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教育,就是要為人民服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優質公平的教育,讓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讓他們都能夠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歷史機遇下,深圳教育正朝著「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的目標邁進,打造民生幸福標杆。深圳市福田區新洲中學創辦於1995年,是深圳市福田區一所全日制公辦初級中學,多年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思想,行走在幸福教育路上,不斷煥發出了新的生命活力。
追求幸福教育,
使師生的人生豐盈蓬勃
新洲中學,1995年創辦,是一所公辦全日制初級中學。自建校以來,五任校長不斷探索,引領學校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內涵豐富的辦學思想體系,並被全體師生員工和家長所認可。2016年8月,張新燕就任新洲中學校長,她在學校原有文化積澱的基礎上,提出以「幸福教育」為辦學追求,打造「善文化」教育生態,為師生創造美好的家園。
張新燕說,教育不僅是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同時更應該為人的發展服務。「要通過教育,培養幸福完整的人,讓他們不僅僅有認識幸福、感悟幸福的體驗,更要有追求幸福的能力和創造幸福的智慧。」張新燕始終認為,學生是教育教學的第一位,學校需要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同時要讓學校成為教師的幸福家園,成為青年教師成長的搖籃。
學生的幸福來自自主發展和高效的課堂,教師的幸福來自專業發展和輕鬆愉悅的講壇。對此,新洲中學立足校情,創設願景,凝聚共識,確立共同價值追求,以九大教育生態建設即思想生態、教學生態、德育生態、學生生態、教師生態、管理生態、人文生態、文明生態和環境生態建設為抓手,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新洲中學的辦學理念,既是對學生做人、做事、學習等各方面可持續發展的展望,又是對學生美好人生的祝福和期許,讓新洲學子們立德勵志,完善自我,成就幸福人生。
建構多元課程,
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經過實踐與探索,新洲中學堅持全面育人的理念,把課程建設看成是豐富教育內涵,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舉措。依據「幸福教育」的辦學思想,學校結合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發展需要,構建了基礎普及課程、興趣選修課程、天賦特長課程的三級課程體系,其中每一類課程又有相應的課程科目。新洲中學副校長吳磊提到,教學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除了打造學習共同體之外,還要「聚焦課堂」,把教學工作,立足於課堂之上,落實在課堂之上。
在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開齊規定課程的同時,學校充分考慮學生個性需求,立足校內,依託社區,充分整合校內外課程資源,開設了無線電測向、智慧機器人、足球、定向越野、棋牌、形體、戲劇、三D列印、創意木工等37門校本課程,其中25門課程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興趣和需要自主選擇,自主選課學生達到74.8%。學校的戲劇課程堅持八年之久,連續五年獲得福田區戲劇節金獎;無線電測向課程榮獲深圳市優秀社團稱號;學校合唱隊連續多年獲得深圳市中小學生合唱節一等獎,並代表深圳市參加廣東省合唱演出。
課堂教學是落實幸福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努力構建「高效快樂課堂」。在教學中強調合作學習,採用問題先導、任務驅動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校以新備課模式的構建為載體,促進教學方式的改變,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辨析,在對知識探索的過程中去求證知識的結果。在課程建設中,學校始終關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品德、人格的養成與提升,將德育課程、文化課程、活動課程、實踐課程相互融合,實施全課程育人,全員育人,人人皆課程,全方位地塑造著學生的品行、修養和人格。
此外,新洲中學副校長黃順林介紹,學校已建立全方位德育工作格局,當學生正式成為新洲中學學生一員時,就會領取到《新洲中學校園文明手冊》,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校還組織開展愛國教育、文明教育、感恩教育、孝心教育等,培養學生的愛心、同理心,也培養了學生多項社會能力。
創新管理機制,
喚醒教師團隊的新活力
學生的培養、教育離不開教師團隊的專業和強大。新洲中學一直以來積極致力於教師生態建設,以文化喚醒教師團隊的新活力,激活人心,激活教師隊伍。進一步優化教師評價機制,倡導幸福發展,為教師搭建了成長平臺。不斷加強青藍結對工程、「新舟青年教師成長聯盟」等工作,加強學科帶頭人與骨幹教師的領雁效應、青藍工程的傳承效應,增強教師的組織歸屬感、職業成就感,為新洲教師的發展帶來持續的驅動力。
張新燕表示,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未來,學校一直指導青年教師做好發展規劃,幫助青年教師把握正確的方向,穩定職業取向,縮短職業適應期,讓青年教師儘快成長為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富有現代教育意識的成熟型、骨幹型教師。在學校的倡導下,青年教師儘可能利用學校提供的發展機會和平臺,如「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學科梯隊建設計劃」、「教師基本功大賽」、「教壇新秀評比」、「微課比賽」、「教師讀書沙龍」等,提升自己,發展自己,融進新洲教育生態,為新洲教師的發展帶來新鮮活力。
同時,學校創新教職工考核評價機制,完善了各項制度,有效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熱情,推動教師的持續發展。學校敢於打破既往職稱調檔論資排隊的普遍性傳統辦法,實行與業績掛鈎的新辦法,對評聘實施辦法分「育人工作」、「課程教學」、「教育科研」、「示範引領」多種類別,關注教師個人和教師團隊在教育、教學、科研、服務、學校建設等多方面作出的貢獻,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較為全面的量化評價。教師發展評價的創新具有良好的導向性,科學完善的發展評價機制有效調動了教師積極性,促進了教師的全員發展與全面發展。
幸福,是人的終極價值和人類的共同追求。近些年來,新洲中學把學校教育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當中,努力提升教育品質,給出新洲方案,努力讓教育教學活動傳遞正能量,學校致力於打造生態、文化立校,實現幸福教育的工作,是踐行教育國際化,推進學有優教,打造「民生幸福標杆」的生動探索,成為深圳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張閃亮的名片。
統籌:蔡宇晴 文/圖:蔡宇晴
製版:陳欣 劉豔蘭 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