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到底為什麼要賣假票?

2021-01-10 網易科技


文/李淼 來源:微信號threewatermiao

來吧,既然大家質疑最多的聲音是:

「攜程做假票沒有動機啊,最後肯定要被發現,它幹嘛這麼做?你的結論不成立。「

好,結論是不是成立,我掰碎了給大家進行一下「合理假設 Reasonable Hypothesis」。

為了給知識儲備令人著急的水軍們臨時補課,我在這裡說明一下,Reasonable Hypothesis 的定義是,基於細心觀察和有效信息基礎之上,針對對象的動機做出的可被測試的假設。簡單來說,我們看到了幾個事例,再根據其背後的運作原理,做出我們認為可能是合理的假設,並且在類似的條件下觀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那麼我們的假設就是合理的,且可被測試的。

所以說到底,這裡的前半段分析都是我的「合理假設」,也許與暗箱操作中的實際情況不符。希望攜程能夠拿出同樣有力的證據,來對我的假設進行證偽。

另外我得敬告水軍們,你們昨天跟我說攜程拿出了「萬分之二」的數據,至少是「在有誠意地拿數據說話」,而我只是「煽動民眾情緒」。那麼好,在這篇文章的後半部分,作為一個機械工程師出身的前對衝基金從業人員,我來給你們上一課,什麼叫「拿數據說話」。

說實話,我都有點兒懶得用智商碾壓你們這幫水軍,就拿計算器碾壓你們吧。

1. 假票是不是能被發現

從很多朋友留言中,以及我個人在攜程上這半年訂的那幾十張機票來說(所以噴我做旅行其實是攜程競爭對手的,你聽說過哪個競爭對手給對方送上自己全部的機票訂單的?),攜程出票後,拿不到電子客票號,或者拿到了與自己乘機不同的電子客票號的,不是少數。看看這個朋友發來的訂單,幫我找找那個所謂的電子票號。

而看似正常的出票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其中應該包含幾個要素:1. 航司預訂號,作為在航空公司訂位的憑證;2. 乘客姓名,作為值機時的對應信息;3. 電子票號,作為航空公司確認出票的憑證。

大家手裡有攜程app的,不妨打開看下自己的航班訂單記錄,裡面有多少是缺乏信息的?

以我的個例來說,這個比例是:19/33——自2015年8月起的33張機票,只有19張有確切以上三項信息(還包括了被證明是假電子單號的兩張),而其餘的14張,都是缺乏2、3項的」非正常機票「。

而沒有電子客票號的,我可以合理推斷,這些票在我付款出票的時刻,事實上有很大的可能,它們並未成交——否則攜程為什麼沒有像其他訂單一樣,返回給我電子客票號?

那麼這些訂單會怎麼處理?你還記得我從攜程上提前買到的那兩張「假票」的價格,是12326元,對吧?當然這個價格包含了保險和稅費,但是機票都不存在,這個保險和稅費更是無稽之談。

然後我的朋友當事人W女士,她們在機場現場買的票,是10924元。12326-10924=1402元。

也就是說,如果攜程拖到了我朋友到達機場前,把這兩張票直接從櫃檯買了,在遞給我的朋友,他們瞬間就轉到了毫無任何風險的 1402 元。

但這不是個例,航空公司如果因為某班航班的上座率不高,把票價調整到更低的水平,那麼攜程這樣的OTA,每單機票可以賺到的金額更高。

所以我們第一個小結論就是,如果先發行假票,之後在某個時間點把這張票用更低的價格補上,那麼攜程是可以獲得無風險套利機會的,也就存在著這樣做的動機。

那麼如果航空公司之後放出的票價格更高呢?

這個更不難,攜程可以用「拖延出票時間」的方式,如果你催得不緊,那麼就越晚出票越好,等待套利機會;一旦沒有套利機會,那麼就通知你「對不起出票失敗,您的款項將被退還」。

這句是不是很眼熟?

但如果你是個急性子,就要趕快出票,那麼好,攜程也可以選擇:是這時候把錢退給你,還是先出個「電子票號」穩住你?

