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對於成人和小孩來說,都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孩子出生不久後,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睡覺時身體會分泌生長激素促進全身的成長和大腦發育,因此,睡眠是影響智力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
倫敦大學還曾就「睡眠對智力的影響」做過相關研究,結果發現:
晚上超過10點還沒有進入深度睡眠的孩子,在智商檢測時分數往往會更低。
崇尚「科學育兒」的父母都知道影響力頗深的李玫瑾教授,在兒童身體和心理的問題上有很深的造詣,給出的解決方法也更貼近生活。在孩子睡覺這件事上,李玫瑾教授也表示:
與其父母給孩子盲目補充營養來促進孩子智力發育,還不如讓孩子多睡一會兒。如果孩子睡覺時,有3種反應,暗示孩子的大腦發育快又好,將來智商不會低。
1)睡覺亂踢被子、不老實
大多數家長認為寶寶蹬被子很可能是熱了,或者是哪裡不舒服。但如果寶寶睡覺時踢被子的頻率頻繁,小腿來回亂蹬非常的不老實,說明寶寶的四肢協調性和力量發育的非常好。
處於新生兒早期階段的寶寶,身體機能和各個器官都處於發育階段。
這個階段寶寶的四肢力量不僅微弱還很不協調,如果寶寶能頻繁踢腿,說明大腦控制四肢的指令頻繁,神經發育很快。
2)面帶微笑
表情是由大腦支配的,2歲前孩子的大腦神經聯結很少,還處於發育階段,因此孩子睡覺時不會有太多的表情,除了本能大哭之外。睡眠中做出微笑的表情,需要大腦神經的傳遞。
如果孩子睡覺時不時就會露出一個微笑,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很不錯的。
3)睡眠淺,易醒
大腦發育階段對周圍的感知力是比較弱的,所以大部分孩子睡覺時並不會真的被吵醒,稍微醒了也會接著睡。但有一些孩子的睡眠很淺,周圍稍微有一點動靜就會被吵醒。
這樣的孩子大腦的感知力非常強的,對外界的信息敏感期,獲取、收集信息的能力也要強於一般孩子。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上三種表現,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很不錯的。家長們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做出正確的教育,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智力提升有很大幫助。
一、精細動作遊戲
手指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手指上的神經是小腿的十倍左右,控制手指需要大腦神經發育到一定程度。經常鍛鍊手指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手指的功能區和語言功能區臨近,鍛鍊手指從對語言發育也有促進作用。
在孩子學會抓握後,可以經常給孩子不同類型的物品讓孩子練習抓握;1歲後,可以鍛鍊孩子用勺子;2歲後讓孩子用勺子舀不同的食物,並放到容器中。
二、認知類遊戲
提升認知能力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必經之路。
簡單來說,認知就是教孩子學習物體、顏色、動植物、果蔬等基礎概念,擴充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知識。在知識的填充中會調動孩子記憶力、空間感知能力、觀察力、思維能力等等。
可以自己根據孩子的特點做一些適合孩子的小遊戲,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現成的腦力鍛鍊書。
我是小青媽媽母嬰培訓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
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