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元做客「師情畫意」欄目。左起:陳向立、卞昭宏、楊利民、劉忠榮、郭永元、孫辰、張志剛、張迎、王昕。
郭永元與他的三位弟子陳向立、張迎、張志剛在「師情畫意」欄目。
開欄語:師情是中華文化之傳統,畫意是中華文化之神思,師情畫意,融鑄道德與性靈之美——王書平
編者語:為營造濃厚天津文化氛圍,打造本市文化產業新亮點,《今晚報文化產業版》特別推出《師情畫意》專題欄目。該欄目由天津北方文化產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天津市今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天津美術家協會山水畫專業委員會特別支持。該欄目將邀請本市當代最具學術價值和影響力的書畫藝術家及其學生,將多年來培養傳承藝術的經歷以及師徒攜手推動書畫事業發展創新的事跡與成果進行展示,以推動書畫藝術界的「傳幫帶」和津派書畫的傳承發揚。
天津美術家協會山水畫專業委員會、天津美術網特別支持。
特別提示:《師情畫意》欄目將於每月在今晚報《文化產業》版陸續推出,敬請期待。
欄目運營總監: 楊利民 13820725788
文/孫辰 攝/包仲川
天津著名山水畫家郭永元做客「師情畫意」欄目。
郭永元先生簡介
郭永元,號三正翁,1937年出生於河北冀州。自幼酷愛繪畫,1963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曾任天津藝術師範、天津華夏藝術專科學校高級教師,天津華夏藝術學校校長。現為津東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天津老書畫家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書畫印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水畫委員會副主任。畫作注重傳統技法與生活時代氣息,尤以灕江風情山水畫備受中外藏家青睞。
天津著名山水畫家郭永元做客「師情畫意」欄目。
筆耕不輟,滿懷激情
郭永元先生自幼愛好繪畫,畢業以後做美術老師,負責美術專業的工作。早年愛好工筆花鳥,後專攻山水,以寫生題材進行創作,退休以後潛心學術,精研畫藝,以畫會友,筆耕不輟。 郭永元先生的作品反映出對自然對生活炙熱的情感。他的作品畫風嚴謹,功力嫻熟,意境深邃,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郭永元先生作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件件作品都有鮮明的個性。乍看奪人,近觀有悟,細品有味道,具有格調清新、靈動灑脫、意境深邃、情趣盎然的藝術特色。耄耋之年的他仍滿懷激情,一心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為人民創作出好的作品。他不但教授學生掌握傳統的筆墨技法,還強調作品來源於生活。因為郭永元先生堅信「沒有生活畫不出來」 ,畫山水就是要深入到生活中,與生活聯繫起來,才能滿懷激情不斷創作,畫出來的作品才能感動別人。
天津著名山水畫家郭永元做客「師情畫意」欄目。
造化為師,畫有詩意
郭永元先生全身心投入大自然中,走遍祖國的錦繡河山,飽覽四季的自然風光,通過採風搜集了好多名山大川的寫生資料,積累了大量的創作素材。郭永元先生認為畫山水畫就要去寫生,去實地考察。可謂「搜盡奇峰打草稿,遊歷八方取精華」 。郭永元先生說,「採風也好寫生也好,就是要行萬裡路,讀萬卷書。」一定要畫震動自己、自己受感動的題材。畫出來的畫才能感動別人。郭永元先生號三正翁,追求人正、路正、畫正,不但做人正直,作畫也精心,弟子們也都深受老師感染。他經常要求學生要以「造化為師、發現身邊美」的原則來作畫,親自帶領學生採風寫生,耐心地示範並講解,互相切磋,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當然堅持寫實的畫法並不是像照相機一樣,照搬描繪山水,而是要經過概括,經過取捨,經過重新構思,只有用自己的想法來增添意境 ,才能畫出比真山實水還要美的作品。每次外出採風,郭先生都會親自為弟子示範講解,他經常對學生講:「 要想讓作品情景交融、雅俗共賞,繪畫就要做到有詩意、有意義。」 藝術精品就要深刻去體驗生活,先有了情意才會抒發出詩意,真正成為人民的精神食糧,讓大家喜聞樂見。
著名山水畫家郭永元與今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忠榮、「師情畫意」欄目運營總監楊利民在一起。
求是求真,不斷探索
