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世界中,金庸的小說可謂獨領風騷,在保持武俠小說傳統形式的同時,也體現了現代人的意識,他的武俠小說成功的實現了從藝術到思想的全方位革新。
金庸不僅知識面之廣,將儒釋道融於一身,字裡行間皆可見其才華橫溢。
天龍八部這部小說中,無論從書名還是人名,就可以讓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分別看出不一樣的內容。
「天龍八部」出自於佛經,八部天龍其實是佛教的護教的八種神魔,正如金庸所說:「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
無人不冤,無情不孽,金庸也是借這層意思展開小說,對人性、社會進行全面思考的。
我就從天龍八部中人物的姓名來談談這部小說。
一、三位男主人公的名字都大有深意
1、喬峰(蕭峰)
蕭峰出場時用的名字是喬峰。喬,一般用來形容樹木,這也與他灑脫豪邁、剛正不阿的性格相吻合。喬字,還有「喬裝」「裝假」之意,而喬峰的實際身份是契丹人,乃蕭遠山之子,這也是一種對應。
蕭峰,諧音讀作「銷鋒」,在天龍的前半部分中,蕭峰鋒芒畢露、快意恩仇,最後遭奸人妒忌、陷害,並用他契丹人的身世做藉口,給他帶來了無盡的苦難,最後,蕭峰以百姓、國家的利益為重,放棄了個人民族恩怨,不惜跳崖身死,鋒藝皆無。
2、段譽
在大理段家的皇帝中,大部分為三個字,但是到了段譽,卻只有兩個字,雖有點突然,但與眾不同,與他的書呆子、情痴的形象一致。段譽為人瀟灑,與他的父親段正淳一樣處處留情,結果喜歡的竟然都是自己的妹妹。雖然小說最後真相大白,他並不是段正淳親生的兒子,那些妹妹也不是段譽的親妹妹,但是如果以佛家的觀點來看,可以把段譽這個名字,諧音做「斷欲」來解讀。
3、虛竹
虛竹,虛者空也,虛宿乃二十八宿之一,竹為草木中的君子,其節中空,用「虛竹」二字給和尚來命名,不僅有空靈之感,也突出了虛竹本性溫馴,堅守原則。
身在佛門中的虛竹,一直不知自己身世,又在一日之內經歷了父母得而復失的變故,從未爭取,一再退讓,機緣巧合下偏偏他得到了逍遙派武功真傳,不僅得到了靈鷲宮宮主之位,還收穫了夢姑的愛情。
二、配角的名字,同樣出彩
作為表哥的慕容復,慕容,給人以風度翩翩、瀟灑閒雅的感覺。名字中這個「復」字,就是慕容復一生的真實寫照,最後的悲劇結果,也是對他復國的最好總結。
木婉清的名字,出自於《詩經》「有美人, 婉兮清揚」。詩中描寫的女子,高潔清冷之美,仿佛不食人間煙火。木婉清從小在山中長大,不和外界接觸,就算外出,也是用黑布蒙面,與段譽從認識到交往,多半是在崇山峻岭之中,也與詩中描寫相符。
鳩摩智,吐蕃國國師,不僅佛法高深、武功高強,人還極其聰明,用個「智」字毫不為過。傳說,東晉時期有位高僧名叫鳩摩羅什,還被冊封為國師,鳩摩羅什中的「羅什」,是龜茲語,是「智者」的意思,「鳩摩羅什」如果全部翻譯成漢文,就是「鳩摩智」。
三、 別看那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名字同樣有出處
天龍八部中那些小人物的名字也是妙手天成,為人物的塑造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喬三槐作為蕭峰的養父,在小說中幾乎沒什麼描寫。他的名字看起來簡單,好像隨隨便便而起,其實是大有出處。
槐,在古代象徵著「祿」。三槐出自成語「三槐九棘」。《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後。」簡簡單單的喬三槐這三個字,體現出光宗耀祖的寓意。
在小說中,這樣有出處、有典故的名字,幾乎隨處可見。如:慕容家的是個家臣,公冶乾、包不同、鄧百川、風波惡,蘇星河的八個弟子
函谷八友,康廣陵、範百陵、苟讀、石清露、李傀儡、吳領軍、薛慕華、馮啊三。
李秋水的名字則直接取自《莊子·秋水》,無崖子的兩個徒弟丁春秋、蘇星河,春秋,是道家時間上的「無涯」,星河,則是道家空間上的「無涯」。
四、武功的名字也大有出處
段譽機緣巧合學會了神仙姐姐的凌波微步。這凌波微步之名也是有出處的,出自於曹植《洛神賦》。
無崖子把畢生所學北冥神功傳與了虛竹,這北冥、逍遙二詞來自《莊子·內篇·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無崖子則可以從《莊子·養生主》找到影子,《莊子·養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
每當我們讀金庸小說有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回味,讀完之後,我們除了記住那些人物和情節之外,總感覺有一種說不出的東西能薰陶到我們內心深處。
這,或許就是金庸武俠小說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