一旦你拿到了電子票,大多數人可能不會去查真偽,那麼還請參考我上面分析的第一步,找低價買入。如果沒買到,呵呵,還是一樣,你的票會被退款。

但如果你去查了,事情就不一樣。

還有一對夫婦帶著寶寶去玩的驚險經歷:

至於後臺怎麼操作的,既然拿到了真票號,肯定是老老實實買了唄。

然後我的微信後臺,還有位姑娘給我發來了這樣的攜程截屏:

電子票號亮瞎眼。

所以我們第二個結論是,攜程內部的操作中,存在著大量的拖延成交、偽造票號的現象,只是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攜程已經向我們銷售了大量的「非正常機票」。

這裡所說的「正常機票」,是指我一手交錢一手收貨,在合理的足夠短的時間內(也就是電子訂單和付款信息到達航空公司,航空公司返回電子票號的那短短幾分鐘),拿到的真實有效的電子客票。除此之外,都是「非正常機票」。

所以,正因為有著「非正常成交」手段的存在,生成了這些「非正常機票」,也就給攜程等等OTA留下了灰色盈利的可能性。

後臺有幾位從事機票行業的朋友,給我發來了如下的信息(時間問題,請由下至上閱讀):


而這一操作,也被我們的另一位朋友所證實,這,確實就是OTA平臺上的現狀。

2. 假票是不是真的能被索賠

以我個人經歷來說,除非你留了個心眼,否則大量的假票是沒有被索賠的。

還是回到我們上面的例子裡,攜程收了你的錢,但是並沒有發給你電子票單,甚至一直顯示「出票中」,那麼一旦你收了簡訊,說票未能成交。很抱歉,這是不算在攜程賠付範圍之內的。

而我的例子更是活生生:事件當天的客服代表跟我說,先生您的票可以給您做退款,但是已經成交的保險費是不能退的。我一想就幾十塊錢的事兒,心亂如麻,也就沒做太多回應。

但是,攜程提出的退一賠三,當天並沒有人跟我說啊!還是你們的公關人員看到帖子之後來提出的啊!

那麼有多少心裡急匆匆的人,就根本沒想到賠付的問題呢?我從自身經歷以及ttdz的經歷出發(攜程同樣提出退掉機票了事),我認為並沒有多少人想起來主張「退一賠三」。

我們再退一步說,給你合理假設一個更恐怖的。

如果當天,我的朋友沒能趕上飛機,這筆錢會怎麼樣?

改籤手續費要收取3480元,如果選擇退票,那麼我只能拿回: (5220 - 3480)X2 = 3480 元。剩下的 12326 - 3480 = 8846 元,都會被攜程扣除。

請注意,我這裡說的是一張根本沒有成交的電子客票,錢款根本沒有到達航空公司,所以任何的退票費用和改籤費用,其實都是無中生有的。.

.

北京的機場高速稍微堵一堵,你就損失了 8846 元人民幣,而且這錢根本不是航空公司收的退票費或者改籤費——因為錢始終都在攜程的帳上,機票壓根兒就沒成交。

恐怖嗎?

這還沒完。

因為根據攜程自己承認的,每天都有」萬分之二」的客戶會因為這種事情上不了飛機。同時,我們還有那幾乎40%的旅客(從我自身出發,起飛前都沒有明示電子客票號的14/33,是42.4%),拿到的是「非正常機票」——ttdz拿到的「盜刷積分票」就是一例——我們有理由相信,攜程從「非正常機票」中的盈利,事實上可能非常可觀。

.

綜上所述,不出票、晚出票、出假票,這其實都是攜程以及其他OTA平臺的常用伎倆。通過拖延時間,爭取到航空公司出售更低價位的機票,從中賺取差價。而為了賺取這個價差,攜程不惜給客戶發去假電子票,甚至是冒著乘客出行不能順利成行的風險,把出票時間拖延到飛機起飛前的那一刻——我的朋友,W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

所以你們問,攜程怎麼會出假票,難道就是為了跟你過不去?我的答案是,它已經出過太多太多的假票了,只是神不知鬼不覺地混了過去。這次,它玩兒現了。

.

很多「從業人士」出來提醒我說,航空公司也會有「超賣 oversell」的情形出現,比如100個座位賣110張票啊。你的朋友可能就是買到了這樣的票啊!

