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考研隊伍中,985、211的本科生比較少?原因讓人表示無奈

2020-12-09 樺樺教育說

文/樺樺教育說

現在考研的人數是越來越多,但參加或了解過考研的人都知道,在每年的數萬人中通常二本院校人數佔了一大半。雖說也有一些985、211的本科生準備考研,但人數確實少得可憐。那很多人就會好奇了,為什麼考研隊伍中這些重點高校畢業的人卻很少呢

那今天我們就聊一聊為什麼,所總結出的這4點原因你覺得說得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考研人數持續上升,形勢愈發嚴峻

2020年的考研人數已經突破了340萬,而2021年考研人數可能會突破400萬。受到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有一部分人很難就業,崗位需求也比往年減少了很多。所以今年的就業形勢也是十分嚴峻的,所以很多學生也是為了緩解自己的壓力選擇考研。

985、211畢業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在就業方面來講,擁有「985高校畢業生」這樣的標籤也更能讓用人單位關注,甚至於還有一些企業明白了說自己家只招985、211畢業生。雖說在普通高校也可能會有優秀的人才,但企業也是為了節省自己的用人成本,直接選用985、211高校畢業生。

而且這些高校畢業生的能力也是比較強的,同時素質也比較高,也會非常珍惜自己的就業機會。而這些用人單位大多都是名企,在收入方面薪資還是很可觀的。所以在985、211這些高校生中除了一些保研學生之外,大多數同學都進入了用人單位進行工作。

保研名額多,升學較容易

如果這些重點高校畢業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繼續深造就會找到老師爭取保研名額。而且很多名校的保研率是比較高的,雖說教育部有規定說整體保研率不能超過50%,但有些名校的部分專業可以通過推薦免試的途徑進行招生。

這也是為什麼在考研過程中,很少能看到名校畢業生參加的原因。對於一些普通高校來說,保研的名額真是少之又少,有些專業整個學校可能只有1、2個名額,競爭壓力也是比較大的。而想要提升學歷繼續深造的同學,也只能踏上考研這條路。

名校畢業生除了就業及保研外,還可以出國深造

作為名校畢業生自然也是很優秀,畢業生們會選擇就業或保研,如果還想進一步深造的話,還可以選擇出國留學。而且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名校畢業生出國深造率要遠遠高於不同高校畢業生。

而且這些名校畢業生很多都是公派出國深造的,除了公派通常名校畢業生的家庭條件也很是比較好的,家裡的經濟條件也是可以支撐學生出國留學的。而在普通高校中,出國留學也僅僅是個例,而且還要是那種家庭條件十分富裕的人才會考慮的。

從一定程度上說,985、211的畢業生已經是高考的佼佼者了,就我國985院校的錄取比例來說還不足3%。這也說明了名校畢業生的人數較少,所以考研幾百萬人的隊伍中,名校畢業生考研也是不常見的。

