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全面崛起需要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尖端科學技術研究發展的主要力量。雙一流高校名單於2017年公布,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校有42所,分為A類和B類。其中A類一共有36所,均為985工程大學。而B類一共有6所,其中含原985工程大學3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湖南大學、東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原211工程高校3所:鄭州大學,雲南大學和新疆大學。
由於雙一流大學建設名單是五年為周期進行滾動調整的,因此不少高考考生和家長對進入B類的六所大學心存疑慮,覺得填報時候會有風險:萬一我們高考填報的時候雖然是B類,但畢業的時候,不幸被調整出了B類,那不就意味著虧了嗎?
可以說,這種想法是有相當代表性的。因為如果從進入雙一流建設的學科數量來看,這幾所大學確實比較少,甚至少於東北師範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等僅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各高校具體數量和學科名稱如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個,農業東北大學 1個,控制科學與工程雲南大學 2個,民族學、生態學湖南大學 2個,化學、機械工程鄭州大學 3個,分別為臨床醫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新疆大學 3個,分別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從入選學科數量看,確實偏少,那麼是否地位就是岌岌可危的呢?我們再做進一步分析,會發現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首先,這幾所高校,除了東北大學以外,基本都位於我國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但恰好又在一帶一路的區位上。雲南大學和新疆大學所處邊疆,更具有開放橋頭堡的概念。而東北大學地處遼寧,東三省是老工業基地,但其經濟因為產業結構調整的因素,近幾年也趨於停滯,所以國家也提出了振興東北的口號。也就是說,這幾所大學都處於國家的戰略區域。當地需要這些大學來為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教育部官員對於將一流大學區分為A、B兩類是如此解釋的: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加快改革、加快發展,並推動歸入B類的高校正視差距、奮起直追。但在具體工作中,將做到三個同等,即同等重視、同等建設、同等評價。我們可以認為,B類高校雖然和A類高校有差距,但是教育部並不會區別對待。該扶持的還是繼續扶持,該發展的也依舊發展。
最後,雖然說雙一流大學並不是固化身份,但雙一流建設實施推進總的原則是穩中求進、繼承創新、改革發展。大家如果注意到裡面有個「穩」字,就應該明白動作不會激烈,只要這些大學能夠有所創新有所進步,就不會被調整出去。
今年正是雙一流工程建設中期評估階段,如果高考考生和家長依舊有所擔心,可以關心下中期評估結果。您也可以留意我們,我們將會及時跟進並告知大家。一旦中期評估結果出來,這些大學都表現不錯,那麼高考志願填寫這些大學,就不需要有太多猶豫了。
你覺得B類大學會有降級的高校嗎?請把你的意見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