但是我要提醒你兩個事實:

a. 當天機上上座率不滿60%,根本不存在超賣機票無法登機的情況出現。

b. 即便是超賣,你也會拿到「真正的電子客票」,而不是攜程賣給我的「假票」——如果真的超賣需要改籤的話,你拿著一張假票,去哪兒改籤?

3. 攜程對「萬分之二」是如何解釋的?

今天下午15:43分,我又接到了攜程上海方面打來的電話。我已經跟攜程那邊的這位小夥子成了好朋友...所以友好地寒暄之後,我跟他提出來,跟我解釋一下「供應方人工操作失誤」的問題。

「是這樣,供應方的操作員在抄寫機票編號的時候抄錯了...」

「所以你們攜程,在2015年的今天,還是在靠用筆往紙條上抄數字的方式辦公嗎?...「

「額...」 小夥子顯然自己也沒能被他上級給的這個說法說服...

同學們你們想一想,我們5000萬攜程用戶的訂單,都是後臺人員一筆一畫認真地記在本子上,然後再傳給訂單確認部門的。攜程真的是一個具有手工匠人情懷的公司!

但是,即便我們接受了攜程公司仍然在20世紀50年代艱苦的辦公環境辛勤勞動的事實,以及很多水軍都在強調的「人哪兒有不犯錯的啊?你難道就不犯錯嗎?」的「犯了錯我們也應該容忍」的聖母心,然而「抄錯了」,也應該會有一個「正常的電子單號」在航空公司的系統裡啊?為什麼我的朋友用自己的護照號、姓名也不查不到票呢?

只有一種情況。

攜程那可憐的手工抄單員,把用戶的姓名、護照號、電子單號,一次性全都抄錯了。

而這正是在攜程的「萬分之二」之內。

呵呵。讓攜程承認自己出假票,看來真的很難。但為什麼這麼難呢?

4. 非正常機票的利潤,對於攜程的財務報表是如何貢獻的?

首先我們從水軍們早在1月10日就在知乎上透露給我的「萬分之二」開始:

萬分之二的「空票率」,也就是說每天都有萬分之二的乘客拿到了假票坐不上飛機,那麼我們的合理推斷就是:

假票銷售額 = 年度機票銷售額 X 2 / 10000

這裡我們使用攜程官網上發布的2014年財報和2015年Q3財報上的數字:

Ctrip - Investor Relations

(水軍們真是不好意思,我鬧得你們當個水軍又要學英文又要懂財務,肯定恨死我了吧?)


注意季報的數字是僅計算本季度之內的銷售額,而不是累加全年其他月份的銷售額。

從2014年第三季度到2015年第三季度,旅行客票預訂 ( Transportation Ticketing ) 的上漲幅度為 (1,373,210,943 / 950,299,334 ) - 1 = 44.5%

所以我們做出簡單預測,2015年攜程的旅行客票預訂數字也從2014年全年數字上浮44.5%, 就是 2,950,072,484 X 1.445 = 4,262,854,739,接近43億人民幣。

然後這數字中的「萬分之二」: 852,571 元。

這部分數字是我們可知的,每天交了錢卻拿不到機票的全年總金額。

然後還有大約40%「沒有正規電子票號」的機票款:17.2億人民幣。我們不算那麼多,就算一半,20%,8.6億人民幣好了。

如果攜程「嚴格履約」,按照付款當時出具正確的電子客票的流程,這部分的銷售額和利潤,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恭喜攜程。然而攜程在這件事上,似乎做得沒有那麼乾淨。

一旦東窗事發,無論是那萬分之二,還是這裡10億人民幣中的一部分,都是要退掉的。然而在財務上,這部分金額已經成為了銷售額 revenue;所有的退款,都會歸入Account Payable 應付帳款中進行處理。

而攜程獲得了什麼?

首先,高價出售機票,攜程在這部分「非正常機票」中,獲得了超額的銷售額。假如我們還是用我的例子,12326元的機票,實際只有10924元,那麼攜程在這筆單子中獲得的超額銷售額就是: ( 12326 / 10924 ) - 1 = 12.8%

而加上20%的「非正常機票」 可以貢獻的超額銷售額,攜程最終獲得的銷售額, 就是 80% + 20% X ( 1+12.8%) = 2.56%。數字看起來不算大。

但是!

別忘了超額銷售額貢獻的可全部是純利潤哦!

