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退休仍堅守戰疫報導一線

2020-12-20 中山網


   5月8日,中山廣播電視臺記者夏揚在對剛採訪回來的素材進行編輯。

從大年初二起,今年9月就要退休的中山廣播電視臺資深記者夏揚,和其他年輕同事一樣,一頭扎進了抗疫一線的高強度快節奏的全媒體報導中,先後採寫編播各類新聞超過100多篇。

堅守新聞採訪一線整整35年,在夏揚的採訪對象名單裡,既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有建築工、環衛工等普通人,親歷並報導過洪澇、颱風、地震等重大新聞,更多的時候,她走進社區、工地、農田,認真做好每一條百姓關心的新聞。今年第一季度,夏揚獲評「中山好人」榮譽稱號。

■戰疫不缺席,近距離採訪病毒檢測

新聞在哪,記者就去哪。35年來,夏揚就是這麼做的。「98洪災」、颱風天、城市內澇、汶川震後援建,她沒缺席過,今年這個特殊的春節,她同樣沒有缺席新冠肺炎抗疫一線的現場。

大年初二,夏揚主動放棄休假返回工作崗位。那時疫情發展迅速,社會氣氛凝重,面對神秘未知的新冠肺炎病毒,夏揚沒有一絲猶豫過,她的身影出現在中山各大醫院、疾控中心、確診案例發生地、中山版「火神山」建設現場等,用筆、話筒和鏡頭對準抗疫一線的人和事,傳遞抗疫資訊,挖掘戰疫故事。

在採訪中,夏揚哭過。2月2日,她和同事穿著防護服,戴著雙層口罩,走進市疾控中心的檢測室,採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樣本的核酸檢測過程。裝著新冠肺炎病毒的塑料罐,就近在咫尺。持續兩個小時,全身防護令她感到悶熱、難以透氣,而看到檢測團隊已經半個月沒回過家,工作期間不吃不喝,承受著巨大心理和生理壓力時,她哭了。回到單位,她寫下《致敬!疾控中心病毒檢驗員「零距離」接觸新型冠狀病毒》一稿,播出後備受好評。疫情期間,她去的最多的是社區,報導基層防控措施,在她看來,百姓關心的新聞,就是重要的新聞。

■深耕城建新聞領域,見證城市成長

夏揚主要跟進城建新聞報導,見證了中山20多年來多個重大工程從開頭到建成的全過程。

1992年,紫馬嶺公園破土動工,次年國慶節開放,「那時城區只有逸仙湖公園,紫馬嶺公園開放那天人員擁擠,大家都想一睹新公園的新面貌。」孫文公園、岐江公園、興中體育場、博愛路、中山路首條下穿隧道,夏揚都有採訪。「岐江公園獲得過很多大獎,我採訪過設計師俞孔堅數次,中山當時城市規劃建設的理念全國領先。」

夏揚的採訪中不乏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有知名企業家,比如霍英東。興中體育場1991年竣工,霍英東先生當時捐港元700萬元。竣工時,霍英東來視察,她還記得一個趣事,工人開錯了自動噴淋裝置,把霍英東先生淋了一身。這些採訪中額外的「收穫」,讓夏揚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歷史細節。

在35年的採訪生涯中,夏揚多次衝在危險的新聞現場。1992年大年初一的岐江酒家大火,半夜12點多她衝到現場,守候至凌晨,目睹並記錄下這場火災的慘烈;2014年、2015年中山發生嚴重內澇,連續兩年,夏揚站在興中道沒過小腿的雨水裡連線直播。2018年底,夏揚在工作時將手臂摔骨折,前段時間才拆鋼板並申請認定工傷,「工作了35年,感覺把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夏揚樂著說。

■老記者轉型全媒體「新人」

5月8日上午,記者跟隨夏揚一起採訪,見證了她的一個普通工作日:打了超過20個電話,輾轉了幾個工地,採訪的路上,和電臺連線,回到臺裡迅速撰寫簡訊。

「夏揚姐是我們部門的勞模,別人做一條新聞,她可以一個上午做兩條,節假日是大家最想休息的時候,夏揚姐總是頂上。」夏揚的攝像搭檔陳大鈞是個「95後」,「我很佩服夏揚姐,總是這麼有活力。」

入行35年,媒體環境早已天翻地覆,從最早的一支筆、一個話筒,到現在的全媒體時代,記者必須要懂「十八般武藝」,既能採、又能錄,還要能播及後期製作。轉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電臺記者到電視臺記者,夏揚也曾有過低谷期,「最難的是編片,別人可以20分鐘搞定,我要一個小時。」怎麼辦?「不懂就問,放下面子和架子,多請教年輕人。」

