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民辦幼兒園營利與非營利細則解讀!

2020-12-19 騰訊網

2017年1月18日,民辦教育促進法草案三審正式通過,國務院發布重要文件《國務院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民辦幼兒園分類登記實施細則》、《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監督管理實施細則》,標誌著民辦教育分類管理,為中國民辦幼兒園發展迎來了歷史性的春天!

一、社會力量辦幼兒園,國務院發文鼓勵:各級政府不得限制!

2017年,營利性幼兒園在中國首獲官方認可,除了可以進行IPO、上市,其主管部門變更為在工商部門登記。

解讀:營利性民辦幼兒園,依據法律法規規定的管轄權限,幼兒園的審批權放到縣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二、幼兒園可以自己定價學費,具體收費標準由民辦幼兒園自主確定。

實行分類收費政策,規範民辦幼兒園收費。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收費,通過市場化改革試點,逐步實行市場調節價,具體政策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辦學成本以及本地公辦教育保障程度、民辦幼兒園發展情況等因素確定。營利性民辦幼兒園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具體收費標準由民辦幼兒園自主確定。政府依法加強對民辦幼兒園收費行為的監管。

解讀:這一條,可認為是對幼兒園經營上的利好,對於存量幼兒園資產來說,提價是其未來主要業績增量渠道,分類收費政策之後,民辦幼兒園,尤其是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可實現市場價格調節機制,由民辦幼兒園自主確定,故幼兒園收費可依照市場調高收費或者調低收費。

三、2017年開始,分類管理;中國幼兒園分為營利性、非營利性二大類!

2017年幼兒園實行分類管理。選擇登記為非營利性幼兒園的,修改幼兒園章程,履行新的登記手續,繼續辦學;選擇登記為營利性幼兒園的,在依法依規進行財務清算、財產權屬確認、繳納相關稅費等程序後,辦理新的辦學許可證,重新登記,繼續辦學。國家只是在稅費優惠、用地、收費等方面,將對非營利性和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實行差別化扶持政策。

解讀:

1、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舉辦者將不取得辦學收益,辦學結餘全部用於辦學。

2、營利性民辦幼兒園舉辦者可以取得辦學收益,辦學結餘依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分配。

四、擴大辦學資金來源,利用幼兒園現金流發行ABS等創新金融工具將更加活躍。

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開發適合民辦幼兒園特點的金融產品,探索辦理民辦幼兒園未來經營收入、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業務,提供銀行貸款、信託、融資租賃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解讀:對於辦學的資金來源,有了更多鼓勵和引導,未來ABS、融資租賃等方案,在辦學上或將出現較靈活的運用,對於辦學者來說,可認為是融資方面的利好;對於資本方來說,也有了更多、更正規的渠道來進行辦學方面的融資。

五、政府向民辦園購買服務。

民辦教育迎來市場化時代,有利於民辦教育企業的業務開展。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專業化服務。積極鼓勵公辦幼兒園與民辦幼兒園相互購買管理服務、教學資源、科研成果。

六、幼兒園的稅收優惠和土地政策。

1、非營利性幼兒園政策解讀:對幼兒園自用的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用電、用水、用氣、用熱,執行與公辦幼兒園相同的價格政策。在土地政策上,民辦幼兒園建設用地按科教用地管理。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享受公辦幼兒園同等政策,按劃撥等方式供應土地。

2、營利性幼兒園政策解讀:按國家按科教用地管理的政策供給土地。只有一個意向用地者的,可按協議方式供地。需要徵收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但其他稅收優惠仍然維持。

解讀:從政策來看,不管營利還是非營利,民辦幼兒園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從市場準入到師資力量、教學方向、學生資助,都有明確的優惠扶持政策。而營利與非營利的主要區別,就是看賺的錢是拿來給股東分紅,還是繼續投入幼兒園建設運營。部分社會資本考慮到回報問題,會考慮開辦營利性幼兒園。

此外,現有民辦幼兒園多數以取得「合理回報」為辦學目的,並且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投入了大量資產。而且,現有民辦幼兒園也享受了土地、稅費的大量優惠。因此財務清算規則是各校關注的焦點,也是最終決定幼兒園分類的關鍵因素。會上,教育部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司司長孫霄兵表示,現有民辦幼兒園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的,財務清算規則由省級政府制定,教育部鼓勵各地於2017年9月1日前出臺。

