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患抑鬱症送外賣自救,啟發:寶媽產後如何跳出抑鬱症怪圈

2020-08-26 橙之育兒

趙鑫鑫,一位23歲寶媽,剛出月子老公就去了外地工作。趙鑫鑫一個人24小時全職帶孩子,孩子就是自己的全世界,所以與世隔絕的她患上嚴重的產後抑鬱

趙鑫鑫帶寶寶期間沒時間做飯的時候,就會點外賣,接觸到外賣行業比較多,為了走出產後抑鬱,她開始送外賣,喜歡騎車飛奔在路上的感覺,喜歡短暫離開孩子後自由自在地感覺,趙鑫鑫慢慢走出抑鬱,並決定一直做這份工作,一是自由,可是隨時回家照顧孩子,二是賺錢多,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條件,三是喜歡在路上的感覺。

趙鑫鑫是聰明的勵志的全職媽媽,產後抑鬱的她能獨自走出來,並對未來有憧憬有期待有想法,這是多麼值得欽佩的。

當今社會對全職媽媽的要求更高了,全職媽媽也被分為很多層次,全職帶娃帶得不好娃的,全職帶娃能把娃帶好的,全職帶娃還能提升自己的,全職帶娃能提升自己還能副業養家的。全職媽媽有多辛苦,幾乎沒人去理解和體諒,反而吐槽全職媽媽很閒,諷刺抑鬱的媽媽矯情。

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產後抑鬱問題。據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的一份數據調查顯示,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一般在15%–30%之間。

2020年7月8日,南寧一抑鬱症寶媽從英華大橋上將一名嬰兒拋入江中,該女子隨後翻越大橋護欄準備跳江,被其趕到的丈夫制止,但孩子已經被淹死了。這是最近報導的一起抑鬱患者新聞,悲劇已釀成,心疼寶寶,也心疼寶寶的媽媽。

為何悲劇一次次上演,為何這麼大比例的寶媽難逃產後抑鬱?

1.體內激素的變化會引起情緒多變。

寶媽產後體內的激素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而影響人的腦神經,引起人情緒的多變,時而擔心,時而憤怒,時而悲傷,就是無法控制自己地情緒。

2.長時間面對孩子又與世隔絕,導致寶媽身心俱疲。

產後媽媽長期照顧孩子,每天睜開眼就是寶寶的吃喝拉撒睡等問題,遇上寶寶哭鬧更是束手無策,身心疲憊,情緒低落。

3.寶媽產後得到家人的關注度下降。

寶寶出生後,家庭的關注點都在寶寶身上,有些寶媽一下子接受不了這樣的心理落差,長期情緒的積壓會導致寶媽抑鬱。

種種原因引起了寶媽的情緒發生變化,那是否面對抑鬱就毫無辦法呢?不是的。產後抑鬱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方法緩解。

一、家人要多關心產婦,尤其是寶爸的關心

我記得月子裡,寶寶黃疸值偏高在醫院照藍光獨自待了三天,那幾天我積壓了很多負面情緒,從而影響了奶水量,寶寶吃不飽我更崩潰。一方面想儘量母乳餵養,可是寶寶總吃不飽哭鬧。一方面擔心餵了奶粉後本身的奶水更少。整個人一直處於一種矛盾糾結自責的狀態,還好有寶爸和奶奶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開導,他們沒有責備,也沒有抱怨,而是盡全力照顧寶寶,盡心照顧我,出了月子後,心情好了,奶水就足了。這就是所謂的一通百通。

二、寶媽飲食要重視,營養要全面豐富

母乳期間,寶媽的飲食也會發生很大變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能吃,涼性寒性食物要少吃……寶媽也會嘴饞,但是嘴饞為了寶寶的口糧也得忍著,忍著忍著就會出現一些情緒。母乳期的寶媽飲食要注意營養豐富,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三、多帶寶寶接觸外面的世界

寶媽如果可以自由活動了,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帶寶寶出門活動活動,接觸一下外面的世界,讓寶寶曬曬太陽,認識一下周圍的寶媽,一起聊聊孩子的事,聽取過來人的一些育兒經驗等。有條件的話可以逛逛超市,體驗和享受一下購物的樂趣。

