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娛樂圈真熱鬧,從羅志祥的時間管理達人到潘瑋柏的女朋友,真是「瓜田李下」吃瓜吃到撐,儘管如此熱鬧,但眼尖的網友依然能扒到常人看不見的隱秘的角落!2周前,哈士奇不讓老婆復出的傳言就沒斷過。
知道我說的是誰嗎?是號稱娛樂圈最甜蜜的明星夫妻——張若昀和唐藝昕這一對!
今年5月份,唐藝昕產下兩人愛情的結晶,二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張若昀和唐藝昕的生活也是圓滿至極。不過對於唐藝昕這樣的小花來說,結婚生子似乎也是她事業發展的阻力之一,唐藝昕何時復出也成了粉絲們最關心的事情。
娛樂圈花旦層不出窮,女演員花期又短,唐藝昕不及時復出的話資源也會被其他小花瓜分殆盡。7月14日,有網友專門發帖感嘆「唐藝昕已經快一年沒有拍戲了」。
經該網友這麼一提醒,其他網友才發現唐藝昕婚後的生活重心移向了家庭,唯一拍的一部劇還是去年搭檔張一山的《鹿鼎記》,其後再沒有進組拍戲的消息傳出,如今唐藝昕產後復出受阻,而張若昀的資源卻一部接著一部,怪不得該網友氣憤不已為唐藝昕打抱不平。
是不是有種熟悉的趕腳?是了,跟最近熱播的《三十而已》撞劇本了。顧佳在給兒子找育兒師,渣男許直接開口說她不管兒子,「你在家帶孩子不行嗎?為什麼要找育兒師?」顧佳回懟「這不是性別歧視麼?女人就應該為了孩子放棄事業在家,那男人在外面打拼事業,難道對錯過兒子的成長沒有半點愧疚麼?「
在當代,無論你如何宣揚男女平等,但生孩子對女性來講,不僅是身份的轉變,也是職場的分叉口。是在家全職帶孩子,還是去職場打拼,將成就不同的結果。
小S在節目裡說勞累工作一天回家,看到孩子在哭,保姆也哄不好,自己又花了兩個小時哄孩子睡覺,孩子睡著那一刻,她自己躲在廁所裡哭。
你看其他女明星像應採兒、馬伊琍、姚晨,全都是生完孩子就開始退居二線了,基本商演活動也不接了。因為她們要開始面對女人一生中最大的工作:做一個媽媽。
《生門》的導演陳為軍說:「都說生育是兩個人的事,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實不是。真正面對一切的,是女人。」
女性生完孩子後一定會面臨到底是要辭職當「全職媽媽」,還是休完產假以後回去上班,當一個「職場媽媽」。這個問題不會隨著孩子的降生消失,有的人雖然當時已經做出選擇,但還是會對自己的決定產生懷疑。
絕大多數女人,都會選擇成為母親,女人懷孕以後,就開始受到各種影響,也難免要做出一些犧牲。為了照顧孩子,有的女人放棄了晉升機會,也有女人放棄喜歡的公司和工作,甚至放棄自己蒸蒸日上的職業生涯,回家專職帶孩子。
隔壁辦公室剛休完產假回來上班的陳大姐午飯的時候跟大家吐槽:婆婆跟老公非讓她辭職回家帶娃,給的原因是反正她每個月也掙不了什麼大錢。而根據智聯招聘《2019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生孩子對媽媽事業的影響幾乎是重擊式的:
當然,對於選擇成為「全職媽媽」的女性,我內心充滿了尊敬,但不能忽視的的一個現象是因為結婚、生育而離開職場的女性在多年後重新回去工作都是因為經濟原因。身為家庭主婦的她們沒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生活困頓,對生活各種不滿,對未來充滿了不安。
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中,全職媽媽金智英一直很辛苦,難得一天有點閒暇,帶著孩子外出遛彎,走累了買了一杯咖啡在椅子上坐坐休息。不料卻遭到一群上班族的嘲諷:「喝著老公賺錢買的咖啡,到處閒晃,真是媽蟲。」
聽到這些話的金智英,慌不擇路逃離那些人的視線,回到家大哭一場......
