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教育第一步,6成富裕家庭選錯了!

2021-03-01 夏雨峰

人生難免會有挫折和彎路,然而為人父母,總是希望為孩子計劃好每一步,儘量不要行差踏錯,庸俗一點說,就是希望孩子無論是在身體還是在心靈方面的成長都能夠贏在起點。今天我就從贏在起點說起,來談談孩子學齡前教育的選擇。



贏在起點

孩子認字比同齡人多、數學比同齡人好、英語比同齡人學得早……這些先發優勢並不等於贏在起點,所謂贏在起點,是指孩子人生啟航伊始,就著手為他成人之後所需要的素質進行方向正確的準備。

簡單說,我們目前所見所需的標準,並不一定適用於對孩子進行塑造和判斷,而是應該以未來社會和未來職業形態的發展趨勢作為標準。舉個簡單的例子,三四十年前的中國社會認為技術類工作是極佳的職業選擇,因此大學的會計和理工類專業頗受追捧,那時候的人們如何能想像,在三四十年後的今天,高校畢業生會趨之若鶩地湧入金融和諮詢行業中去呢?

那麼未來社會和職業發展的趨勢是什麼?趨勢專家Daniel H. Pink認為:「這個世界原本屬於一群高喊知識就是力量、重視理性分析的特定族群──會寫程序的計算機工程師,專搞訴狀的律師,和玩弄數字的MBA。如今,世界將屬於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我們正從一個講求邏輯、循序性與計算器效能的資訊時代,轉化為一個重視創新、同理心,與整合力的感性時代。」他在《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一書中總結了六個未來人才的關鍵能力: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不只有論點、還講故事;不只談專業、還會整合;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為什麼會這樣描述未來人才?因為我們所處的資訊時代的發展將會帶來諸多傳統行業及職業的消失,轉而被高科技與智能機器所取代。因此所謂的贏在起點意味著,我們要依照未來人才的標準培養孩子。而這個新的標準將不再是與技術或者計算相關的「技能」,而是有關感性、品位、情商以及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能力」。


從「美國高考」看教育趨勢的變化


考試、特別是大學入學考試是為了人才的選拔,通過考試內容的變化,我們往往能夠解讀出教育對人才培養的趨勢變化,進而能夠看出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

2016年,「美國高考」SAT考試將產生較大的變化,看似減少了晦澀難懂的詞彙和文字,但是對中國孩子的挑戰卻增加了。除了題目數量、時間和計分方式等形式上的變化之外,新SAT的實質性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對閱讀能力的要求大幅提升。

新SAT的英文閱讀量非常之大,而且貫穿考試始終,在閱讀、寫作、數學等部分都有對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同時,文章題材十分寬泛,從小說類、當代社會經濟類,到科學類、政治歷史類和全球性話題都會涉及,這要求學生要關注社會和身邊事,拓寬閱讀面、增加閱讀速度。

2.對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要求大幅提升。

新SAT增設了舉證類題目,要求學生不僅給出答案,還要闡明理由,要在全方位透徹理解材料和作者觀點的同時,能夠總結提煉出自己的看法並有理有據地進行表達。不僅如此,寫作題目也在增加了選擇自由度的同時,在寫作方式上變成了要求學生去客觀論證材料。這其實要求了學生在閱讀、理解、知識儲備、思考力、總結與表達等多方位的整合能力。

由此可見,新SAT顯示出的教育趨勢與之前提到的未來職業發展趨勢不謀而合:降低了詰屈聱牙的詞彙記憶與數學運算的量,增加了對文學、現實的理解與思考。這說明未來社會關注與培養的將不再是「書呆子」與「理科狂人」,而是人文素養與科技理念兼備的整合型跨界人才。

可能被忽視的國際幼兒園問題

談到幼兒教育的選擇,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點而選擇了國際幼兒園,為的是讓孩子早一點學習英語,為孩子國際化人才的成長路鋪墊牢固的基礎。然而我們卻遺憾地發現,一些國際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在進入小學後,卻普遍出現了認知能力低、思維能力弱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因為幼兒時期的孩子是通過母語建立其認知與思維的,而在進入國際幼兒園之後,必須用陌生的語言來認識世界,這對母語思維與認知體系尚未成熟的孩子是巨大的挑戰,在母語中文和第二外語英文之間的強行穿梭,導致了孩子對世界認知的表面化和碎片化。

其次,任何一種語言能力的搭建都由基礎的語言詞彙開始,而語言詞彙可以分為抽象詞和具象詞兩大類。語言的抽象思維直接與語言能力,甚至是智力發展水平掛鈎。對於年紀小、認知能力較弱的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而言,具象詞較容易識記,但是抽象詞的學習則要困難得多,而在國際幼兒園,用第二語言英語教授抽象概念就更加困難了。所以很多國際幼兒園會選擇碎片化和具象的概念作為教學內容,根本無法用較高水平的英語提問去激發孩子們思考,最終導致孩子理解不了抽象概念、記不住抽象概念的單詞,更遑論用英語進行高水平的思維活動了。

