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不僅是對肉體上的傷害,還包括語言傷害

2021-01-13 木言瘋語

在你的意識裡,暴力是什麼?

戰爭,迫害,鬥毆,打人……沒錯,這些都屬於赤裸裸的暴力範疇。可暴力的範疇遠不止於此,還有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的部分:語言。

語言也是施暴的手段之一,並且更隱蔽,不容易被鑑定,專業術語叫「語言暴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個詞可能會頻繁聽到:家庭暴力,就是大家口中的家暴。

2019年鬧得眾人皆知的恐怕非「宇芽家暴事件「莫屬了,最終以相關部門介入收場。2020年因電視劇《安家》的熱播,王自健被家暴的事件也被扒了出來。

不管是哪個事件,受害人是男是女,我們能看到的共同點是受害人遭受了直接的肉體傷害。一個人在遭受肉體傷害的同時,往往還伴隨著語言暴力的傷害。

肉體上的傷害容易治癒,而語言暴力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卻很難癒合。

我們普通人在生活或者職場中,遭受語言暴力的機率要遠遠大於遭受肉體暴力傷害的機率。

職場中,領導或者同事很容易成為語言暴力的施暴者;家庭中我們又很容易成為家人和孩子的語言暴力施暴者,同時也可能成為受害者。

無論是生活或者職場,通過語言暴力的溝通,並沒有達到我們所期望的結果,甚至對受害人的心理上造成了更大傷害。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指出:使用暴力的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心的寧靜遭受到了破壞,所以他們才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或尋求心靈的和平。

看來不想讓成為一個施暴者,需要先讓自己心安靜下來。遇到事情的時候,非暴力溝通就是讓自己安靜下來不錯的選擇。

我們對外人不能成為施暴者,對家人更不能成為施暴者。現實中我們可能是這個樣子的:我們把最好的脾氣給了外人,把最壞的脾氣給了家人。尤其是對孩子,動不動一頓大吼,搞的親子關係著實有點尷尬。

我們雖不能左右別人,但可以控制自己。如果有類似場景的事情發生,不妨試試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化解衝突。

首先要讓自己保持安靜。先觀察對方的言行,此時不要給對方的行為做判斷和評估;然後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擔心和關心;再表達自己的需要,因為自己需要對方是什麼樣子,所以不希望看到目前的樣子;最後表達請求,自己需要對方,以後別做這種事情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一定讓自己保持安靜,用平靜的語氣溝通,千萬別吼。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往往會幹出不理智的事情,事後後悔。

其實,做到這樣並不難。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如果當事人是自己,我們做了不對或者不好的事情,會希望對方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呢?大打出手,互相大吼,應該不希望這樣。

最好的狀態是彼此坐下來,心平氣和的溝通。讓對方能表達出來,自己也能讓對方感受到關心和擔心,然後在表達出自己擔心的訴求。

一般情況下,矛盾都會緩和,因為自己這樣的做法立場合情合理,也沒有讓對方感到難堪,自然不會激化衝突。

遇到事情,我們的初衷是要化解,而非激化矛盾。

剛開始需要有意識地要求自己這麼做,可能會有一個改變的過程。畢竟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愛,都希望彼此能變得更好,不希望看到肉體上的傷害,也不想看到語言暴力的傷害。

那就從改變我們自己開始吧,遇到事情的時候,採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解決。再慢慢地去影響其他人,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更多愛。

最後借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的兩句話結尾: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誼,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相關焦點