你會選擇考研嗎?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收藏轉發呦!點擊關注,聽樺樺跟你談教育~(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為啥985和211的考生,在考研時不選「重本」?原因很現實
    很多人都認為,考研是本科生的專利,但其實專科生也是可以參加考研的,只不過要滿足畢業的年限,同時也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量,否則機會相對來說是比較渺茫的,但是不管怎麼樣,每個人都有努力的機會和權利。為啥985和211的考生,在考研時不選「重本」?
  • 二本大學的本科生,考研能否考上211或者985大學?
    二本大學的本科生,想要以211或者985為考研目標,可行嗎?我覺得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在我看來,二本大學和一本大學的學生相比,剛開始的差距很可能差在高考時的臨場發揮上,或者差在其他方面的偶然性上。舉個例子,2018年清華大學福建地區招生的文科分數線為667分,但並不意味著你考到667分就妥妥地可以成為清華大學的本科生,因為清華大學2018年在福建地區只招收100名學生。故此,就算你的分數達到690分,但你在福建的位次是第101名,那麼不好意思,你與清華園無緣。但是考研沒有看位次,只看報錄比和分數。
  • 為何在考研大軍中很少見到985大學的本科生?並非是他們不考研!
    很多人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備戰考研的大軍中以普通本科的同學居多,很少有人遇到985本科生的,即使是那些985名校的複試中來自名校的考生也不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不是985大學的本科生都不願考研呢?為何985大學的本科生考研的並不多?這些原因只有讀研的人才懂!
  • 考研為何不見985本科生?什麼樣的人才能上岸?
    對於95後而言,本科生遍地走,本科生不如狗的說法是完全成立的。橫向比較來看,95後的本科毛入學率已經超過了50%。即95後的同齡人中超過一半都是本科生。本科生越來越普遍,考研就成為了大家緩解就業壓力的出口,不過熟悉考研的同學們會發現,很多考研的學生本科都是二三本的,985學生卻很少見,這是為什麼呢?
  • 「985、211研究生不如985、211本科生」?這種無稽之談如何來的?
    這樣的方式逐漸在不少較好單位推廣開來,使得人們對於第一學歷(實際上就是本科出身)越來越看重,逐漸演變成「第一學歷崇拜」,最終,這種崇拜演變到扭曲的程度,變成了「985、211的研究生不如985、211的本科生」這樣離譜的說法。
  • 考研時,為啥985、211畢業生考不過「雙非」學生?並非是不夠努力
    文|暖媽說教育近年來「考研熱」已經成為大學生畢業生中流傳的一種現象,畢業就考研也成了一種趨勢,然而由於考研人數的不斷增多,即使考研院校不斷在擴招,考研人的上岸之路卻越來越難。然而在考研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問題,那些來自985、211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在考研的時候卻考不過「普本」學生,按照常理,名校畢業生,各方面都要優於普本,難道是不夠努力嗎?考研時,為啥985、211畢業生考不過「普本」學生?
  • 考研|如果考不上211/985,無奈進入「雙非」,你會後悔嗎?
    文/四眼學長現在考研有多熱我想大家都知道,即使你不在高校裡邊,你也能收到各種考研培訓機構的宣傳單,在高校裡邊你會發現考研教室裡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寢室裡發呆看星星的人越來越少。近兩三年考上研的人大約在70萬左右,如果除開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62萬左右。
  • 本科讀985、211和考研讀985、211的含金量差異
    這還是在這些高校的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保研和出國的情況下,也就是說,考研的同學實際上是少了相當一部分最優秀的競爭對手。 考研的院校選擇只能有一所,而大部分同學都想往上衝。比如雙非一本的會選擇211大學甚至985大學,211大學的會選擇985大學,985大學的會想考更好的985大學。換句話說,大部分同學都覺得,研究生的學校至少要比本科的學校好。
  • 為什麼985本科生很少參加考研?真實答案令人心酸,卻又無奈!
    考研現如今真的是大勢,看著逐漸上漲的考研人數,我們不難想像背後的壓力和艱難。據數據顯示,在2019年的時候,考研的總人數已經突破了290萬大關,不知道今天是否會因為疫情的影響直接衝破300萬大關。畢竟,就業形勢的不斷嚴峻,工作壓力的日益加深,使得更多的同學走上了考研的這條道路。
  • 「985、211」大學的畢業生都去了哪裡?為什麼考研的很少?
    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以後,決定考研的「雙非」同學,信心會增加不少。可能我們一直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身邊準備考研的同學,大多數都來自「雙非」大學呢,為什麼「985、211」大學中考研的同學比較少?他們都去了哪裡?
  • 為什麼這些人考研很難考上985、211是真的嗎?