我們還是來看年報:

2012年攜程全年毛利 Gross Profit 31億,淨利潤 Net Income 6億9000萬;2013年毛利 接近40億,淨利潤 9億;2014年 毛利 52億4600萬,淨利潤...咦...9100萬?

2014年攜程的淨利潤幾乎下滑到了前一年的 10%,原因在於產品開發、銷售和市場的成本幾乎倍增(86% 和 74%),而同比的銷售額增長僅僅為 36.4% 左右。過快的市場鋪開速度拉低了攜程的淨利潤率 (1.25%)。所以,如果我們假設攜程的運營成本增加與銷售收入在2015年仍然成比例增長(44.5%)的話,那麼2015年的年報,攜程的簡單財務數據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Net Revenue: 10,616,297,043

Gross Profit (75% of NR) : 7,962,222,782

Others Cost/Earning ( 44.5% CAGR) 7,448,526,488

Net Income: 513,696,294

.

看起來也有5億多淨利潤,似乎是蠻好的恢復期開始。

但你別忘了,裡面還有「非正常機票」貢獻的那部分純利:

Abnormal Income from TranspoTicket: 12.8% X 4,262,854,739

= 545,645,407

減去這部分「非正常機票收入」,攜程在2015年的年度淨利潤預測為:

513,696,294 - 545,645,407 = (31,949,112)

是的,正是由於這種可能存在的「非正常機票收入」,攜程的年度淨利潤預測才有可能為正值,否則就意味著它全年賠了接近3200萬人民幣。

.

我們再退一步說,如果攜程的 其他成本 並沒有猛增44.5%——而是最樂觀的經營假設,跟去年完全持平。情況又是如何?

Net Revenue: 10,616,297,043

Gross Profit (75% of NR) : 7,962,222,782

Others Cost/Earning ( 0 CAGR) 5,154,689,611

Net Income: 2,807,533,171

AIfTT: 545,645,407

AIfTT Ratio: 19.44%

換句話說,即便在最為樂觀的經營狀況下的假設,攜程通過「非正常機票」所獲得的收益,將佔到全年淨利潤的20%左右。

也許你會問,淨利潤對於美國上市公司的股價,真的有這麼大影響力嗎?

我們看一下攜程上次發生暴跌的情況,2014年11月25日,攜程公布了其2014年的二季度報表,其中數字明確表示了當年的淨利潤將如期驟減,並且年內沒有回覆的跡象:

然後股價:

股價從11月25日的29.23,狂跌至12月16日的20.58,跌幅達到了30%。直到2015年3月19日,攜程公布了2014年的四季報Ctrip - Investor Relations,股價才得到了修復。

所以既然美股投資者對於淨利潤如此敏感,攜程在運營中重視如何穩定年度淨利潤,也就成為了非常有可能的目標之一了。

然而哪個投資機構,敢去碰「最樂觀的情況下,都有20%淨利潤具有不確定性,甚至可能違規進行業務操作」的公司股票呢?

.

眼看就是3月1日了,也就到了攜程CTRP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2015年度報告的日子了。我很希望在這個新年報中,看到攜程有提到這個所謂的「萬分之二」,並且在風險披露中,對美國投資者闡明這萬分之二的含義,以及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否則,我很樂意著手準備集體訴訟。

.

至於攜程請來的水軍噴我是黑公關的問題,他們明顯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

如果我是黑公關,那攜程為什麼這麼配合我,恰好給我出了兩張假票呢?

或者說,我是一個運氣特別特別好,正好買到了你們所謂「萬分之二」的兩張票的黑公關?

那你們也太不小心了:)

