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寶豐縣人民醫院雷射聯合支架植入治療慢性鼻淚管阻塞)
大河網訊 寶豐縣人民醫院眼科用淚道雷射成形術聯合淚道支架植入術治療慢性鼻淚管阻塞患者,既保留了淚道雷射創傷小、併發症少的優點,又由於植入支架,術後使整個淚道處於充分擴張狀態,能夠徹底引流淚囊中的分泌物、血凝塊及淚液,達到控制淚囊炎症,協助鼻淚管黏膜恢復的目的,從而明顯提高治療效果,受到患者稱讚。
慢性鼻淚管阻塞為淚道系統常見病、多發病,一般多發生在中年以後,50歲發病率最高。成人鼻淚管阻塞女性較多,佔75%-80%%。臨床主要表現為長期溢淚、溢膿、衝洗淚道不通暢。
雷射淚道成形術和鼻淚管支架植入術都是治療淚道阻塞的微創方法,在治療慢性鼻淚管阻塞時各有其優劣之處。淚道雷射具有光束直徑小、能量密度高、方向性好、汽化率高、穿透力強的優點,對組織熱效應低,周圍組織無明顯熱損傷,能夠在淚道管腔內切除和氣化阻塞淚道的異常組織,恢復淚道本身的管狀結構,該方法在治療淚道阻塞方面取得較好的療效。但由於雷射光凝後形成新的創面,黏膜下成纖維細胞增殖,瘢痕組織形成,使管腔重新閉塞,因此,單純雷射術後復發率高。鼻淚管支架植入術,具有手術時間短,恢復快,效果滿意,因而使淚道阻塞的治療變的簡單而有效。
為了揚長避短,寶豐縣人民醫院眼科將兩者結合起來治療慢性鼻淚管阻塞患者,即在進行雷射淚道成形術後,同時植入鼻淚管支架,取得了明顯效果。
將浸透地卡因麻黃素的棉片插入術眼側下鼻道,患者平仰臥位,地卡因行術眼表面麻醉後,常規消毒,行滑車下及眶下神經麻醉,用紗布塊壓迫3-5分鐘,以防出血腫脹。慢性淚囊炎有膿性分泌物者,術前用慶大黴素地塞米松生理鹽水衝洗淚道,淚道衝洗無膿性分泌物反流。取出插入術眼側下鼻道的地卡因麻黃素棉片,擴張器擴張下淚小點,將調試好的雷射光纖插入,順淚道方向走行至阻塞部位,雷射燒灼至光纖阻力消除,在反覆用雷射擴大鼻淚管阻塞部位後,拔出套管針,插入淚道探通導引針,下送導絲至下鼻道,將導絲拉出鼻外,再將淚道支架的上端線頭與導絲打結相連,然後用適度的力提拉外科縫線至標誌結露出淚點約1.0cm,此時牽拉明顯受阻時表明鼻淚管支架倒置三角形已進入淚囊,停止牽拉。剪斷露出鼻外的引流管和一股牽引線,從下淚點衝洗淚道通暢,手術結束。術後滴妥布黴素眼液,5-6次/天,滴鼻淨滴鼻,5次/天。酌情全身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後1周內每隔2天用慶大黴素地塞米松生理鹽水衝洗淚道,以後每周衝洗1次。支架保留4-6周確保淚道暢通時,於鼻前庭用槍狀鑷夾住鼻淚管支架將其拉出。
據寶豐縣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徐旭亞介紹,在行滑車下及眶下神經麻醉時,要用紗布塊壓迫注射點3-5分鐘,以防出血腫脹,影響手術操作甚至暫停手術。操作時要輕、準以減少組織損傷和各種併發症的發生。雷射淚道成形術時注意鼻淚管走行方向,避免假道形成,影響治療效果。對於年齡偏大及有高血壓的患者應注意鼻腔出血的問題,術後應讓患者留觀2-3小時,如有出血應及時處理,避免鼻腔大出血。(牛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