記者的工作節奏快、強度高,被很多人看來是一份吃青春飯的職業。其實早在20多年前就有人問過夏揚,「你不覺得累嗎?對這份工作不厭煩嗎?」夏揚說,她剛出來工作的時候當過圖書館管理員,「那份工作不適合我,我喜歡有新鮮感,喜歡與人聊天,記者就是這樣一個職業,這也是我兒時的夢想職業。」

「腳下有泥,心中有光」,夏揚35年來撲在新聞採訪一線,走進基層,懷抱新聞熱情,不忘初心,不斷提高自身的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講好一個又一個中山故事,先後獲得了中山市第五屆「十佳記者」、中山市「紅十字博愛獎」、「中山好人」稱號。

相關焦點

  • 【疫情我在崗】他們平均年齡在59歲以上 臨近退休的他們是硬核「老...
    【疫情我在崗】他們平均年齡在59歲以上 臨近退休的他們是硬核「老交警」! 吉林省交警總隊 今天在防控的最前沿有這麼一群人平均年齡在59歲以上有的是老黨員有的臨近退休
  • 深圳抗疫先鋒獎獲得者鄭健陽:戰疫時刻,始終堅守一線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文 鍾華登/圖第四屆深圳新聞英才獎頒獎報告會上,同時頒發了深圳新聞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英雄獎與先鋒獎,從疫情暴發至今始終堅守一線的深圳商報記者鄭健陽捧得了「先鋒獎」。《刨根問底 他們是戰疫之中的福爾摩斯》《走進深圳市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確診實驗室,我們和「病毒」打了11000次交道》等備受好評的「爆款」稿件。時刻都在最前線作為一名醫療衛生線記者,與疾病和醫務工作者打交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這次來勢洶洶的疫情讓鄭健陽「意想不到」。
  • 五十多歲的教師堅守教學一線,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老教師這樣說
    「再過兩年就要退休了,可是我現在還在教語文,還依然在當班主任。有人說當班主任績效工資比較高,如果不是學校缺老師,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夠把教主科的機會、當班主任『賺大錢』的機會讓給其他的年輕人。但是,這個年齡段的我明顯感覺自己在教學和班級管理方面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五十多歲的教師堅守教育教學一線,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一位老教師是這樣說的。
  • 商業網站如何堅守「兩個責任」——以騰訊o大楚網戰疫宣傳為例
    2020年1月23日至5月1日,大楚網全平臺24小時不間斷更新,連續「作戰」近100天,為用戶提供高頻度、高強度、高質量的疫情資訊,成為湖北省抗擊疫情宣傳報導的新媒體主陣地之一。除積極做好宣傳報導,大楚網還運用騰訊多項產品能力,全力投身抗疫戰疫一線。
  • ...一線】12份、9000多字的「戰疫」英文宣傳材料,居然是TA們翻譯的!
    【戰「疫」一線】12份、9000多字的「戰疫」英文宣傳材料,居然是TA們翻譯的!——市西中學學子組織系列抗疫志願活動疫情來勢洶洶,在我們深愛的中華大地,每個人都在努力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匯聚起「全民戰疫」的強大力量。
  • 【戰「疫」一線】12份、9000多字的「戰疫」英文宣傳材料,居然是TA...
    【戰「疫」一線】12份、9000多字的「戰疫」英文宣傳材料,居然是TA們翻譯的!——市西中學學子組織系列抗疫志願活動疫情來勢洶洶,在我們深愛的中華大地,每個人都在努力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匯聚起「全民戰疫」的強大力量。
  • 戰疫先鋒|洪耀同:後方「指揮員」 一線「戰鬥員」
    囑咐家人先吃飯掛電話立即調轉車頭直奔發現病例的小區這對洪耀同來說,已是工作常態一個多月來,他一直衝在戰疫一線哪怕形勢向好,他與區防疫指揮部的成員們始終堅守崗位,初心不改,熱情不減。點擊觀看視頻▼洪耀同,52歲,中共黨員,現任湖裡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疫情防控期間,他擔任湖裡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副總指揮、辦公室主任,同時兼任綜合協調組、流調處置組、企業防控暨復工服務組3個工作組組長。
  • 在戰疫一線堅定信仰接受考驗 海航集團30名優秀員工「火線」入黨
    3月上旬,在抗擊疫情的一線戰場上,這30名幹部員工紛紛舉起右拳,面對黨旗進行宣誓,莊嚴入黨。堅守崗位,戰疫一線堅定信仰戰疫一線是考驗入黨初心的戰場。關鍵時刻,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挺身而出,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堅定信仰。海南航空地服管理部航班保障中心的範良鵬長期在武漢場站工作。
  • 「戰疫一線」危險面前 「我是黨員幹部,我先上」
    今年春節前的最後一周是他值班,原本想著"等忙過了正月初三值完班回家看看",但面對兇險的疫情,作為一名黨員、所領導,他果斷放棄休假,主動請纓、親自掛帥,帶領民警持續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防控工作中。田亞鵬的父親田芳民是一位45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老兵。
