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智商的高低,是每一位家長都非常關心的話題。尤其是和同齡孩子智商作比較的時候,家長們都會異常擔心自己家孩子的智商會低於他們。
生活中,有關孩子智商的高低,有這樣一種說法:「孩子反應快,智商更高;反應慢說明智商低。」
有些家長深受這種說法的影響,總用這種方法去判斷自家孩子智商是高還是低。
那麼這種說法存在合理性嗎?
孩子智商高需要進行綜合判斷
國內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項調查,調查的內容是城市居民對高智力者應當具備的重要特徵作評定。
結果顯示:被調查人群普遍認為一個具備高智商的兒童需要具備的十項特質中包括了反應力。
可是反應力快真的就代表孩子智商高嗎?
比如,面對同一組問題,把孩子分為10秒回答一題和20秒回答一題的兩組。結果發現10秒回答的孩子儘管反應力快,但是錯誤率可達到50%;而給予20秒回答的孩子,儘管花費時間長,但是正確率可高達100%。
由此可見,孩子智商的高低,並不能僅僅通過反應速度的快慢來作為唯一的依據。
因此,孩子反應快並不一定代表孩子聰明、智商高;相反,反應慢的孩子,可能是在仔細思考問題的正確答案,也不代表智商低。
那麼,如何通過孩子的某些行為來對孩子的智商高低進行判斷呢?
這八大特徵,才能說明孩子智商高。
1、語言學的很快
語言學的很快,往往說明孩子具備很強的語言能力,這跟孩子的智商有密切的關係。
語言能力強的孩子,通常一教就會,不需要家長花費很多的時間教他們,簡單一教,他們就能夠輕鬆的學會各種字母、數字等。
2、熱衷學習
智商高的孩子,會在生活中中不自覺的開啟學習模式,比如看著電視的時候,他們不僅僅是在看畫面,更是學習裡面所包含的知識,並且遇到不懂的地方,還會立刻向家長請教。
3、喜歡聽音樂
研究表面,大腦的左右腦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而是在相互協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音樂是一種遺傳性的語言,它不僅僅是對孩子的右腦產生刺激,也會提升左腦右腦聯絡的功能,繼而促進左腦的發育。
孩子喜歡聽音樂,或者對音樂異常敏感,是有助於他們大腦皮質的發育,從而完善大腦功能的。
4、模仿能力強
雖然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強,但是有些孩子在模仿方面依然異於常人。尤其是有些新生兒在出生後不久就可以模仿一些簡單的面部表情了。
5、愛玩遊戲
愛玩遊戲的孩子,往往具備創造力和想像力,也更具有活力。
他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不僅會獲得樂趣,而且為了獲得遊戲的良性結果,會主動發散思維思考,所以思想方面活躍度更高,也更有利於智力的開發。
6、愛搞惡作劇
生活中,面對愛搞惡作劇的孩子,家長最慣用的做法是給予他們指責,甚至是打罵。
其實孩子愛搞惡作劇,不僅僅反映的是他們愛搞怪、調皮的性格,而且也是他們想像力、創造力豐富的表現。
孩子要搞一場惡作劇,需要在動腦筋的過程中完成。在這個過程中,他會主動的思考什麼樣的惡作劇會嚇到別人,怎麼嚇最好……
從這一方面來說,愛搞惡作劇的孩子獨立性也更強一些。
7、專注力更高
有些智商高的孩子,做事情的專注度會更高。比如玩遊戲的過程中,也會投入自己100%的注意力。
8、父母智商偏高
調查研究顯示:智商在140以上的父母,其子女的智商平均在128以上;而精神有缺陷的父母,其孩子有59%的精神缺陷或智力遲鈍。
這與智商跟遺傳相關的概念不謀而合。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正常情況下,父母智力高,孩子智力也會高;父母智商有缺陷,生出的孩子多半智力發育不全。
但是,對於智商不高的父母,難道就無法擁有一個高智商的孩子了嗎?
沒錯,孩子智商的高低跟遺傳、基因等先天因素有很大的關係,但是相關科學已經證明,沒有智商高的天賦型孩子,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從而擁有一個高智商的大腦。
家長如何通過後天培養高智商孩子?
家長想要通過後天培養孩子的高智商,需要把握好孩子的這三個成長階段:
(1)動作思維成長階段
孩子0-3歲,是他們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也是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可以以培養孩子的動作思維能力為主,從而來刺激他們的大腦發育。
比如從孩子出生後,根據身體發育的特點,讓他們逐漸開始學習手部、腳部等精細動作,掌握趴、爬、抬頭、翻身等動作。
這樣的運動鍛鍊不僅提升的是他們的身體技能,還能夠對他們大腦的思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2)具體形象思維成長階段
孩子3-6歲,是具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孩子會開始對數字、形狀、文字等有進一步的認知渴望。
因此,這一階段家長們可以通過給他們學習詞彙等方式,鍛鍊他們的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
(3)抽象思維成長階段
6歲之後的小學階段,是孩子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時間,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讓他們更好的理解平面和立體的關係,從而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比如可以通過搭積木的方式,鍛鍊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等。
總而言之,孩子智商的高低,反應的快慢並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因此家長們根本不用受到此種說法的影響。
當然對於先天性智商不太高的孩子,家長們需要保持一個「成長性思維」,可以通過後天的一些方法,給予孩子鼓勵教育,還是可以讓孩子在不斷努力中成為一個高智商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