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窯黑釉瓷的燒造,是從早期單色的黑釉裝飾,發展到各種窯變色釉和色釉色彩的裝飾,它的藝術成就集中體現在各種類別的茶盞器皿上。其中以剪紙貼花、木葉貼花、黑釉彩繪、兔毫紋、鷓鴣斑、玳瑁斑等形色最為突出,它們展示出黑釉瓷深沉古奧的藝術魅力。
兔毫紋、玳瑁斑是吉州窯和建窯共有的裝飾風格。鷓鴣斑卻是吉州窯獨有的產品。
兔毫紋是窯變釉色中形如兔毛的一種,它是在黑色釉面上滲透出尖細的棕黃色或鐵鏽色條紋,狀如兔毫。兔毫紋沿盞壁往下垂流。兔毫的紋峰頗有序列,是很合規矩的,乍看上去似乎是相當整齊劃一,像條狀的多方連續圖案,如果沒有大體上的整齊劃一,則人們也不會聯想到兔毫。但在兔毫這種規矩、序列、統一之中,卻又有一種形狀和色調上的隨意性,毫峰參差不齊,釉面在銀紫色的統一中產生微妙變化,既是人工作用的結果,又不完全是人所能把握的現象。
兔毫釉可以具象為兔毫,但決不僅僅是毛茸茸的兔毛就能包括的全部效果,兔毫釉在抽象中蘊藏形似,絲絲銀針,似乎是猛然間立於江河畔,千萬水流徐徐淌過,迎面射來,直衝著你,迸射刺目的感覺異樣強烈。兔毫紋茶盞是宋代茶文化飲具中名貴的品種之一,為士大夫階層所喜愛。宋人品茶、鬥茶專尚兔毫盞。宋徽宗《大觀茶論》就說:「盞色以青黑為貴,兔毫為上。」
鷓鴣斑也是一種黑釉結晶斑。因較多的鐵元素在釉裡結晶,黑色釉面便呈現類似鷓鴣鳥胸前羽毛一樣的帶灰白色圓點花斑,宋代文獻中稱為鷓鴣斑。鷓鴣斑的美麗較之兔毫,不僅有形變化,而且產生更加豐富的色彩變化,如天際雲彩而變幻無常。
鷓鴣斑盞也是最受宋人青睞的飲茶器具之一,多有詩文稱讚。陳蹇叔詩云:「鷓鴣碗面雲縈字,兔毫甌心雪作泓。」僧惠洪的:「點茶三昧須饒汝,鷓鴣斑中吸春露。」(《四部叢刊》影宋寫本,《誠齋集》卷二十,七頁)當時燒造鷓鴣斑的只有吉州窯,而這種鷓鴣斑盞和兔毫盞是宋代兩種最好的飲茶用具,兔毫盞吉州窯有,但以福建建窯為多,並且建窯兔毫盞有底刻「供御」和「進琖」者,這是專供宮廷的茶盞。而鷓鴣斑是吉州窯獨有的產品,建窯遺址中不曾發現有這種標本。
玳瑁斑是吉州窯黑釉窯變中較為美麗的品種,屬窯變花釉的一種,為黑釉結晶斑。它是以黃黑兩種色調交錯混合的釉色仿玳瑁甲殼的色澤,花色變化無窮,但總不失玳瑁甲殼特有的色調。通常將花紋細碎點狀,不成斑塊者俗稱為「玳皮」釉。
吉州窯燒成的「玳瑁」斑,追求天然渾成的造化之態,再現自然的神韻風貌,可能不是陶工們的初衷,然而在得到了這些效果之後,他們又在創造中總結並掌握了這些規律而達到了得心應手、呼之即出的高超技藝。這已不僅僅是在生產日用器皿了,它是匠心獨運的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