相關焦點

  • 攜程「假機票」之後:信任危機已然在漫延
    攜程「假票」事件在業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場原本源於自媒體的對攜程的吐槽,演變成大眾對OTA(在線旅遊)企業的口誅筆閥,戲劇性的是在攜程疲於招架之時,百度貼吧東窗事發,瞬間轉移了輿論的注意力,攜程也終於鬆了一口氣逃出生天。  「是百度挽救了攜程!」一媒體友人感慨道,而似乎有不少人認同這一觀點。
  • 攜程供應商監管再曝漏洞:資質失效還能在平臺賣機票
    攜程供應商監管再曝漏洞:資質失效還能在平臺賣機票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14 01:13:13
  • 男子開網店賣上海迪士尼假票 獲利10萬元被拘
    信息 男子開網店賣上海迪士尼假票 獲利10萬元被拘 2016參與互動    【新民晚報·新民網】上海首例迪士尼樂園假票案近日告破
  • 上海迪士尼前員工賣假票獲利220萬元,購買者真的可以入園
    上海迪士尼前員工賣假票獲利220萬元,購買者真的可以入園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2019-06-12 19:01 來源
  • 男子開網店賣200多張上海迪士尼假票 獲利10萬元被刑拘
    然而,當唐女士與家人一起去樂園遊玩時,他們被工作人員告知手裡的10張門票全是假票。唐女士立即用手機再次登錄購物網站,卻再也找不到那家購票網店。此後,唐女士向浦東公安分局臨港分區指揮部報案。「大中華區批發部」網店究竟是什麼情況?所賣假票從何而來?還有多少購買到「假門票」的被害人?臨港分區指揮部接報後高度重視,迅速組織精幹警力著手展開相關調查。
  • 陰陽師:假票黃牛票現身音樂劇現場,目無王法,官方你怎麼看?
    顯然,擦出了賣假票還有黃牛票的火花。其實,在陰陽師音樂劇巡演到武漢時,已經出現了不少賣黃牛票還有假票的犯法份子,卻都沒有在西安這樣"光明正大",疑似目無王法。小編猜測,大概是這些不法份子路子摸清了,於是動作開始熟絡起來,隊伍開始壯大起來。因此,小編在此提醒各位朋友們,一定要認真鑑別手中的票。
  • 廣州蓮香樓月餅票假票太多一度停兌 票販子也怕
    但該店負責人明確告訴記者,確有假票事件發生,有些店也停兌過,但現在都恢復正常了,「我們店沒有發生過,但別的店確實有。」  隨後,該店工作人員拿著一張標有「假票」兩個字的樣本。記者仔細對比下,發現很難從外觀上辨別真偽。在店員的指點下,才發現真假票之間顏色、字體等方面的細微差別。  次日,記者來到蓮香樓北京路店。
  • 莫斯科假票公司人去樓空 旅行社高價買票補償遊客
    這裡有一片兩三層樓的歐式建築,其中有一家名叫安郅(ANJI MSK)的旅行社,就是我要找的地方——這家已經人去樓空的旅行社,炮製了世界盃史上最大的一起假票案件,涉及虛假球票1萬餘張,其中有3500張流入中國,90多名重慶球迷也成了受害者,付了錢卻拿不到票,根本看不了世界盃。
  • 周凱:最大假票案 他一眼看破
    他途經北京站廣場外的過街天橋,碰到幾名婦女上前招攬生意:「要票嗎?」周凱不想打草驚蛇,壓低帽簷,擦肩而過,沒有詢問,也未做停留,轉而躲到旁邊的角落裡暗中觀察。周凱發現,她們兜售的是所謂的「報銷票」,包括火車票和飛機行程單,姓名、日期、車次或者航班號都可以根據客人需求進行「定製」。正值年末,各個單位都在忙著報銷結帳,正是這門「生意」興旺之時。
  • 攜程獲牌,海科併購;另外這家賣POS終端的公司也要上市了
    來源:支付曝光臺App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據了解,創識科技是一家主賣POS機的公司;具體來看,從產品上,創識科技主要擁有商戶端硬體、商戶端軟體、商戶端服務等3大產品,其中2017年-2019年和2020年1月-6月(下稱「報告期」),商戶端硬體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
  • 三亞百餘大學生被騙買假票 學生證丟失耽誤回家
    據陳重介紹,他是湖北武昌人,現在三亞某高校讀大一,馬上要放假,由於擔心春運客流緊張、購票困難,從12月初開始就開始關注回家的車票,有一次在宿舍樓道的牆壁上看到一張「回家火車票、大巴票代購」的小廣告,出於好奇,就多看了一眼。