實際上,真正適合國際幼兒園的應該是生活環境以英語為母語的孩子:在家庭中,父母能夠用英語進行深入的話題探討,引導孩子思考;孩子的朋友都用地道的英語母語進行日常交流和學術問題討論;國際幼兒園的老師能幫助孩子建立英語思維模式,訓練孩子提升綜合實力。這樣的語言環境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對孩子語言、思維及認知能力的提升才有幫助。反之,語言環境的不和諧會產生種種問題,並始終伴隨著孩子的成長。


結語

想讓孩子贏在起點、打好基礎,以便將來能夠飛得更高、見我們所未見的世界——父母之心切切,然而一定不要盲目選擇、胡亂消費。塑造未來社會的人才,其實並不在於讓孩子多做多少題目、多背幾個單詞,而是要從點滴細微處做好下面的事情:

1.注重孩子情感的引導和能力的培養;

2.語言學習要重視閱讀與思維能力的訓練;

3.培養的關鍵在於認知水平的建立與發展,絕非跟風式的學習形式。

教育實在是永恆的話題,為人父母一定要以長遠的眼光和縝密的思維為幼年的孩子做好選擇與準備。

蓋特唯留學教育創始人、校長夏雨峰先生

蓋特唯留學教育創始人、校長夏雨峰先生是中國少兒英語第一品牌——「瑞思學科英語」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學科英語教育」與「領導力培養教育」的第一位倡導者和成功實踐者,他遍訪百餘所美國公立、私立中小學,將美國 K12 教育課程體系引進中國。他對美國教學體系、課程標準的本土化運作及中外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不僅能精準的把握中國留學教育的趨勢和美國精英學校的錄取標準,更能看到孩子教育背後的深層問題,找準病因,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學習和成長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同時,夏校長也是一位有著成功教育經驗的家長典範,他的女兒先後就讀於美國麻省「小常青藤」——排名第一的私立初中 Fay School 與「大神級」私立高中 Deerfield Academy(每年幾乎所有的畢業生進入全球TOP20大學)。作為先鋒小留學生家長,夏校長在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中美雙文化國際人才及建立和諧融洽的親子關係等方面,都有很多可以與家長們分享的話題。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學齡前教育:用陪伴先給出答案
    一、在小學之前,還有一個重要階段幼兒園,原稱勘兒園,為一種學前教育機構,用於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中國公立第一園湖北幼稚園,創建於1903年。1923年陳鶴琴創辦鼓樓幼稚園,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幼兒園。
  • 如果,學齡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
    Jason Ratliff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對孩子學齡前的教育越來越重視。
  • 蒙氏學齡前教育的孩子,如何選擇小學?
    我相信選擇了蒙特梭利學齡前教育的家長,一定是喜歡非傳統教育的,喜歡自由,喜歡讓孩子慢慢的長大。可到了義務教育階段,卻面臨著一個大的選擇,是繼續將非傳統教育進行到底,還是進入傳統的教育體系?在一些家長看來,這選擇很難,就像是,生存還是死亡的問題?選擇的難在於兩點:1、覺得上了蒙氏的學齡前教育,再選擇傳統教育覺得是否之前的教育白費了?2、擔心孩子是否能適應傳統教育?
  • 為何現在農村考上大學的高考生多家庭富裕?原生家庭對教育的影響
    高考倒計時第一,家庭所在地區教育發展的區域不平衡,導致一些貧困地區整體上教育基礎設施不達標現在許多農村地區的家長都把孩子送到鄰近的城市中教學條件比較好的中學,雖然教育成本提高了,但孩子的學習效果也有很明顯的提高,這也就是目前高考中家庭條件比較富裕家庭中高考生很多的原因之一。
  • 教育學齡前孩子的7大黃金準則
    教育孩子真是一件複雜又困難的事情,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有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管教。最近在美國兒科學會一書中看到關於教育學齡前兒童的一些黃金定律,讀起來感覺受益匪淺,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成為更好的父母,幫助孩子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其實每個孩子都想成為一個好孩子,得到大人的誇獎,所以我們要明確的告訴孩子該怎樣去做。
  • 低層次家庭、高層次家庭,家長問:為何我們就成了低層次家庭?
    窮人家出好學生的比例如果為5%的話,條件優裕的家庭,好學生的比例能達到80%以上,原生家庭對娃兒的影響巨大,放眼全世界都如此,要不國外為何劃分社區居住……低層次、高層次,為何就成了低層次?低層次未必專指窮人,很多時候窮人家的孩子管教更加嚴格一些的,雲南孫小果那是富人家孩子…… 關鍵是要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就是明知道他錯了,還放任不管,這樣的孩子素質能高?像我們家經濟條件也不寬裕,但是孩子錯了就是錯了,必須要教育,要改正。為何成了低層次?
  • 普通家庭和富裕家庭的差距,教育方法不同
    貧窮家庭的孩子,其實在起跑線上就遠遠落後於其他家庭的孩子。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位家庭父母既想讓孩子不太落後於人,又想讓他有一個高的學識,我認為這是比較難的。父母的精力畢竟有限,在孩子年少時,又要掙錢養家,又要教育孩子,真的生活不易。
  • 學齡前孩子如何進行品德教育