四、寶媽自身的調節也很重要

孕前或孕期,寶媽儘量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育兒經驗,遇到問題多諮詢過來人的經驗。面對寶寶的哭鬧,要讀懂和識別寶寶哭鬧的原因,寶寶的每一次哭都是有需求的,用學習的育兒知識來分析寶寶哭鬧的原因,從實踐中得出育兒經驗是每一個媽媽的財富。

提醒:如果產後抑鬱嚴重的話,一定要到心理機構參加治療,這不是什麼難於啟齒的事,為了孩子為了自己為了家庭,勇敢面對產後抑鬱。

總結

產後抑鬱既可怕又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像一隻無形的手,掌控著寶媽的情緒。但是它也沒那麼可怕,像趙鑫鑫一樣自救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像頭條裡很多寶媽一樣,一邊帶寶寶一邊學習和分享育兒過程中的經驗和知識。不管哪種方式,只要能跳出自己給自己畫的圈,你就成功了。

相關焦點

  • 左手外賣,右手育兒,全職媽媽如何走出產後抑鬱
    一邊是需要慢慢調養的身體,一邊是需要照顧的寶寶,很多寶媽被迫開啟了&34;模式,鑫鑫也不例外。那段時間,她諸多不適,一刻也騰不開手,她既心疼孩子,自己也心累,卻連個傾訴的人也沒有。她忙到沒時間做飯,每天見到最多的就是外賣小哥。衡量再三,鑫鑫選擇成為一名外賣騎手,她發現,每次在路上遇到同樣穿藍衣的騎手,即使互相不認識,對方也會打招呼,這讓她產生&34;的感覺,每天感到溫馨而充實。
  • 產後患上抑鬱症的寶媽越來越多?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容忽視
    追著問其原因才知道,宋宋可能患上產後抑鬱症了。他老公一直有打麻將的習慣,宋宋生了孩子之後他依然每天晚上出去打麻將,宋宋很累,想著勸說一番,結果她老公說「不可能為了孩子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婆婆以育兒理念不同,連做飯都給不給做了。
  • 媽媽生寶寶,寶爸竟然患了產後抑鬱症
    大家都知道生完孩子以後媽媽可能會有產後抑鬱症,但是很少人知道爸爸也可能會有產後抑鬱症,而且這是真實的客觀存在。其實除了寶媽寶爸也有可能會得產後抑鬱症大多數男人也是第一次當人家爸爸男人患上「產後抑鬱」原因爸爸發生產後抑鬱症可能的原因有很多,社會因素、夫妻關係、抑鬱和焦慮病史等都會增加爸爸產後抑鬱症的風險
  • 同事患產後抑鬱症跳樓!產後情緒不好,說我無理取鬧,漠不關心
    其實,上面寶媽的觀點,我們並不完全認同,兩個人走到一起,到懷上寶寶,大多是衝著美好的期望做出的選擇,生活是一場現場直播,很多事情有不可預知性,除了每個人都有一個終點,其餘的過程存在太多變數,尤其是初產媽媽,有些經歷是從來沒有經驗的,即便後悔無數次,日子還是要往前走。
  • 產後有這幾種表現,你可能會患上抑鬱症
    老公帶著她去檢查,醫生告訴敏敏,儘快調節自己的情緒,不然可能會患上產後抑鬱症。為什麼產後媽媽容易患上抑鬱症呢?造成寶媽患上產後抑鬱症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生完娃之後,媽媽的雌性激素水平開始回落,這會對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二是寶媽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寶媽如果屬於悲觀的個性,那患上抑鬱症的機率就更大一些。還有是身體傷痛恢復的不徹底,常常讓媽媽心煩意亂的。
  • 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 適合全職媽媽的工作有哪些?
    山東98年的全職媽媽,做完月子沒多久老公就外出工作,自己一個人帶小孩,得了抑鬱症。由於點外賣的緣故結識了了外賣的騎手,通過送外賣重新有了與外人的接觸,心情開朗起來,走出了產後抑鬱。就是說有小孩的10對家庭中,就有將近6對是有全職父母的存在,這6對中有5對是全職媽媽,一對是全職爸爸的存在。95後,小編計算了一下,也就是不到25歲。說實話,真的是很年輕,但是很多出於各種原因不得不當起了全職媽媽。
