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英語試卷分析:文學閱讀與中國文化素養成兩大關鍵考察點

2020-12-17 娛樂微講堂

2020年高考英語試卷分析:文學閱讀與中國文化素養,成兩大關鍵考察點!

7月8日 17:00,隨著收卷鈴響,多地高考也正式結束了。

全民抗疫、居家學習、雲端網課、艱難複課、高考推遲……這屆高考實在太過特殊,意義非凡。

在全球抗疫的過程中,我國在疫情期間的表現為人類抗擊疫情的「戰爭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疫情期間的高考更是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提供了一個窗口。

特殊時期下的高考英語試卷有哪些與中國文化有關的考題?今年高考英語試題更重視考察了考生們的哪些能力與素養?又傳達了怎樣的信息?對我們接下來的英語學習、教學有哪些參考意義?

一、融入中國元素、切實增強「四個自信」

回顧往年高考英語試卷,中國元素隨處可見:如19年全國1卷英語寫作、18年全國1卷英語寫作、17年全國1卷全國2卷英語寫作、16年北京高考英語寫作等等不勝枚舉。

今年的高考英語試卷中,仍然隨處可見中國元素的身影——

全國I卷

(文末附精校版2020年高考英語真題下載)

全國I卷語法填空語篇講述嫦娥四號無人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的重大事件,彰顯了中國成為第一個讓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的民族自豪感;

全國II卷

全國II卷語法填空語篇講述中國部分地區在春節期間用竹子、桔樹和梅花裝飾家居的傳統風俗習慣。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靈魂!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頭。一旦文化根脈斷裂,就會導致國家、民族失去靈魂,失掉自信。正因此,培根鑄魂的工作在經濟高速發展、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在如中考、高考這樣的「大考」中,中國傳統文化相關內容出現的概率越來越大、所佔份額越來越多。因此,這也提醒了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帶領學生們去關注、探索、學習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

二、強化閱讀能力考察

《英語課程標準》規定:高中英語七級的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23萬詞以上,八級的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

《英語課程標準》還指出: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稱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主動思維、大膽實踐。

今年高考英語考題突出了以學科素養為導向,對閱讀、寫作等關鍵能力的考查;體現了對學生發展學科素養,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視。

全國I卷

全國I卷閱讀B篇闡述作者反覆閱讀自己所喜愛書籍的感悟,在重讀中不斷思考並提升自己;

新高考英語試卷

基於高考評價體系,新高考英語試卷進行了重新設計,對試卷結構、試題呈現方式、分值權重等均做了調整。增設的讀後續寫題型創造性地將「閱讀」與「寫作」深度結合,能夠有效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充分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所倡導的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從各地試卷閱讀理解部分都能看出,高考英語試卷在有意地強化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閱讀理解第一節15道小題中,全國I卷中有10道小題,全國II卷有8道小題,考查推斷、歸納和概括等高階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高階閱讀理解能力考查的比例。新高考卷則通過提高閱讀理解試題的分值與比重,進一步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考查。

在語篇和題目設計上,例如全國I卷選取了關於競走運動及其與跑步的比較的語篇,詢問作者對競走運動的態度;全國II卷選取了有關維護生態平衡、個人和圖書館的關係等語篇,第35題讓考生選擇一個能準確表達語篇主旨的標題等等。這類試題要求學生擁有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

可見,僅靠課本、練習冊上的閱讀材料必然無法滿足學生發展英語閱讀能力、提升自身綜合素養的訴求。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知識水平等為學學生們篩選、補充英語讀物。

總而言之,從2020年各地高考英語試題可以看出:文學閱讀與中國文化素養,成兩大關鍵考察點。培養人文精神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深化英語教育改革的基點!堅定文化自信、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國風採則是當今時代對學生們提出的新要求!2020年高考英語考試已然落下帷幕,而屬於英語教育人的徵程卻仍在繼續。方向既已明確,便只顧風雨兼程地前進吧!