    有人說考研難同等學力考研更難,最近總有同學提問說同等學力考985、211是不是沒有可能,那麼今天我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首先我們說說什麼是同等學力,因為在研究生報考中總是出現同等學力可以報考研究生,同等學力是指非本科和非碩士生畢業者報考碩士生、博士生,以及不具備碩士生、博士生學位的人員申請碩士和博士學位時的必要條件。
  • 為什麼大多畢業生考研只考985、211?這2個原因,不少人都不清楚
    為什麼大多畢業生考研只考985、211?這2個原因,不少人都不清楚。當然,研究生院的學生主要有幾個考試,第一,暫緩就業,很多學生是在心底還找不到工作,很多學生選擇了考研究生,可以延緩自己的就業時間,畢業後也一直在家,容易被父母、親戚、朋友瞧不起,第二,提高自己的能力,眾所周知,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本科教育的一環,其實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大學和教師都不重視本科生的教育,更重視大學院的教育,在大學院,學生們可以進一步鍛鍊自己的專業能力,結果,很多專業僅僅是大學四年比較膚淺的學習是無法掌握的
  • 211大學本科生,考研二戰985大學失敗,選擇三戰還是直接工作?
    211大學本科生,考研二戰985大學失敗,選擇三戰還是直接工作?考研雖然是本科畢業生其中一種好選擇,除此之外,就業、考編、考公都是不錯的出路,但是大部分想在名校讀研的考生還是願意多花幾年時間奮鬥,爭取達成所願。
  • 你挖空心思,考研成功。其實在985學歷的本科生眼中啥也不是!
    目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本科學歷逐漸泛濫,不少人寄希望於考研提升學歷來製造更多就業機會。在目前日益壯大的考研大軍當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如此茫茫考研人海之中卻見不到幾個985學歷的本科生呢?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考研大軍之中大多數學生都是雙非學校。
  • 考研隊伍中,為何二本學生成了「主力軍」?聽聽張雪峰怎麼說
    考研隊伍中,為何二本學生成了「主力軍」?聽聽張雪峰怎麼說 在近幾年,報名考研的人數可謂是突飛猛進,從2020年到2021年的一年間,就已經增長了幾十萬,增長速度堪比高考,之所以報名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根本原因就是本科大學生就業太難,很多大學生畢業以後,都無法找到滿意的工作,被逼無奈只能選擇考研。
  • 考研擇校:哪些985、211比較好考?
    摘要:十個考研人九個想考名校,剩下的那一個是個保險主義者。譬如:在985、211高校中,就存在一些比較容易上手的名校。   大部分考研人都有名校情結,"考研不考名校,不如不考"但是,名校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名校一般都不會好考,特別是那些報考人數多的熱門專業,更是難上加難!那麼問題來了,名校難考,還想上名校,又怕考不上怎麼辦?怎麼才能找到好考的名校?   每年都有一大批考研人找到了好考的211、985。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 感覺網上全是985、211的學生,普通本科生怎麼辦?
    參加2019年高考的學生年齡在18歲左右,出生年份大概在2001年,以2001年的出生人數為參考,2001年一共出生1700萬人,這批同齡人中有機會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有423萬人,其中有機會進985/211大學的約有51萬人,有機會進入985的僅有17萬人,1700萬僅有17萬能夠進入985大學,說百裡挑一一點不為過。
  • 為什麼好多985和211的學生,考研考不過雙非及二本的學生?
    985,211高校的推免生比例,即保研率( 保研率=推免人數/學生總數)很高。一般來說,保研名額是教育部按需求計劃分配到每個學校的,按照應屆本科生人數的15%上下確定具體名額。各大院校保研率排名(圖中數據來源於「博雅資料庫」,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此可得,很多985,211的同學們沒有考研,直接保研了。而參加考研的985,211同學們,又不是跨學科考研,又不就是本專業學習情況達不到保研成功的標準。
  • 二本學校的學生想考研到985、211學校現實嗎?
    但是,在很多只能夠讀二本的考生眼中,他們希望在大學四年中通過認真學習考研985、211院校。01二本考研上985、211院校現實嗎?然而卻有一個疑問阻擋在眼前,從二本考研到985院校現實嗎?一位大二的工科女在網絡上自曝了一個問題:她講訴了自己就讀於一所商科二本。她的專業是工程管理。而在不久前,她聽專業老師講述了一大堆「肺腑之言」。其中內容主要是:我們專業想考什麼985、211的研究生是很困難的。
  • 考研考985,211大學,英語6級證可以錦上添花,也可雪中送炭
    上大學,上好大學,都上211,上985,本科不是211/985的學生,考研也想考一個211/985院校。不過不少人有一個問題:考研考211/985時候,需不需要過英語6級?而大學六級呢,一般就是比較難的,就是各個985重點大學,六級通過率也不高,四年之後總的通過率也超不過60%,當然大部分都是男生過不了,女生基本都過了。因為男生都愛打遊戲。很多人都以為211.985的學生各個英語都好得不得了,過六級和玩的一樣,其實這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