    因此,在這個時候的教育及心理護理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具體的品德教育應該包括體、智、德、美四個方面。學齡前孩子對於日常事務比較不熟悉,還不太能理解抽象的事物,對於那些直接的、簡單的是非標準才會知道,體育運動還可以培養一些待人接物的初步行為習慣,像是禮貌、善良、誠實等。 孩子比較會模仿,要是不加以注意,一些壞行為就會影響他們,要是家長不開始進行教育,孩子會不自覺地學會很多不好的行為習慣。
  • 學齡前孩子的積木玩具怎麼選
    學齡前孩子的積木玩具怎麼選材質的環保程度價格和材質多少是相關的,太過便宜的拼搭積木使用不環保的風險更大,比如有毒塑料、甲醛超標等問題。
  • 2019加拿大最富裕社區排行榜,華人瘋狂搶佔
    全國最富裕的西溫哥華 圖片來源:westvancouver.ca根據Environics Analytics的最新數據,西溫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為10.7萬元,雖然不算低,不過平均房價排全國第一,高達280萬元,這表明房地產的價值仍然是家庭淨值背後的主要推動力。
  • 如果家庭不富裕,該怎樣教育好孩子?這個方法又簡單又有效
    甚至有的家長從小就把孩子送出國,接受所謂的更高一層的教育。但是,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夠有這樣的能力去培養孩子。條件優渥的家庭畢竟還是佔少數,難道普通家庭脫離這種方式就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了嗎?並不是。有錢人家有有錢人家的教法,普通人家也可以有普通人家的教法。
  • 6人遊探路定製遊:瞄準1600萬個富裕家庭服務
    瞄準大眾富裕階層 在線定製旅遊服務商6人遊旅行網,主要提供家庭和朋友出遊的解決方案,服務模式介於跟團遊、自助遊之間。隨著大眾富裕階層的崛起,很多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旅遊消費者,不願意進行傳統旅遊團出遊,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完成自助旅遊。6人遊正是在這個階段提出了「不跟團、不自助的旅行新方式」。
  • 樂寧教育升級學齡前課程 全方位豐富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方式
    ,樂寧教育升級了其學齡前課程。升級後的學齡前課程將新增繪本和閱讀;同時,還將新建分級閱讀社群以及K3(學齡前階段第三個級別)外教線上直播課。樂寧教育CEO何向穎表示,此次學齡前產品的升級,正是樂寧教育進一步實現「養成式」教育理念下沉,進一步拓展產品線,全方位豐富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方式的成果。 樂寧教育CEO何向穎。
  • 修復愛情的第一步: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那是因為,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真的很重要,它在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們、引導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我這麼說並不是要推卸責任,而是我們自身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原生家庭帶來的投射。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廣東省學齡前教育研究院成立大會暨幼教發展趨勢分析公益論壇召開
    10月19日, 以「情系幼教·公益中國」為主題的「廣東省學齡前教育研究院成立大會暨幼教發展趨勢分析公益論壇」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國際幼兒園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學者、幼兒園投資人及園長等,共計450餘名嘉賓共同見證了廣東省學齡前教育研究院起航的重大時刻。
  • 學齡前教育 三大問題不可不知
    關於教育時機的誤區孩子對於家長的需求,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弱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家長的教育引導,而隨著青春期的萌動,大約在10到12歲以後,孩子對家長的需求會越來越少,他們會更加趨向於「自我」的世界,形成獨立的人格。
  • 申真諝選錯了戰場
    但這也急不得,畢竟教育有教育的規律,欲速則不達。昨天,在第四屆「百靈杯「決賽次局中,申真諝就是因為太急於求成,而沒有遵照棋道的規律來下棋,結果被柯潔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一敗塗地。由於在第一局中痛失」好局「,憋著一口氣的申真諝,心態很著急。
  • 學齡前教育中最後悔的事……
    半年前我曾在網上拋出一個問題:在學齡前教育中,各位家長都給孩子培養了哪些能力?這些能力在孩子上學後有什麼樣的幫助?沒有有忽略培養的能力?在學前教育中,有沒有後悔的事?如果能回到幼兒園小班,最想讓孩子學什麼?我一共收到了三百多條回復,這些回復的家長,他們的孩子有的已經上了小學,有的正在讀幼兒園。
  • 全美最富裕的10大都會 加州佔一半,家庭收入超乎想像
    這份美國最富裕城市清單中,大多數都會區都位於東北和西部各州,也有一些南部和中西部城市進入最富裕城市清單。 此外,個人收入往往隨著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這些城市及其周邊地區也往往有相對較大的接受大學教育人口。清單上只有8個城市的學士學位獲得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3.1%。
  • 學齡前孩子學什麼?掌握認知規律,培養六項能力,別盲目雞娃
    寶寶剛三個月的妹妹卻說:「你這就是教育內卷啊!小孩子的任務是玩才對!」最近一個月,因為劉瑜教授的一篇演講,「教育內卷」成了熱詞。簡單來講,就是只要有一個人開始給娃超前學習,獲得優勢,其他人也會馬上跟上,這樣孩子累得半死,到頭來也沒有什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