相關焦點

  • 教育部2017年民辦幼兒園營利與非營利細則解讀
    》,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民辦幼兒園分類登記實施細則》、《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監督管理實施細則》,標誌著民辦教育分類管理,為中國民辦幼兒園發展迎來了歷史性的春天!營利性民辦幼兒園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具體收費標準由民辦幼兒園自主確定。政府依法加強對民辦幼兒園收費行為的監管。 解讀:這一條,可認為是對幼兒園經營上的利好,對於存量幼兒園資產來說,提價是其未來主要業績增量渠道,分類收費政策之後,民辦幼兒園,尤其是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可實現市場價格調節機制,由民辦幼兒園自主確定,故幼兒園收費可依照市場調高收費或者調低收費。
  • 營利or非營利,對幼兒園有何影響?
    營利or非營利的分類管理政策落地實施仍需要較長的時間,也面臨諸多困難,但分類管理從法律上破解了困擾民辦教育發展的學校法人屬性不清、財產歸屬不明
  • 拆解一下「營利」與「非營利」的民辦幼兒園.
    「民促法修訂後,幼兒園怎麼轉變,選擇營利還是非營利?」趙園長因為這個問題陷入了兩難。10年前剛辦學拿地時,出讓與劃撥的方式相差10萬元,她選擇了劃撥的方式拿到現在這塊教育用地。按照新法如果幼兒園要轉為營利性的,那麼就要補繳土地出讓金,以現在的土地價格來計算這將是一筆巨額的資金。而如果選擇轉為非營利性的,她同樣很糾結,因為幼兒園為了擴大辦學規模已經負債近百萬,一旦選擇了非營利就意味著建成的園所等資產將不再屬於舉辦者,欠下的債務誰來買單尚不清楚,地方補償方案也還沒出臺。民促法的修訂對幼教行業而言可謂是進行了一輪洗牌,有人喜也有人憂。
  • 民辦學校營利還是非營利 屬性自己定
    原標題:民辦學校營利還是非營利 屬性自己定  南都記者 商西  教育法律「一攬子」修正草案今天(21日)上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其中《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修改受到關注,擬規定民辦學校可自主選擇非營利性或營利性。這意味著,營利性民辦學校或將獲得法律「正名」。
  • 馬學雷:民辦校以非營利之名行營利之實是通往監獄之路
    本次民辦教育新法新政一攬子文件包括2016年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法決定》、2016年12月教育部等五部委發布的《民辦學校分類登記實施細則》、2016年12月教育部等三部委發布的《營利性民辦學校監督管理實施細則》、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2016年12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
  • 王海英:是普惠還是營利?民辦幼兒園的發展困境與突圍方向
    2016年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出臺,標誌著對民辦園開始實施「營利」與「非營利」的分類管理改革。」,可以看出政策在有意無意中將「普惠」與「非營利」拉攏與合併的傾向。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是解決民辦教育宏觀管理與微觀運行衝突、推進民辦學校良善治理的有效路徑。在急速運轉的政策漩渦中,被捲入的民辦幼兒園的選擇也在不斷變化:從「普惠」還是「非普惠」到「營利」還是「非營利」再到「普惠」還是「營利」。
  • 民促法配套細則解讀:利好顯現,不確定仍在
    昨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民辦學校分類登記實施細則》;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商總局聯合印發了《營利性民辦學校監督管理實施細則》,愈發細化的條例下,是更多的關於民辦教育未來的勾勒與猜想…
  • 王海英教授:是普惠還是營利?民辦幼兒園的發展困境與突圍方向
    2016年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出臺,標誌著對民辦園開始實施「營利」與「非營利」的分類管理改革。」,可以看出政策在有意無意中將「普惠」與「非營利」拉攏與合併的傾向。 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是解決民辦教育宏觀管理與微觀運行衝突、推進民辦學校良善治理的有效路徑。在急速運轉的政策漩渦中,被捲入的民辦幼兒園的選擇也在不斷變化:從「普惠」還是「非普惠」到「營利」還是「非營利」再到「普惠」還是「營利」。
  • 關於民辦教育的系列政策出臺 教育部副部長李曉紅這樣解讀_新聞...
    關於民辦教育的系列政策出臺 教育部副部長李曉紅這樣解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18日,一組關於民辦教育的重大政策正式發布,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等多部委也隨之出臺了分類登記和監管的兩個配套細則,這標誌著對民辦教育分類管理、差異化扶持的重大改革開始實施。
  • 深入解讀《關於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
    大家重點關注的是公益屬性部分,是否後續很多義務教育階段的K9學校以後就無法營利:第一,自2018年10月的民促法草案出臺,整體其實已經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不允許營利,《意見》和過去政策比沒有大的改變,或者更加嚴厲的部分。K9選非營利,其他可以選營利非營利,分類管理在2018年10月就已經體現的非常明確了。
  • 教育部回復委員提案:普惠性幼兒園並不意味著必須非營利
    教育部回復委員提案:普惠性幼兒園並不意味著必須非營利 賀春蘭/微信公眾號「人民政協報」 2019-12-10 17:42