  • 攜程假機票追蹤:代理商利潤萎縮 裡程積分買賣成風
    作為平臺方,攜程方面給出的解釋是,「積分兌換」事件的代理商是擁有一類代理資質,可以出售國際機票的正規代理商。但由於此供應商違規操作,私自以積分兌換機票,導致旅客無法登機,攜程已經勒令其下線,終止合作。
  • 博物館人工講解票8元一張攜程賣80元 攜程:旅行社自有導遊講解
    不過這段時間,該博物館接到大量遊客來電諮詢「門票和人工講解票怎麼收費」,這時工作人員才發現,一張8元團體人工講解票在攜程APP上價格竟然翻了10倍!而博物館從未授權過任何商業機構銷售各類門票或者人工講解票。對此,攜程平臺表示,該產品是「旅行社自有的金牌導遊將全程向消費者提供優質講解服務,與常規意義上景區售賣的講解服務有所不同」。
  • 摩天輪、票牛陷假票風波 二級平臺亟須規範化管理
    一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消費者成先生(化名)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自己在摩天輪買到了假票,假票本已非常糟心,沒想到維權之路更加困難。隨著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眾多票務平臺先後湧現,迅速蓬勃發展,最直接的表現是資本的青睞。高瓴資本、德太投資、DMC等知名的投資機構都曾投資過相關領域。但不容忽視的是,風光的背後存在隱患。
  • 真票賣不動假票賣得歡 乘太平山索道票有三版本
    見習記者 趙波 攝    見習記者  趙波    13日上午,記者在電視塔注意到,來青島乘坐太平山觀光索道的遊客絡繹不絕,但中山公園、湛山寺、電視塔6個索道散客售票點的售票員都反映,正規的散客票根本賣不動。既然票都賣不動,那麼哪兒來的那麼多遊客?
  • 據說,攜程要投資國外餐飲預訂平臺了
    話說,一大早,就有靠譜的線人小盆友告訴八姐,在國內買買買的攜程,已經將手伸到了國外,據說正在接觸投資一家國際大型餐飲預訂平臺。上述知情的童鞋稱,攜程現在正計劃大規模推出境外餐飲服務,並有計劃與其他投資公司,共同戰略投資某國際大型餐飲預訂平臺。
  • 攜程酒店點評規則變更,商家要投奔小程序懷抱了嗎?
    2020年7月1日起,攜程客服不再進行點評刪除了。之前,用戶在攜程上給酒店差評,酒店方聯繫用戶取得諒解後,可以由用戶聯繫攜程客服刪除差評。但現在不行了,差評無法刪除。這條新規定對於攜程上的酒店商家來說,無疑又增加了一道沉重的「枷鎖」。攜程如今可謂一家獨大,想要壟斷行業,兩頭通吃的想法也越來越明顯。
  • 去哪兒、攜程的「無風險套利」遊戲
    2015年7月,《重慶晚報》報導了一名消費者在去哪兒買到假票,被迫取消臺灣自由行的案例。  攜程公告稱,其旅客到場無票的發生概率低於萬分之二。一位希望隱去姓名的旅遊業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一概率在行業內已經很低,在整個機票代理行業,這類情況不僅僅發生在攜程身上。「就像在街邊大排檔吃到蒼蠅不是什麼新聞,但如果在麥當勞吃到蒼蠅就成新聞了。」
  • 攜程的護城河,越來越深
    現在,我們不妨從攜程切入,通過探討一下攜程的基本面來看整體經濟的狀態,從這一角度出發,有一個問題需要先問:為什麼攜程可以在疫情中穩如泰山?要知道旅遊出行市場從整體來看是受打擊最嚴重的,目前國外疫情仍是個巨大的變量,跨國旅遊出行困難重重,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攜程的業務依然能夠穩步回升,過去兩個月海外市場的本土酒店預訂量甚至同比增長了一倍以上,攜程為什麼做到這些?要搞清楚這些,我們需要去看攜程的基本盤,即攜程的護城河。
  • 藝龍與攜程較量的關鍵要看高端酒店
    預定量的前提是酒店覆蓋面;目前攜程酒店覆蓋數5.4萬間夜,藝龍4.3萬間夜;攜程比藝龍多1.1萬家。但是這多出的一萬多家基本是攜程旗下家庭旅館、客棧等預定業務為主的松果網庫存,目前效果還不顯著;所以扣除這部分覆蓋之後,攜程藝龍的酒店覆蓋數量是相近的。其實這個行業有庫存實力的也就這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