,以青春的最好姿態,扛起責任與擔當,這需要我們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慎思之,是不斷反省,修正自我。
  • 他,慎思、篤行、堅毅!「茂名港,就是夢起航的地方」
    三年多時間以來,在集團「慎思、篤行、堅毅」企業文化的感召下,他始終以工匠精神為指引,穩紮穩打,謙虛好學,磨鍊凝神聚力、精益求精的職業品質;紮根基層,刻苦鑽研,攻克了許多危險化學品儲運技術難題,為集團安全生產作出突出貢獻。南海之濱,心之所向,夢之所航2017年秋天,學習海洋油氣專業,憧憬著在「三桶油」一展所長的孫星,早早收到了錄取意向。
  • 高利勝:慎思篤行誠信執業
    他畢業於鄭州大學,5年執業經歷,現為河南尊嚴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高律師法學理論功底深厚,訴訟技能嫻熟,精於婚姻家庭、債權債務、房地產糾紛、民商事等案件的代理與複雜、疑難刑事案件的辯護。
  • 華工啟用新校徽校訓「博學慎思 明辨篤行」
    據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華南理工大學校徽確定為「以藍底色為主基調、內置華南理工大學英文縮寫字母『SCUT』的六角形圖案」,校訓確定為「團結、勤奮、求實、創新」。但該校徽圖案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中文,人們很難知道這是華工校徽。而校訓,則竟有66個學校的校訓與之完全相同。  華南理工大學新校徽為圓形輪廓,以藍色為主基調,藍白相間,中英文對照清晰。
  • 中山大學堅守九十年不變的校訓: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資料圖片  1924年,孫中山先生為培養嶄新的人才,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其中文學堂為國立廣東大學,也就是中山大學的前身而「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的十字校訓,正是孫中山於1924年11月11日在國立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時親筆提寫的。  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邱捷表示:「博學,就是要學生廣泛地吸收中西文化的學問;審問、慎思、明辨,是要求學生多思考;篤行,是不能光停留在理論層面,還要實行。」這十字校訓,是孫中山摘錄儒家經典《禮記·中庸》中的名句。
  •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話出自《中庸》,我非常喜歡。明代王陽明說知行合一,其實可以上溯到比他還早近2000年的中國古人。
  • 轉載丨中山大學校訓: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校訓】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校訓解讀】    1924年11月11日,在作為中山大學前身的國立廣東大學成立典禮上,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十字訓詞,是為中山大學校訓之由來。
  • 學問通達的五個步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如果人的誠懇之心像天地一樣的開闊,一個境界就可以造福無數百姓。以前很喜歡一句話,一個人不必行走在高原大漠,但內心一定要海闊天空。那麼怎樣做到這個誠的境界?「誠之者,人之道也。」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思考,不斷地領悟生命的道。做到誠,這是人應有的境界。我們的身心,由人道而到天道,所謂天人合一,「誠」就是方法,怎麼做到誠,不要問別人,問自己的心。
  • 青年畫家段成林——慎思篤行,勿忘初心
    慎思篤行,勿忘初心為此,恩師黃克光先生賜字「三蟲」是也,痴者為蟲嘛,而「文脊山人」這字號,也正是源於對傳統文化的渴望和敬畏始終用之。歷覽山水畫史,凡是具有重要成就與影響的畫家,都非常注重自身的綜合修養與人格、人品及審美情感的深入培養與修煉。歷代山水大家的藝術創作實踐告訴我們,山水畫藝術並不是一門單純的繪畫藝術,並不僅僅單純依靠一定的技巧表達個體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 [視頻]【校訓是什麼】中山大學: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90年前,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了它,並立下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五個詞、十個字,從知識開始,以行動結束,時刻警醒著後來者:振興中華,要將一切化為行動。  紅磚綠瓦的小禮堂,是中山大學的標誌性建築。90年前,為培養嶄新的人才,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武學堂是黃埔軍校,文學堂是國立廣東大學,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大學。
  • 徐松南:青年幹部要堅持勤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徐松南對赴美學習的學員堅持勤奮學習的精神表示充分肯定,並以《中庸》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一句名言勉勵青年幹部。徐松南寄語青年幹部要繼續保持勤學精神,堅持「博學」、「審問」,在學習方面成為榜樣,努力做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組織者、促進者和實踐者;要努力增強黨性修養,堅持「慎思」、「明辨」,不斷進行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堅持「篤行」,要學會運用知識,努力形成正確的思路方向、培養堅定的意志、履行好應承擔的職責,在提高執政能力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