  • 教育部:普惠性幼兒園並不意味著必須非營利
    文 | 人民政協報賀春蘭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向記者透露,教育部日前在回復自己的一件提案時明確:普惠性幼兒園並不意味著必須非營利。據悉,蘇華委員於2019年3月向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交了一件《關於促進民辦教育加快發展的提案》,就進一步明確普惠性幼兒園和非營利性幼兒園之間的概念內涵提出建議:「對於已經認定為普惠性幼兒園的,在分類登記時不能強制要求投資者將幼兒園登記為非營利性幼兒園,保障幼兒園投資者在分類登記時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或非營利性幼兒園的自主選擇權。」
  • 從中美比較看非營利組織的營利行為
    按照非營利組織追求目標的公益性而言,非營利組織的活動似乎不應該有「營利」的成分,但從世界各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現狀看,很多非營利組織都提供有償服務,在提供公益服務的同時,也注重活動本身是否「賺錢」,這成為當代非營利組織發展中的重要現象。    美國非營利組織營利行為的特點    美國的非營利組織從無到有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歷史,它已成為美國市場經濟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 教育部表態:普惠性幼兒園並不意味著必須非營利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向記者透露,教育部日前在回復自己的一件提案時明確:普惠性幼兒園並不意味著必須非營利。 據悉,蘇華委員於2019年3月向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交了一件《關於促進民辦教育加快發展的提案》,就進一步明確普惠性幼兒園和非營利性幼兒園之間的概念內涵提出建議:「對於已經認定為普惠性幼兒園的,在分類登記時不能強制要求投資者將幼兒園登記為非營利性幼兒園,保障幼兒園投資者在分類登記時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或非營利性幼兒園的自主選擇權。」
  • 深度 | 非營利民辦學校法人類型再造
    2002年《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民辦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為吸引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進入教育行業,《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允許出資人從辦學結餘中取得「合理回報」。此規定符合很多舉辦者的實際需求,但也引起巨大爭議。全國人大科教文衛委員會有關人士指出,「合理回報」本質上是一種優惠政策和獎勵措施,與《教育法》中不得營利的規定並不矛盾,也不意味著可以營利為目的辦學。
  • 寧波全國首推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面向大眾非營利
    面向大眾,以非營利為目的,享受公共財政資助,保證教育質量  寧波全國首推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到2015年,此類幼兒園將佔全市幼兒園總數的30%以上  「入園難,進公辦幼兒園尤其難」,這幾乎是絕大多數城市都面臨的問題。
  • 民辦學校學費十多萬,原來也是非營利性學校?
    」近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謝煥忠也列席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於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的分組審議。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謝煥忠介紹,在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正式通過後,針對營利性民辦學校的實施監管細則也將會印發出臺。
  • 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政策詳解
    >教育部舉行的《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配套文件有關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民辦學校將實行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分類管理,並通過建立差別化扶持制度,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
  • 民辦幼兒園求變記:資本與良心、營利與普惠的博弈-虎嗅網
    園所選擇普惠還是高端,決定了其是否選擇營利,然而,對於小區配套幼兒園來說,不管是辦成公辦園還是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都不得營利。而政策對於小區配套幼兒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的規定,十分關鍵。也就是說,「二八」格局下,若民辦園選擇轉為小區配套園,或者園所本身在小區內,「營利」將與其無關。
  • 普惠幼兒園、營利幼兒園:你為孩子選哪個?
    2018年11月28日9:00 ,在山東濟南南郊賓館俱樂部四樓禮堂 ,教育部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解讀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介紹了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