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
這兩天,我發了關於冷軍的4篇文章和曾梵志的2篇文章,有一個問題讓很多網友感到好奇。
就是兩人都畫油畫,而且都畫人物,曾梵志那幅《最後的晚餐》賣了1.4個億,還沒有冷軍那幅6000萬的《肖像之相——小雯》畫得像,為什麼反而價格高這麼多?
更有網友找出其中的原因,簡直讓人笑翻天。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幅畫。
▲圖為被賣出6000萬,冷軍的油畫作品《肖像之相——小雯》
▲圖為被賣出1.4億,曾梵志的油畫作品《最後的晚餐》
兩幅畫一比較,確實如網友所說,冷軍的畫是非常逼真,尤其是看了放大的局部,簡直是纖毫畢現,比照片還要逼真。
▲圖為被賣出6000萬,冷軍的油畫作品《肖像之相——小雯》局部
誰都知道,冷軍是超寫實畫家,他的作品逼真的程度,簡直要讓人瘋狂。
而同是寫實派的曾梵志,用的卻是擴張的手法,結構比例都進行了局部的突出處理,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思考。兩者截然不同。
從作品本身,這兩者除了價格懸殊外,沒有可比性。
可愛的網友們卻找出了一堆理由,來說明為什麼價格要高的原因。當然多為調侃。總結起來主要有三條:
一是人,沒有人家畫得多。
冷軍的《肖像之相——小雯》,只畫了一個人,一張臉,而且只有上半身,也沒穿戴什麼。倒時那荷花邊的衣領,挺有立體感,似乎要翻出相框外面來了。
▲圖為被賣出6000萬,冷軍的油畫作品《肖像之相——小雯》局部
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那可是一桌子人,一共13個,有男有女,不是紅領巾就是黃色領帶,穿戴整齊。
二是物,也沒有人家多。
你冷軍的畫,背景空無一物,而曾梵志的畫面,一張長條桌,桌子上是白臺布,上面還有10塊切開的西瓜,10塊大小不一散落桌上的瓜瓤,背景是左右兩側的八條屏書法,還有三扇長條窗戶。
三是內容,也沒有人家豐富。
你冷軍的畫,就一個女的,側著臉在看什麼,儘管有很大想像空間。但是沒有曾梵志要表達的內容豐富而複雜。13個人,好像在為什麼事情反難,每個人各有表情,三人一組都商量著什麼,同時大家又都將目光朝向中間的人,坐在中間的顯然像一位老大,雙手放在桌上,很鎮定的樣子。而且桌上擺放的西瓜,有吃過的,有沒有吃的,還散著一些瓜瓤,似乎氣氛不對勁,很符合最後的晚餐這個主題。
網友們說了這麼多,有網友說了一句,戳中了曾梵志作品的要害:既然這麼好,為什麼不把這13個人畫畫好,不要讓人看了覺得像卡通,而且都一個臉型,連男女都很難分辨清楚,還有那誇張的大手掌。
▲圖為曾梵志的油畫作品《面具系列1996 NO.6》,拍出了6708萬元人民幣,一例是卡通臉和誇張的大手掌
這句話,讓很多網友一時都回答不上來。
不過,也有網友問,像冷軍這樣的超寫實,是不是太死板了?
▲圖為冷軍的靜物油畫《竹筐裡的柿子》和局部
網友認為一幅作品,關鍵要把觀眾的眼光引向畫面之外的東西,來促使大家的進一步思考,那才更有意義。
這話沒錯。
大家對這兩位的油畫家的作品怎麼看,歡迎留言!
相關文章:
他畫人的面具,畫了10年,23幅畫賣了6.1億,最貴一幅1.4億
畫得這麼醜,卻賣出了破1000萬的天價?網友:是越醜越值錢?
質疑冷軍6000萬畫作被質疑:很真實但毫無靈性,與照片沒區別?
畫破銅爛鐵屢屢獲獎,畫膩了改畫美女,兩幅油畫竟賣了9000多萬!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