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對孩子來說,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出生不久的孩子,睡覺時分泌的生長激素是促進身體成長、大腦發育的重要物質,所以睡眠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在2018年,在《睡眠健康》雜誌的一項關於睡眠時間的研究表示:
人在睡眠充足時,認知能力會高於平均水平。睡眠不充足時,平均智商和語言智商都會相應的偏低。
李玫瑾直言:孩子睡覺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注重「科學育兒」的家長們都知道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專家李玫瑾教授。
李玫瑾教授在兒童身體和心理上都有很深的研究,給家長們提供的建議科學而又貼近生活。對於孩子的睡眠,李玫瑾教授提出建議:孩子在睡覺時的反應暗示了他的睡眠狀態,不同的睡眠狀態又體現了大腦的發育程度。假如孩子睡覺時會有這三種反應,表明孩子的智力發育很好。
睡覺時有這三個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智商都不會低
1、孩子睡眠淺,每隔一段時間會「醒」
孩子在睡覺時,大腦會在每90-120分鐘內從輕度睡眠、深度睡眠以及「做夢階段」(也被稱為快速眼動階段)進行一個循環。處於「做夢階段」時,孩子的大腦對外界的感知力會增強,就會出現「醒」的反應。
經過腦電圖掃描、多項研究後發現,科學家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習和記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心理學家發現在「做夢階段」會增強大腦的信息獲取能力,對於相關內容的記憶也會增強。
孩子處於睡眠狀態時,出現的這個過程的次數越多,越會頻繁的「醒」,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是非常好的。
2、孩子在睡覺時經常會面帶微笑
美國知名育兒專家伊林沃夫經過跟蹤研究得出結論:第三天會笑的孩子,在孩子六歲時的智商為180分。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醫學專家,對於年齡與智慧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嚴謹地研究後得出結論:智商高的兒童會笑的年齡比一般兒童早,次數也更多。
人的表情是由大腦控制的,從孩子發育的進程中來看,孩子一般在2-3月時才會在父母的引逗下出現微笑的表情。睡覺時孩子除了有大哭的表現外,不會出現有其他的表情。假如孩子在睡覺時經常會面帶微笑,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良好,智商也不會很低。
3、孩子在睡覺亂踢被子、總把腳丫露在外面
媽媽最擔心孩子晚上睡覺會踢被子,容易感冒著涼。在人體的腳上有一個叫「動-靜脈吻合支」的血管,可以有效地調節體溫。孩子本身就是高代謝體質,剛入睡時就會很容易出汗,寶寶就會自覺地把小腳丫伸出被子外面去。
經過研究表明:體溫高往往意味著神經更警覺,神經接收到體溫過高的信息會傳遞給大腦,大腦才會控制身體做出相應的舉動;其次,體溫高會使孩子擁有更好的記憶力、專注力和反應時間,如果孩子頻繁蹬被子,說明大腦神經中樞發育良好。
假如孩子在睡覺時會有以上三種表現,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良好,長大後智商也不會低。家長們在培養孩子時,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大腦發育,有無以上三種表現都不可以浪費培養孩子大腦發育的好機會。
越是智商高的孩子越是要重視孩子的大腦發育,否則會浪費了好時機。
1、孩子在0-3歲時要重視專注力、腦力發展
據研究發現:嬰兒在4-7個月時的注意力,跟他們7歲後的言語智力測驗結果成正比。
這時就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了,專注力越強的孩子,大腦前額皮質的體積越大,孩子的大腦越聰明。
2、孩子在3-6歲時要重視孩子左右腦均衡發展
處於大腦高峰期的孩子,左右腦利用率是相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右腦利用率降低,左右腦配合工作就沒有高智商兒童那麼協調,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左右腦發展。
腦部是非常複雜的,要讓孩子的腦部得到更好的發展,父母就要抓住腦部發展的關鍵時期,多給孩子一些鍛鍊和陪伴,耐心地教導孩子,才能讓孩子更聰明的成長。
推薦《兒童思維力培養遊戲書》,通過找不同,連接,躲貓貓等遊戲來鍛鍊兒童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注意力。
本書共4冊,能夠使兒童左右腦均衡發展,促進大腦發育,非常適合1-6歲兒童使用。在很輕鬆、愉快的遊戲中,讓孩子激發大腦無限的潛力,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讓孩子更聰明。
每天跟孩子玩十分鐘就能有效提升注意力,家長們想讓孩子未來成為學霸,與其你一味地去說教,不如付出點行動,點擊下方,利用工具來訓練孩子的大腦。
通過孩子在睡覺時的三個表現,可以判斷孩子的大腦發育狀態,無論是有還是沒有,都不能忽視對孩子的後天大腦發育培養,三種睡眠表現表明孩子的智商不會低,那麼加上後天的兩個階段的重點培養,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擁有一個超強大腦的,必然也離不開家長們的細心觀察和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