相關焦點

  • 市四中高三年級英語組開展教研示範活動
    2020年12月24日,在高三級部主任賈寬峰老師的組織下,高三年級全體英語教師開展英語組教研示範活動,進行高考備考診斷性考試分析。校長劉俊紀、副校長樊紀元和副校長鄭清出席會議並做總結性講話。各位老師就2020年全國高考和山東高考的試卷特點進行了對比,主要從聽力、閱讀理解、完形填空、語法填空和讀後續寫五個大的方面進行了分析對比,讀後續寫是新高考新內容,主要考查考生對文章的準確理解能力、對故事情節的構思能力以及創造性的模仿與使用語言的能力。李三葉老師進行了總結髮言。
  • 2020高考全國I卷英語試卷評析:穩中有新,深化關鍵能力考查
    2020年高考全國I卷英語試卷以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的總體要求為命題依據,整套試題取材豐富、體裁多樣、時代性強,內容針對英語學科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做了精心設計,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對引導中學英語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發揮了重要的啟示作用。
  • 貴州高考評卷學科大組長分析高考英語試卷
    6月8日,我省2017高考順利結束。高考結束後,我省語文、數學、外語、文綜、理綜五大高考學科評卷組組長第一時間就今年我省高考試卷進行了分析。  英 語  劉 瑾 教授  2017年貴州高考英語命題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的總體要求,圍繞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緊扣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以考查學生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為主要目標,堅持穩定中求發展,試卷的信度和效度不斷提高。  一、凸顯高考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語言是知識與文化的載體,也是思維方式的體現。
  • 基於《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高考英語內容效度分析 ——以2019 年和2020 年高考英語全國卷Ⅰ為例
    限於考試數據的非公開性要求,本文重點探討高考英語試卷的內容效度。根據現代教育測量學的原理和國際考試行業的慣常做法,要評估高考英語的內容效度,首先必須對測評內容給出操作性定義。根據《中國高考評價體系》[4](以下簡稱高考評價體系),高考英語的內容包括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4個層次。因此,高考英語的效度證據是否充分,主要取決於試卷是否合理地覆蓋了這4個層次。
  • 權威專家評析2020年貴州高考試卷(理綜、文綜、英語)
    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引導學生培養適應終身發展和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著力提升學生物理學科素養,促進高中物理育人方式變革。三、堅持素養導向,加強核心價值引領試卷多角度呈現中國優秀文化和科技成果,傳遞愛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
  • 「2020高考試卷分析」英語:試卷難度整體平穩 重視思維品質
    東北網7月9日訊(記者王春穎)2020年高考筆試全部落下帷幕。對於各科試卷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們評論各異。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三中英語教師韋榮園老師,就英語試題作出分析。韋榮園老師表示,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II卷試題選材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全面考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取材廣泛、體裁多樣、時代性強。通過選擇難度合適且與考生日常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語篇,將思維品質培養、和諧的人際交往以及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等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理念融入到語言能力考查。
  • 2020年高考全國二卷數學試卷分析
    2020年全國高考理科數學Ⅱ卷遵循《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2019年全國(新課標卷)考試說明》基本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堅持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的命題原則,充分發揮了高考數學的科學選拔和育人的導向作用。試卷整體上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察要求,難度設計科學合理,在穩定中帶有創新。
  • 專家點評上海秋季高考英語試卷:聚焦核心素養、引導英語教學
    專家點評上海秋季高考英語試卷:聚焦核心素養、引導英語教學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2019-06-09 20:15 來源
  • 陳德江 | 指向人文素養發展的英語文學閱讀實踐與研究
    本文基於筆者主持的「閱讀英語文學作品 提升學生人文素養」課題研究,聚焦文學作品的閱讀實踐,具體闡述如何基於讀者反應理論,統籌規劃整本書閱讀,運用「讀-思-行」閱讀策略,指導學生閱讀、感受地道的語言、探究作品內涵、體驗中外文化差異、促進學生反思與交流,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人文素養。
  • 上海高考語文、數學、英語試卷如何出題?命題專家談2020年秋考出題思路