郭永元先生的作品屬於寫實畫種,比較細緻,醉心於全面的真山實水的描寫。幾十年來執著於中國畫藝術的追求和探索,對繪畫技法不斷探索和提煉,對美學思想不斷豐富和升華,使郭永元先生的作品呈現出多樣、多變、多姿、多彩的感覺。他主張遠處看有氣勢,近看有情趣的藝術風格。不僅有傳統中國畫的筆墨意蘊,更有新時代的審美取向。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精力充沛,所畫名山大川都能讓人感覺到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郭永元先生常教導學生說,「藝術要從人民生活中來,然後回到人民當中去。心裡想著人民,就能夠為人民創作出精品!」郭先生多年如一日的堅持作畫,「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智慧也深深感染著學生,這正是「工匠精神」的體現,郭先生這種親身踐行「求是求真」的精神,也鼓勵著弟子們「不斷探索」,讓學生們領悟到「學無止境」的意義。
郭永元先生弟子陳向立。
郭永元先生弟子 陳向立
說起我與老師的情緣,來源於40多年前我上初一的時候,學校舉辦美術展覽,我臨摹的一幅連環畫,老師看到後就將我帶到了學校美術組,從那時起,就為我的繪畫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以至於之後不論畫電影廣告、搞景觀雕塑以及民間藝術、各種彩燈設計、天津市大型藝術活動場景設計等都是源於那個時候打下的繪畫基礎。在繪畫創作方面老師經常講「作畫先做人」 。老師經常教導我們作畫「精益求精」、做人「光明磊落」。「人正、路正、畫正」正是老師的雅號「三正翁」。現如今我在老年大學講解山水畫技法,將從老師那學習到的思想傳承到我的學生中,一起共勉。
郭永元先生弟子張迎。
郭永元先生弟子 張迎
郭永元先生是我在藝術師範求學時的啟蒙老師。那時我還沒有正式學習山水畫,是郭先生為我開筆,從「勾皴擦染點」這些山水畫基礎技法開教,使我獲益匪淺。到現在我還記得郭先生說的,「石分三面、樹分四向」等山水畫要訣及「以造化為師」的教導。先生注重寫生,多年來走遍祖國的名山大川,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記得那次郭先生帶我們去泰山寫生,面對普照寺的漢柏現場繪畫。郭先生耐心地給我們示範並講解,使我對山水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鑽研修習至今。工作後我也是多年追隨郭先生,不斷請教學習,深刻感受到老師的畫風也在不斷創新和探索,日益精進。同時,郭先生有教無類,獎掖後學,鼓勵我一定要畫自己的風格。
郭永元先生弟子張志剛。
郭永元先生弟子 張志剛
我與老師的緣分起源於《井邊小曲》,當年無意中在圖書館的一本雜誌裡看見了老師的這幅作品,特別打動我。當年我就覺得這幅畫的方向是我追求的榜樣。但是當時我並不知道作者是誰,後來發現這幅畫的作者、我的偶像就在身邊,於是就一直與郭老師學習繪畫。老師一直教導我們要勇於寫生,因為有題材才有創作。這麼多年我也一直追求郭老師這種繪畫風格,面向生活,走到哪畫到哪。我們經常去五臺山寫生,互相切磋,作品都是以寫生為主,堅持以自然為老師,描繪大好河山。在此我也感謝老師,把我帶上這條繪畫之路。
天津著名山水畫家郭永元做客「師情畫意」欄目。
郭永元做客「師情畫意」欄目。左起:鄭磊、王昕、楊利民、劉忠榮、張迎、郭永元、陳向立、張志剛、卞昭宏、孫辰。
「師情畫意」欄目記者孫辰現場採訪郭永元先生。
郭永元先生與弟子陳向立、張迎、張志剛在「師情畫意」欄目。
郭永元先生與弟子陳向立、張迎、張志剛在「師情畫意」欄目。
郭永元先生與弟子陳向立、張迎、張志剛在「師情畫意」欄目。
郭永元先生山水畫作品欣賞
郭永元作品:黃河魂
郭永元作品:薊北雄關
郭永元作品:灕江水畔
郭永元作品:黃山煙雲
郭永元作品:天然壁掛
郭永元作品:銀裝素裹
郭永元作品:故壘春秋頌太行
郭永元作品:黃土高坡人家
郭永元作品:井邊小曲
郭永元作品:西域風採
郭永元作品:黃河頌
郭永元作品:太行風韻
郭永元作品:浪擊天涯
郭永元作品:往事新風老樹下
郭永元作品:泰山晚晴
·孫長康做客「師情畫意」欄目:天道酬勤 卓然成家
·劉蔭祥做客「師情畫意」欄目:大道至簡筆墨趣,境由心生師意真
·「師情畫意滿堂彩 墨韻山水情滿春」書畫聯誼活動在高新區智慧山舉行
·始於藝術夢 忠於育人心——紀振民做客今晚文化「師情畫意」欄目
·李毅峰做客「師情畫意」欄目:由心入筆繪山水 師者風範勵傳承
·向中林:情系「巴山蜀水」 傳承「師情畫意」
·津門「牡丹張」張錫武:四代作畫為傳承,親情更是師生情
·今晚文化「師情畫意」欄目亮相 首期聚焦津城著名山水畫家姬俊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