  • 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我也想出去上班,娃卻沒人帶
    23歲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症,看到這條新聞替她開心。因為自己也是一位全職媽媽,一個人在家帶娃。我也想出去上班沒人帶娃,婆婆也不來幫忙。送外賣是辛苦活,剛帶寶寶去樓下逛看到外賣的箱子,我之前提過哥哥的外賣箱,特別的重,有時怕去送餐,剩下的外賣被偷,就連外賣箱一起提走,遇到沒電梯的就是要爬樓,需要相當好的體力,後來買了鎖,鎖外賣箱好很多。
  • 這位媽媽為患產後抑鬱症的新媽媽畫漫畫:產後抑鬱症是怎樣的體驗
    這之後,博恩與她的助產士交談,助產士暗示她可能患有產後抑鬱症。她說:「最讓我生氣的是,我為自己的掙扎找了一個又一個的藉口。我被擊潰了。就像受傷後要接受物理治療一樣,我不得不重新學習一切。現在,通過一個名為「仍然是一個好媽媽」(Still A Good Mother)的系列漫畫,她說她希望她的作品能激勵其他新媽媽堅持下去,尤其是那些患有產後抑鬱症的新媽媽們。
  • 這位媽媽為患產後抑鬱症的新媽媽畫漫畫:產後抑鬱症是怎樣的體驗
    這之後,博恩與她的助產士交談,助產士暗示她可能患有產後抑鬱症。她說:「最讓我生氣的是,我為自己的掙扎找了一個又一個的藉口。我被擊潰了。就像受傷後要接受物理治療一樣,我不得不重新學習一切。雖然現在我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但在那時,我覺得自己是個徹底的失敗者。我覺得自己忘恩負義、自私、很差勁。」。
  • 抑鬱症:孕期或者產後患上抑鬱症了怎麼辦?如何應對自身的症狀?
    文/阿秋 如今因為孕期患上抑鬱症或者產後患上抑鬱症的女性可謂是越來越多了,為什麼這些準媽媽都容易被抑鬱症盯上?很多人就會說了,肯定是想得太多了,或者壓力大了,導致的。這些準媽媽患上抑鬱症,絕不是我們常人所理解和認為的那樣是:「想得多、壓力大等等。」這只是世人的看法和認知。她們之所以患上抑鬱症了,原因很複雜,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進行梳理和剖析,才是最為準確的。不過,據目前來看,大致的一些主要原因,我在上一篇文章已經寫過,大家可以自行查閱學習。
  • 什麼是產後抑鬱?孕婦患抑鬱症不是作,該怎麼辦?
    孕期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沒人能理解我,總覺得我矯情。一句『哪個女人不生孩子』,就讓我心拔涼拔涼的,一切都靠自己熬過來。」睿睿媽說:「我看到一項統計顯示:「產後約有70%的媽媽會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情緒低落症狀,有10-30%的媽媽會成為真正的產後抑鬱症。按最低限計,最少十個產婦裡就有一個會罹患真正的產後抑鬱症。這個比例實在是很高了。
  • 什麼是產後抑鬱?孕婦患抑鬱症不是作,該怎麼辦?
    孕期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沒人能理解我,總覺得我矯情。一句『哪個女人不生孩子』,就讓我心拔涼拔涼的,一切都靠自己熬過來。」睿睿媽說:「我看到一項統計顯示:「產後約有70%的媽媽會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情緒低落症狀,有10-30%的媽媽會成為真正的產後抑鬱症。按最低限計,最少十個產婦裡就有一個會罹患真正的產後抑鬱症。這個比例實在是很高了。