  • 戰疫在路上 溫暖滿校園
    談疫色變,戰疫見效;居家隔離,教學不停;複課在即,防疫第一;全員抗疫,溫暖校園!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裡.我們雖感到突然,但卻沒有害怕,因為我們是教師!我們要為家長孩子們做表率,做正面宣傳,我們要倡議"居家隔離不外出",我們要宣傳防疫知識,我們要守好戰疫的第一道門。 教師就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一切。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把愛點燃,照亮每一個渴望知識的孩子。
  • 同心協力,共同戰疫!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成立戰疫愛心班!
    3月29日,都市頻道品牌報導欄目報導:為表達對廣大無懼無畏、堅守前線的工作者的支持與關愛,1月30日,中國東方教育設立3000萬元專項教育基金用於資助旗下品牌受益學生。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積極執行此專項教育基金政策,特成立戰疫「愛心班」,凡參加2020年抗疫的一線醫護工作者、配偶及子女,報讀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任何專業,均可享受學費全減免政策,符合條件即可申請入學。
  • 黃劉順:戰疫情 公路養護人在堅守
    黃劉順:戰疫情 公路養護人在堅守 2020-02-13 11:15:17     來源:    作者:     點擊:
  • 防疫一線的警察群像|羅崗派出所趙鵬林:「共同戰疫,無問西東」
    「哪裡有需要,我就去哪裡」從警十四年,趙鵬林一直戰鬥在基層偵查辦案一線。2020年春節,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深圳警隊全體民警放棄休假,舉全局之力投入到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中,趙鵬林便是這其中的一員。挺著孕肚堅守防疫一線從2020年春節前至今,作為港大深圳醫院急診科護士,趙鵬林懷孕的妻子林愛玲就一直堅守在急診一線,這場疫情讓原本就堅守崗位的她,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
  • 講述戰疫一線的採訪故事 | 王嘉興:堅守理想 傳遞真相
    長線選題與每日掃街      2020年1月18日,王嘉興抵達武漢即開展疫情報導。在1月20日鍾南山宣布冠狀病毒人傳人之前,王嘉興已經通過自己的渠道了解到這場疫情一定不簡單。王嘉興坦言,疫情最開始時他是很茫然的狀態,但他深刻明白,一定要有自己的選題計劃,除了要追熱點,也要把每一個短性的選題放到長遠的選題規劃中去。
  • 【戰疫一線】寶貝對不起,沒能見到你第一面……
    【戰疫一線】寶貝對不起,沒能見到你第一面…… 2020-06-04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企業抗疫復產典型事跡系列報導 】馳援一線 為抗疫戰場輸送...
    黨員們每天都帶頭堅守在生產一線,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把控。 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上海醫藥集團全體黨員、員工逆行而上,勇挑重擔,彰顯新時代上藥人的風採與力量。
  • 很高興認識你,戰疫一線的詩人!
    很高興認識你,戰疫一線的詩人! ——動畫電影《超能陸戰隊》電影中暖心的大白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他們身穿防護服日日夜夜堅守國門
  • 媽媽堅守在戰疫一線 女兒送上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
    2月1日,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婦科護士長歐陽玲收到了女兒手繪的六幅漫畫,漫畫中的人物都是抗擊在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女兒的用心,讓歐陽玲感動不已。  歐陽玲的女兒陳可盈,今年13歲,是一名初二的學生,性格開朗活潑,平時愛好舞蹈、素描和漫畫。2月1日是歐陽玲40歲生日,女兒很早就開始準備,要送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給媽媽。
  • 快手與電影頻道聯合推出《戰疫故事》系列直播 致敬一線英雄
    除了黃軒為英雄妻子讀詩外,直播最後還播放了朱一龍翻唱的經典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民警察。成龍、楊冪也通過連線送上了敬意與祝福,黃曉明的真心英雄項目組和知名女演員林鵬分別向王春天的家屬捐款10萬元。 據了解,快手和電影頻道聯合出品的《戰疫故事》直播活動,通過邀請明星電影人與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患者、警務人員直播連線,講述幕後動人故事。
  • 戰疫一線堅守百日,刷屏全網的「司機媽媽」昨天復工了
    近百天戰疫,何明榮與1600多名司機師傅一直在陪伴武漢前行,成為城市生命線上的「擺渡人」。她的故事也在網絡上熱傳,在微信朋友圈刷屏,還被網友稱為「媽媽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