曾經看過一個媽媽的自述:當了媽之後,最大的挑戰並不是照顧孩子,而是人人都會嫌棄你,包括你自己。
在單身時代你可以任意選擇工作方式,你可能通過工作積累了這樣那樣的經驗,但是身為媽媽的你一旦辭職,告別了自己的工作,日後想要回歸從前工作的職位是非常困難的。
「要知道每個女人都曾想過當個家庭主婦,看書澆花曬太陽,帶著娃悠閒散步。」可現實情況是,大部分女人做了家庭主婦以後,面對自己的,就是一地雞毛的生活。
據統計顯示,在日本,半數以上的女性都希望自己在孩子3歲以前能夠做家庭主婦,隨著孩子的成長可以做一些短時間的工作或者能夠在家裡進行的工作,等到孩子上中學後有了自己的自由時間時再正式出來工作。
但是實際上,大部分女性在重新回歸社會尋找工作時,都不會被僱用為正式職員,而是只能做一些兼職工作,還有不少女性甚至無法再找到工作。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也能聽到不少女性在後悔,如果當時不辭職繼續工作就好了。
把目光再拉長,到退休後需要依靠養老金過日子的時候,就能再清楚不過地感受到不同收入所帶來的差距了。選擇繼續工作的人和選擇不工作的人之間的差距經過10年以後會拉得越來越大。
無論是世界上哪個國家的母親,為了孩子而放緩工作節奏是理所當然的,但卻沒有為了生孩子而辭職的概念。在東南亞還有很多女性為了即將出生的孩子而更加努力的情況。
也正因如此,在這些國家裡,25歲到30歲間處於生育期的女性勞動人口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出現了像發達國家那樣的以女性工作來提高家庭經濟水平,進而提高新生兒出生率的傾向。
道理很簡單,當工作與家庭無法兩全時,雖然選擇成為家庭主婦也許會面對比較低的壓力和風險(甚至可以說部分女性就是想因此偷懶),但是如果因此而無法再走入社會重新工作,更大的壓力和風險將會不期而至。這一點,我想每一位女性都有必要提前想清楚。
你可以因為產後修復而暫時不去工作,但一定要記住時刻為自己充電,為找到下一份工作做好準備。
楊冪曾說:「家庭不應該成為束縛,它可以給你歸屬感,更應該是給你動力,讓你去做更好的自己。」她相信女兒小糯米長大後,不希望媽媽是個碌碌無為的人。為什麼媽媽一定要犧牲事業在家帶孩子?定義好媽媽的標準又是什麼?
看到這,也許你會說很難。世上有多少個楊冪,又有多少個顧佳?!從全職媽媽到全能媽媽到底有多難?!那大概是獨身一人向整個社會抗衡的那種難度吧。
根據《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佔比58.6%,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更多集中在低線城市)。
《北京青年》有句話說得很中肯:「如果我們女人,想要獲得他們男人同樣的成功,就得付出雙倍的努力,同時還得兼顧家庭,否則就要遭到社會的譴責。」
是的,《未生》裡就也有一句臺詞:「職場媽媽就是罪人,在家對婆婆對孩子是罪人,在公司對老闆是罪人。」
在《奇葩大會》上,女強人劉楠就說,她和5位男性CEO一起被採訪,男性CEO被問到的問題,都是關於用戶,關於利潤的,而她被問到的,就是:你是怎麼平衡工作和生活的?
這個社會對男人的要求是只需要管好自己,而對女人的要求就是兼顧事業和家庭。
而儘管你犧牲了自己,讓生活和工作看起來平衡,你能獲得的,只不過是一個「合格媽媽」的稱號,沒有認可、讚美、驕傲,只不過可能少了一點點批判的聲音而已。
但,如此艱難的程度我為什麼依然勸你要給自己充電?就像梁羽生說的,少女情懷總是詩,中年心事濃如酒。每一個媽媽,都曾是年輕靚麗的姑娘,有著美好憧憬的未來。
然而每一個已經為人母的女人,卻總是很難被別人理解。曾經無比嚮往的愛情和婚姻,等到結婚後才發現,原來七彩泡泡破滅之後的樣子,是四面楚歌。不要等到被生活打個措手不及的時候才來後悔當初不該如此。
根據《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爸爸們非常自信地認為「自己的陪伴是高質量陪伴」,而在媽媽們眼裡,爸爸們更多的是在「寶媽忙不過來的時候搭把手」。也許聽起來很心酸,但這就是現實!
豆瓣8.6分的《坡道上的家》中,女審判員松下,與丈夫婚前約好互相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可是等孩子出生後,丈夫才說出了真相,「不這樣的話,你不生孩子。」
一邊要承受男權社會的結構性創傷,一邊要提防最親密的人的狡猾不作為,當媽真的太難了。放眼全世界,整體上依然是一個對女性還遠不夠友好的社會。
凱特·布蘭切特在頒獎禮上主動呼籲女性平權,竟然都會被記者「你為什麼會為女性發聲呢?」凱特的回答也非常解氣:「因為上次照鏡子的時候,我看我還是個女的。」
當然幸福的家庭一定是雙向奔跑的,有個作家說過一句話:一個家庭的幸福,是從爸爸帶孩子開始。霍思燕婚後的狀態大家可以看出來,不是作假而是真實的依然猶如最初小姑娘般的純真和快樂,那就是因為有嗯哼的超級奶爸在加持!
號稱全世界婚姻幸福指數最高的北歐,男性帶孩子才是主流,大街上隨處可見一群又高又帥的奶爸,推著嬰兒車逛公園。因為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互相懂得,感恩理解對方的付出,爸爸帶孩子,會更理解女人的不容易,女人賺錢,也會更理解男人的不容易。
女生們千萬別小瞧男人,說什麼男人天生不會帶娃,女人也不是生下來就會當媽好吧。比起女人在家辛辛苦苦帶娃,婆婆還覺得理所當然,或許女人乾脆撒手,把男人逼成全職奶爸才是終極的解決方案吧。
當然,作為女人,也絕不要把婚姻看成是人生終點。即便不是生來就強大,但當她擁有另外一種身份時,為了孩子,為了家庭,也一定會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經過歲月的無數次洗滌,最終練就了無所不能的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