  • 別讓愛人消失,請關注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和產後抑鬱兩者最顯著的區別就是:產後抑鬱症達到了疾病的診斷標準,是病,得治;而產後抑鬱是一種情緒,一種狀態,需要預防其進展。超過50%的新手媽媽在產後一段時間內會表現出抑鬱的情緒和症狀,但沒到「抑鬱症」的程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只要得到適當和溫暖的支持,是可以很快得到緩解的。
  • 易悲易怒甚至走極端 寶媽如何走出產後抑鬱
    在讀者和網友的留言中,「產後抑鬱」這個詞高頻出現。有不少媽媽留言稱自己曾經患過產後抑鬱症,所幸沒有輕生念頭。「產後抑鬱症」這一產後不良心理狀況,越發引起人們的重視,產婦及其家人又該如何應對呢?   醫生分析:發現孕產期抑鬱應及時幹預   「痛心!看到這則新聞真的很讓人痛心。家人知道她已經有輕生的念頭,就應該強制送她到專業醫院治療。」
  • 95後全職媽媽陷入產後抑鬱,做了一項有魔力的兼職後,不治而愈
    這項兼職就是送快遞。在常人眼裡,送外賣需要風吹日曬,還要遭受雨淋,要在交通最擁堵時一往直前,還要忍受客戶的抱怨和差評,絕對不是什麼美差。但在這位寶媽看來,能在外面「吹吹風、看看花,聽聽鳥鳴,還能跟人聊聊天,簡直太美好了!」
  • 全職媽媽為「自救」,送外賣治產後抑鬱:人生最怕的是自我放棄
    「當媽是一場修行。」在未成為媽媽以前,總覺得當媽很容易。隨著情感自然發展、歲月積累沉澱,自己身為人母時才發現:當媽也是一場和人生相比肩的修行。當媽前,想吃什麼吃什麼,只要自己喜歡,當媽後,第一時間考慮的是吃了會不會對孩子有影響。當媽前,覺得上班已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當媽後才知道,熬不完的夜、收不完的玩具、各種鬥智鬥勇,24小時待命,全年無休。其強度遠遠勝過工作時的那些勞累。可即便如此,媽媽們還是心甘情願的受著這些憋屈。
  • 寶媽產後抑鬱症≠心情不好,試試這幾招有效緩解抑鬱症狀
    許多寶媽們在生完寶寶之後,生理和心理落差大,導致患上產後抑鬱症,產生緊緻焦慮,內疚恐懼的症狀。首先我們知道,寶媽在生完孩子之後,一時難以適應母親的這個角色,加上對自身的要求過高,怕無法達到自己期望的母親身份,加上孩子的爸爸很少一起幫助照顧,缺少在精神心理上面的支持,就會感到壓力和內疚,會有很大的情緒波動,造成產後焦慮。
  • 95後全職媽媽陷入產後抑鬱,做了一項有魔力的兼職後,不治而愈
    送外賣能成為拯救寶媽的利器,實在是因為產後抑鬱是個不可見底的深淵。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女性患有產後抑鬱的比例高達50%-70%。也就是說,10個新手媽媽裡面,有5-7個都會患上不同程度的產後抑鬱。女性生育後體內激素水平大量下降,導致情緒低落,從而產生一系列情緒抑鬱症狀。產後抑鬱通常在生娃後的6周內發病,大部分人可在3-6個月之間自行緩解。
  • 產前抑鬱症和產後抑鬱症的區別
    ,如果你發現自己懷孕之後睡眠困難,或者睡得特別多,而且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半點興趣,整天焦慮,那麼有可能是患上了產前抑鬱症。準媽媽除了防備自己得產前抑鬱症外,還得注意不被產後抑鬱症纏上,話說這個產前抑鬱症和產後抑鬱症到底有什麼區別? 這裡菩提果母嬰專家來為您解析一下產前和產後抑鬱症的區別,以便對症下藥。
  • 媽媽患上產後抑鬱症後,對寶寶這些看不見的傷害,一定不能忽視
    01產後是女人最難的日子我一直覺得當媽媽與當爸爸是有時間差的,當媽是從女人得知懷孕那一刻開始的,從那時起胎兒與母親就同呼吸共命運了女人生孩子前後的一段時間,是一生中最難熬的時刻,既要承受身體上的疼痛,還要手足無措地照顧寶寶,那種慌亂、緊張、不安、焦慮,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那段日子有多麼難過,它可能會敗你所有的尊嚴、驕傲,若此時得不到家人,尤其是老公的細心照顧,體貼關懷,很容易患上產後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