    語文:展示傳統文化 體現學科本質2020年上海秋考語文試卷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關注社會現實生活,力求體現時代特色;依據語文課程標準,遵循語文學科特點,把握教學基本要求,力求體現語文學科本質;基於高考評價體系,改革考試內容,考查重點突出,命題指向明確,科學有效。
  • 2020高考全國I卷英語試卷評析
    2020年高考全國I卷英語試卷以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的總體要求為命題依據,整套試題取材豐富、體裁多樣、時代性強,內容針對英語學科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做了精心設計,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對引導中學英語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發揮了重要的啟示作用
  • 2020年山東高考英語試卷(新高考I卷)權威解讀分析
    7月8日,山東省教育廳邀請專家對今年山東高考英語試卷(新高考I卷)進行權威解讀分析,詳情如下:2020年新高考英語依據新課程標準和高考評價體系對考試內容進行了改革,全面考查學生的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兼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 「2020高考試卷分析」英語:試題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並舉 注重學科...
    東北網7月8日訊(記者 王春穎)2020年高考筆試全部落下帷幕。對於各科試卷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們評論各異。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師大附中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徐丹老師,就英語試題作出分析。「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下,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時代特徵,展現了『五育』並舉的新時代教育理念,注重了對英語學科素養的全面考查。」徐丹老師說。哈師大附中英語教師徐丹閱讀理解部分以學科素養為導向,加強了關鍵能力考查。
  • 分析今年高考十套試卷後,鄭外語文名師發現河南高考語文試卷有這個...
    河南商報記者 劉慧麗 實習生 謝鵬7月8日,伴隨一場疾風驟雨,2020年河南高考落下帷幕。今年高考難嗎?你有沒有被作文題目整懵?高考各科試卷都有什麼特點?來聽一聽鄭州外國語學校「名師天團」對整套試卷的專業分析。
  • 專家點評2021年上海春季高考英語試卷及啟示
    1.主題鮮明,以核心素養為主,體現新課標和普通高等學校人才的培養理念。2.德育、素養、語用三大特徵,分別體現國家的「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英語學科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場景應用符合語言學習的宗旨。進一步分析為:將這1117個漢字輸入系統進行分析,如下圖所示:
  • 泉州一線老師分析高考試卷
    語文 回歸經典 融入傳統文化林璇璇(泉州培元中學語文教研組長):今年高考語文試卷與2019年結構一致,主要以核心價值為引領,貫穿了關鍵能力的考查,體現了觀照傳統文化、立足立德樹人,精選熟悉背景、突出關鍵能力,迴避寫作熱點、回歸語文本體等特點。
  • 貴州省2020年高考評卷學科大組長點評高考外語試卷
    外語組大組長:劉瑾教授  聚焦學科素養凸顯關鍵能力  今年貴州高考外語試卷涉及的語種有英語、日語、俄語、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其中選擇日語的考生比去年增了一倍多就英語試題來看,整套試卷緊緊圍繞「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針對英語學科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做了精心設計,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對中學英語教學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 權威專家評析貴州高考試卷(英語、文綜、理綜)
    地理試題評析2020年高考文綜地理試題在保持傳統風格基礎上,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創新嘗試,堅持傳統與創新的統一,體現了歷史與現實時代的交融、碰撞。本套試題學科特色鮮明,地理學科素養與關鍵能力的考查得以體現。試卷很好地實現了地理試題對中學地理教學的檢驗、檢查與示範、引領作用。體現了新地理課程標準對地理核心素養的要求。
  • 北京高考《說明》發布 英語寫作將突出中國文化
    語文增加了12部中外文學和文化經典作為「經典閱讀篇目例舉」,這些或將納入明後年高考考生必須作答的範圍。此外,英語更注重考查書信等應用文寫作,寫作內容強調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現代文閱讀上,在以往要求考生對「文中信息的分析、篩選、整合」基礎上,增加信息的「運用」「對多個信息的比較、辨析」。還增加對閱讀經典的要求。在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文閱讀中,提出「對中外文學經典」「對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經典」的「理解、感悟和評價」。
  • 【最新】2018上海高考英語試卷評析新鮮出爐!
    注重核心素養,彰顯育人價值文化意識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試卷體現了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育,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堅定其文化自信。如詞彙題語篇談到某些英語單詞源於中國方言,體現中國文化對世界語言文化的貢獻,在語言考察中融入了中華文化的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