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香豬和烏雞,這兩種山林放養、野性極大的動物,對於山西的農民來說,不僅投資成本大,而且養殖難度也大,大多數人擔心經濟損失,基本不會考慮冒這個風險。而35歲的陳海亮和他的六個從小玩大的夥伴卻劍走偏鋒,非要搞特色養殖,5年來,他們的「草根合作社」在一次次的風雨中倔強前行,堅守著七個熱血青年的夢想。
初冬的壽陽,萬木蕭瑟。在遠離市區的富韓村,卻一派雞鵝成群、香豬漫步的農場盛景。
遠眺這片370畝的山地,溝壑、丘陵、灌木縱橫交錯,果樹、藥材、蔬菜點綴其間,窯洞和豬舍、雞舍土洋結合,哼哼唧唧的交響樂此起彼伏,凡是第一次來到小草倔強合作社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這裡的安詳和自由。
五年前,陳海亮起名這個小草倔犟合作社,自嘲他們本身就是草根,但卻和小草一樣默默無聞,堅韌不拔。
(採訪:陳海亮 小草寓意就是要有草的生命力,草的韌勁,草的倔勁,春風吹又生嘛,任何地方都是生長的地方,適應任何環境,也是我們企業的一種精神。)
今年,進入冬季以來,陳海亮和張永珍每天都忙的不亦樂乎,因為他們的烏雞和烏雞蛋供不應求,而在之前,他們還一度擔心會無人問津。
(現場:消費者 剛煮出來的雞蛋,看看蛋黃,怎麼樣,很不錯,這個給老人小孩,坐月子,這個烏雞滋補,補營養最好了。今天來的目的就是買你的雞蛋,今天計劃拿二十斤,給老人吃,給小孩上學燉一顆吃。)
(採訪:陳海亮 壽陽縣小草倔犟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到了冬天以後,烏雞供應就不夠了,家裡煲個湯,燉個菜都用這個,平時公雞還可以,就這幾天不夠了。)
小草合作社養殖的山地烏骨雞是我國特有的珍禽,早在700年前就已存在,作為滋補和藥用的珍品,近年來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市場前景非常好。
今年開春,陳海亮和夥伴們合計著嘗試養殖烏骨雞,本著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1400個雞苗從河北來到了山西,吃著豆粕、玉米、胡蘿蔔、白菜和漫山遍野的藥材,半年後,這些烏漆墨黑的雞苗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慢慢長大了,每天張永珍最開心的事,就是在草地裡撿三三兩兩的雞蛋。
(採訪:張永珍 壽陽縣小草倔犟養殖專業合作社場長 這是今天剛撿的雞蛋,熱乎乎的烏雞蛋,心情和剛撿的烏雞蛋一樣很激動。現在天冷了,如果在外面下蛋率就不高,天涼就進了棚裡了,溫度高下蛋就多一點,但是下的也不多,一個雞一年三百多天也就下一百多個蛋。)
這些外殼深深淺淺呈現綠色的烏雞蛋,正好也符合了小草合作社發展綠色健康農產品的初衷,所以陳海亮和夥伴們的幹勁更大了。但是我們發現,這些原本生活在山林裡的烏骨雞卻被圈養了起來,難不成合作社為了追求產蛋率而為之嗎?
(採訪:陳海亮 原來是散養,後來環境太好,野生動物太多,防不勝防,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狐狸,貓豹,黃鼠狼,原來規模特大,可以當個軍長,現在當營長都算不上了,損失太大了,後來才做的防護,架網子,現在好多了,雞還有其他損失了有一千多個,養好幾個月了,和小孩一樣都養成了,糟蹋成那樣,遍地都是,太難受了。)
原來富韓村位於罕山腳下,優越的生態環境為合作社特色養殖提供了絕佳的地理氣候條件,但也遭到了野生動物的極大破壞,無奈之下,合作社選擇了半放養狀態,在圈起來的山林內小範圍散養,滿足烏骨雞的運動量,增強免疫力。
(採訪:陳海亮 這個品種好養,對我們新手來說最合適的一個品種,烏骨雞,從抗病管理,後期市場認可程度都好,如果這個成行,我就考慮白烏雞,因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能太冒失,因為吃虧吃太多了,先小範圍試養,如果按銷售思路來說,可以的話再擴大一下規模。)
五年前,生性倔強的陳海亮挑頭成立合作社,非特色養殖不搞,他堅信小草的韌性會給合作社帶來不一樣的前景和未來。他以草根自居,謙虛請教同行和社員,在徵得夥伴們的同意下,100多頭從雪域高原而來的藏香豬在富韓村落了戶,這些身價高昂的藏香豬住著窯洞,吃著金花葵、柴胡等藥材,補著胡蘿蔔維生素,以及山林裡紅彤彤的山楂和可口的青飼料,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繁殖到了四百多頭。
(採訪:陳海亮 之間也有經驗不足,飼養當中下豬仔還不知怎麼下,小豬怎麼接生,不會,有的豬下完,第一天挺高興,第二天母豬把小豬也壓死了,後來和別人交流,和有經驗的養殖大戶了解豬的產後護理,懷孕期間一些飼養,和溫度這些,我們才知道還是有問題,挺難的,隔行如隔山,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
在2018年歐盟農業訪問團來晉中參觀期間,陳海亮帶去的藏香豬肉得到了外國友人的一致好評,如今,他們註冊的「小草倔強」也成為了全省優秀農業致富品牌,富韓村也由此吸引了省內外絡繹不絕的農民前來參觀取經。
在風風雨雨、磕磕絆絆中,合作社真的如同小草一般頑強地走過了五年歲月,同時,在藏香豬養殖大獲成功之後,今年,烏雞和大白鵝的養殖也穩步發展,按照合作社的思路,「一鄉一品」初步實現,緊接著就是要推進「一品帶一品」,將小草合作社的多元化綠色農產品陸續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
(採訪:陳海亮 最好拿藏香豬一品帶一品,從藏香豬把烏雞蛋帶出去,如果有一天烏雞的市場反饋量好了,咱可以再帶動其他,包括我們當地其他特色農產品,蔬菜蘿蔔,就是用原始方法不用化肥農藥,做成一個系列,將來把合作社做的紅紅火火,要啥有啥。 )
下一步,小草合作社計劃將特色養殖和特色種植結合起來,開闢出一套多功能、立體式的新型農業生產模式,並開通肉類深加工和禮品套裝,為富韓村和周邊青年農民成功找到一條創業新路的同時,更好地帶動當地村民增產增收。
(採訪:陳海亮 現在國家提倡振興鄉村經濟,搞特色養殖,還有一鄉一品,我們就是要創造一個品牌,打造當地特色,我們幾個年輕人開個好頭,把當地農業生產開闢出一個好的窗口,讓周邊農戶或者有興趣的有能力的創業的,給他們一些經驗和啟發,增加他們的收入,改變他們傳統生產方式。)
針對目前很多合作社「只有空架子,沒有好路子」的現狀,陳海亮和他的小草倔犟合作社趟出了一條值得探索的新路,雖然創業很艱辛,但好在堅持了下來,他們實現「合作共富」的夢想也正在努力實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