  • 父母的語言暴力如同尖刀,不僅傷害親子關係,還傷害孩子性格
    漸漸地孩子的成績越來越糟了,並且性格上也變得更加膽小怯懦。甚至有好幾次孩子居然還被班上的同學欺負了。閨蜜指責孩子「你真是太笨了,連被欺負都不知道還手,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窩囊廢?」孩子在媽媽的指責聲中越發地狼狽,委屈的眼淚在眼圈裡打轉,小手不停地撕扯著衣角,看起來是那般無助。
  • 「靈」與 「肉」息息相通:精神傷害引起的腦反應和肉體傷害一致
    不 知你注意到沒有,不論在漢 語還是別的語言裡,人們都 喜歡用肉體上的感覺來描述精神 上的感受。   你一定會說,這都是些比喻 罷了,精神上的痛苦跟肉體的疼痛 怎麼可能是一回事呢?難道我用 一句尖刻的話把你「刺痛」,跟我 用針扎你一下,其效果是一樣的 嗎?   出乎你意料的是,越來越多 的證據表明,一些精神上的傷害所 引起的大腦反應,跟肉體上的傷害 效果是一樣的。這就是說,我們的 「靈」與「肉」是息息相通的。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家長們以為打孩子才會傷害孩子,卻不知語言上的傷害,同樣會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語言暴力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一起走進今天的《成長的煩惱》。 首先,家長謾罵孩子、甚至嚴重的出言不遜,冷嘲熱諷,這都是語言暴力;其次,像「你上一邊去,別在我身邊待著」這種拒絕孩子的語言,其實也是語言暴力。
  • 呼籲:不要讓言語暴力傷害到別人!
    武力暴力傷害的是我們的肉體,也可以說是我們的金錢,都是物質方面一些的東西,有可能會對我們的心靈造成一定的傷害,一定造成傷害的是我們的肉體!這倒不是很可怕,肉體的傷害除了那些比較嚴重的傷害,恢復過來也不是太難,如果是那種很嚴重的暴力的話那就得抓住兇手,然後懲治!這樣兇手也可以得到懲治,自己也能得到一些相對公平的待遇!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
    「如果你不再聽話,我會打你」,語言暴力會嚴重傷害孩子,請不要成為傷害子女的父母。 小編我相信這些話是父母的憤怒話,但是當我們聽到這些話時,我們都感到困惑,因此對孩子說話有時有些極端! 是因為您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並且您急躁而又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們嗎? 但是,這種質疑和攻擊兒童智力的話不僅傷害兒童的自信心,而且還會傷害兒童的自尊。
  • 語言的力量: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超出你想像
    如今,有一種暴力,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那便是語言暴力。這種暴力比起外表的傷痕來說更為嚴重和可怕。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有時,冷暴力也算其中的一種語言暴力。
  • 語言暴力對一個人的傷害有多大
    語言暴力,會傷害一個人的內心,甚至影響一個人的性格發展。比如,校園暴力,以及PUA等,也是建立在語言暴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果要說語言暴力給我帶來的一點警惕的話,那就是學會寬容別人的缺點,不落井下石,並學會傾聽。希望每個人,都能是陽光快樂的孩子,不畏懼別人語言的傷害。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所以,雖然萌萌狐是個暴脾氣,但因為總是用這句話鞭策著自己,也就儘可能的避免了對家人使用「語言暴力」了。不過,即便我們都知道語言暴力傷害大,卻避免不了還是有許許多多的人使用,尤其是對孩子!至於語言暴力的傷害到底有多大,萌萌狐覺得說再多也不如下面這個視頻更直觀了,萌萌狐看了無數遍,每看一遍都「心驚肉跳」!可不是嗎?
  • 有一種傷害叫——語言暴力
    作者:寶寶知道 鍾皮皮的禮物如今,有一種暴力,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那便是語言暴力。這種暴力比起外表的傷痕來說更為嚴重和可怕。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家長千萬別用語言暴力傷害孩子|家庭教育|語言暴力|傷害_網易親子
    很多家長認為,打孩子就是家庭暴力。其實不然。在現代社會,很多家長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影響下,在學校應試教育的挾持下,經常對孩子使用「軟暴力」。其中,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在很多家庭裡隨處可見。很多家長也許不以為然:孩子不聽話罵一下又如何,又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何必大題小做?然而,孩子若長期生活在不平等、不被尊重的環境中,語言暴力將給孩子帶來的嚴重的危害。
  • 生活中時刻在用暴力語言傷害別人,自己卻不知道
    書名叫做《非暴力溝通》又被稱為「愛的語言」聽這個書名,就知道,是講人際溝通方面的知識。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我們認為,只有打人、動粗,才算是暴力。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的痛苦。講個小故事:有個小男孩,說話非常的難聽、傷人,他想要改變,但總是控制不住自己。
