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鑫,一位23歲寶媽,剛出月子老公就去了外地工作。趙鑫鑫一個人24小時全職帶孩子,孩子就是自己的全世界,所以與世隔絕的她患上嚴重的產後抑鬱。
趙鑫鑫帶寶寶期間沒時間做飯的時候,就會點外賣,接觸到外賣行業比較多,為了走出產後抑鬱,她開始送外賣,喜歡騎車飛奔在路上的感覺,喜歡短暫離開孩子後自由自在地感覺,趙鑫鑫慢慢走出抑鬱,並決定一直做這份工作,一是自由,可是隨時回家照顧孩子,二是賺錢多,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條件,三是喜歡在路上的感覺。
趙鑫鑫是聰明的勵志的全職媽媽,產後抑鬱的她能獨自走出來,並對未來有憧憬有期待有想法,這是多麼值得欽佩的。
當今社會對全職媽媽的要求更高了,全職媽媽也被分為很多層次,全職帶娃帶得不好娃的,全職帶娃能把娃帶好的,全職帶娃還能提升自己的,全職帶娃能提升自己還能副業養家的。全職媽媽有多辛苦,幾乎沒人去理解和體諒,反而吐槽全職媽媽很閒,諷刺抑鬱的媽媽矯情。
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產後抑鬱問題。據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的一份數據調查顯示,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一般在15%–30%之間。
2020年7月8日,南寧一抑鬱症寶媽從英華大橋上將一名嬰兒拋入江中,該女子隨後翻越大橋護欄準備跳江,被其趕到的丈夫制止,但孩子已經被淹死了。這是最近報導的一起抑鬱患者新聞,悲劇已釀成,心疼寶寶,也心疼寶寶的媽媽。
1.體內激素的變化會引起情緒多變。
寶媽產後體內的激素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而影響人的腦神經,引起人情緒的多變,時而擔心,時而憤怒,時而悲傷,就是無法控制自己地情緒。
2.長時間面對孩子又與世隔絕,導致寶媽身心俱疲。
產後媽媽長期照顧孩子,每天睜開眼就是寶寶的吃喝拉撒睡等問題,遇上寶寶哭鬧更是束手無策,身心疲憊,情緒低落。
3.寶媽產後得到家人的關注度下降。
寶寶出生後,家庭的關注點都在寶寶身上,有些寶媽一下子接受不了這樣的心理落差,長期情緒的積壓會導致寶媽抑鬱。
種種原因引起了寶媽的情緒發生變化,那是否面對抑鬱就毫無辦法呢?不是的。產後抑鬱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方法緩解。
我記得月子裡,寶寶黃疸值偏高在醫院照藍光獨自待了三天,那幾天我積壓了很多負面情緒,從而影響了奶水量,寶寶吃不飽我更崩潰。一方面想儘量母乳餵養,可是寶寶總吃不飽哭鬧。一方面擔心餵了奶粉後本身的奶水更少。整個人一直處於一種矛盾糾結自責的狀態,還好有寶爸和奶奶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開導,他們沒有責備,也沒有抱怨,而是盡全力照顧寶寶,盡心照顧我,出了月子後,心情好了,奶水就足了。這就是所謂的一通百通。
母乳期間,寶媽的飲食也會發生很大變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能吃,涼性寒性食物要少吃……寶媽也會嘴饞,但是嘴饞為了寶寶的口糧也得忍著,忍著忍著就會出現一些情緒。母乳期的寶媽飲食要注意營養豐富,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寶媽如果可以自由活動了,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帶寶寶出門活動活動,接觸一下外面的世界,讓寶寶曬曬太陽,認識一下周圍的寶媽,一起聊聊孩子的事,聽取過來人的一些育兒經驗等。有條件的話可以逛逛超市,體驗和享受一下購物的樂趣。
孕前或孕期,寶媽儘量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育兒經驗,遇到問題多諮詢過來人的經驗。面對寶寶的哭鬧,要讀懂和識別寶寶哭鬧的原因,寶寶的每一次哭都是有需求的,用學習的育兒知識來分析寶寶哭鬧的原因,從實踐中得出育兒經驗是每一個媽媽的財富。
提醒:如果產後抑鬱嚴重的話,一定要到心理機構參加治療,這不是什麼難於啟齒的事,為了孩子為了自己為了家庭,勇敢面對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既可怕又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像一隻無形的手,掌控著寶媽的情緒。但是它也沒那麼可怕,像趙鑫鑫一樣自救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像頭條裡很多寶媽一樣,一邊帶寶寶一邊學習和分享育兒過程中的經驗和知識。不管哪種方式,只要能跳出自己給自己畫的圈,你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