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2月25日電(張周來、吳小康)在農業領域,作物套種並不是新名詞,但多數套種從效益上看並不突出。記者最近在廣西南寧市江南區、崇左市扶綏縣等地農村看到,一種創新的套種方法輔之以「避雨、避寒、避曬」的「三避」技術,使得同樣的地塊效益倍增。
江南區蘇圩鎮是遠近聞名的西瓜生產大鎮,但這裡多數西瓜都種在了甘蔗地裡。當地農業技術人員介紹,其實以前甘蔗地裡套種西瓜也有人嘗試,但是兩種作物爭肥、爭水、爭陽光、爭空間的問題很嚴重,結果不僅西瓜長不起來,甘蔗也減產,人們形
象地說這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記者近日在這裡看到,當地農民採用了避寒栽培技術,在蔗地裡套種西瓜,結果卻大不一樣。村民梁忠元的12畝甘蔗地今年全部套種了西瓜,眼下綠油油的西瓜秧鋪展在地裡,長勢良好。梁忠元說,去年入冬時,他已經把西瓜籽種在塑料大棚裡避寒育苗,五六天後就開始嫁接優質西瓜苗,今年農曆正月初十,其他人還沒過完年,他家的西瓜苗就已經被提前移植到甘蔗地裡了。
「現在是種甘蔗的時間,西瓜再長一個多月,預計到3月底4月初就能上市了,那個時候甘蔗才剛剛長起來,這樣處於生長期的甘蔗與處於收穫期的兩種作物就錯開了生長期,而且西瓜秧爛在地裡還肥了甘蔗地,對甘蔗增產很有好處。」梁忠元說。
去年,梁忠元僅靠大棚西瓜育苗出售就有2萬多元的收入。蔗地裡的西瓜畝產25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1元粗略計算,套種一畝至少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除去人工、肥料等成本,每畝地套種西瓜純收入接近2000元。梁忠元說:「這是在種甘蔗之外,又"白撿"了一季西瓜!」
在與蘇圩鎮鄰近的扶綏縣山圩鎮,當地幹部陸忠任介紹,去年山圩鎮應用「三避」技術推廣甘蔗套種西瓜4.18萬畝,農民獲得很大收益。今年,全鎮推廣面積將達6.5萬畝,僅此一項,全鎮農民人均增收就達1000元至1200元。
廣西農業部門現在正大力推廣「三避」間套種技術,進行多次套種、立體套種、多年生與一年生間套種、高矮作物間套種、糧食與經濟作物間套種、免耕間套種等模式創新。賓陽縣黎塘鎮水稻套種蓮藕,畝產值可以達到5500元,比單純種植蓮藕畝產值增收700元至1000元。
「"三避"間套種技術既"撿了芝麻",也沒"丟西瓜"。事實證明,運用"三避"技術錯開不同作物生長高峰期,科學利用地、肥、水、光等資源,可以實現單位土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廳長張明沛說。
(責任編輯: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