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5月12日訊 據了解,我國現在有近3億人戴眼鏡,學生的近視率更是達到了60%。但是因眼鏡質量和配鏡技術參差不齊,大批消費者因驗光配鏡導致視力嚴重下降。在今天濟南大學眼鏡質量免費檢測活動中,省計量院的工作人員特別提醒大家配鏡注意事項。
其中,他們特別強調,35歲以下的消費者配眼鏡時最好進行散瞳驗光。
工作人員建議,最好到醫院或大型專業眼鏡店,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驗光配鏡。千萬不要只圖一時便利,到不具備條件的個體眼鏡攤點驗光配鏡。35歲以下的消費者配眼鏡時,最好進行散瞳驗光。但記者在對十幾名大學生進行採訪時發現,絕大部分從來沒有做過散瞳驗光。在配鏡時,要注意看這些地方的工作人員是否有上崗證,配鏡師、驗光師是否有勞動部門頒發的中級以上的資格證書。
據介紹,驗光後,消費者還應試戴15至30分鐘,戴鏡走走路,上下樓梯,對不合適的眼鏡千萬不要有「戴一段時間就好了」的想法,一旦發現眼鏡不合適,要及時請驗光人員調整鏡片,直至滿意。
查驗經營者有無驗光配鏡的必備計量器具也是重要一環,如焦度計、驗光鏡片組、電腦驗光機是正規眼鏡店必須有的。而且這些計量器具必須經過計量部門鑑定且在有效期內使用,經鑑定合格的應貼有合格標誌,並註明鑑定有效時期。這是配製合格眼鏡的物質保障,配鏡時應注意查驗。
另外,配鏡行業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也在實行之中,如眼鏡店售配隱形眼鏡還必須有《醫療器械許可證》,消費者在配眼鏡時應仔細查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