  • 語言暴力對一個人傷害有多大? 毀掉一個人,一句話就夠了!
    我們都知道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給人帶來支持、安慰、祝福,也可以給人帶去傷害甚至是破裂和毀滅。 「你這樣不會有出息的」 很多時候這些話出自父母之口,再教育孩子的時候,再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再和子女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他們把這些話脫口而出,卻不曾想給孩子造成多少傷害。 語言暴力從另一面也反映了人類攻擊本能的存在。語言可以是一種暴力工具,有了話語權也意味著有了一切。
  • 李宇春談網絡暴力,語言傷害也很痛
    生活的快速發展,到了現在可以說是網絡時代了,網絡對於現在社會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了,那麼網絡的危害也接踵而至,「網絡暴力 」、「語言暴力 」……近日,在《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中,談及網絡暴力問題,李宇春表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李宇春」,由於李宇春的性格很要強
  • 網絡上的暴力愈演愈烈,從語言到生活,看看那些被傷害過的明星
    這種暴力很多時候你根本不認識別人但是他卻能夠用著各種語言上的侮辱對你進行批判,因為隔著網絡你甚至都無法還手這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都是很有很可能發生的事情,那麼對於公眾人物來說是更無法避免的甚至是每天都在面對著這些暴力。
  • 悲傷逆流成河: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超乎你想像
    語言暴力看似無形,不會把傷痕留在身上,卻讓心不停的滴血。它就像一把鋒利的劍,不動聲色就會置人死地。(2)導致悲劇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最主要的導火索是語言的肆意傷害,不是每個人的心理素質都可以承受語言帶來的傷害。心理學家武志紅說:「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兇器。」
  • 在深圳,有一種傷害叫語言暴力!
    我當時有一個朋友,經常會說我胖還取笑我,有時候我生氣,又說我小氣玩笑都開不得。所以,我高中時期一度自卑,總是低著頭走路,還害怕和其他同學多交流,甚至還節食減肥,傷害了身體。同事之間 之前我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但是因為語言暴力,我被迫離職。因為我不小心把文件從桌子上弄亂被上司罵:「這點事都做不好,我讓你來不是吃白飯的嗎?」「這麼沒用,來深圳做什麼?
  • 《西蒙的爸爸》:如何跳出「語言暴力」傷害下的情緒怪圈?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抄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而低齡的語言暴力,就是襲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受害者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語言暴力就屬於這一類。
  • 語言暴力對一個人傷害有多大?看看那些被毀掉的人
    語言是世界上一種奇妙的事物,也是我們重要的溝通工具。語言對於我們有著無法言表的重要性,語言用得好可以救人,用得不好亦可以傷人。世上能夠傷人的東西千千萬,不好的語言就是其中傷人不流血,且傷人後難以癒合的一種武器。
  • 「你怎麼那麼笨」,家長無形的「語言暴力」,比拳頭的傷害更大
    "你怎麼那麼蠢",這個母親無形的"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比拳頭帶給孩子的傷害更大。"語言暴力"跟"拳頭暴力"的區別相信各位父母都知道"語言暴力"傷害的是孩子的心靈,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帶給孩子的心靈傷害是很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孩子喪失自信心,因為這樣的語言暴力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的心靈得到嚴重的創傷。
  • 語言暴力傷害有多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手機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根據密西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的一項實驗:當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攻擊,他的情緒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和身體疼痛極為相似,神經系統能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也就是說,當父母辱罵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