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不管是對大人還是對小孩來說,都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它不僅可以改善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同時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智力高低。
寶寶在剛出生不久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在寶寶的身體當中會分泌出一種生長激素,促進寶寶的身體和大腦的發育,所以說睡眠也是影響孩子智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倫敦大學曾對睡眠進行過研究,發現睡眠和一個人的智力息息相關,如果孩子總是在晚上10點之後入睡,在檢測智力的時候,智商指數就會很低。
發表在《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上的研究結果顯示:孩子在3歲時就寢時間不規律,會導致他們在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
雖然有很多有關智力的研究,都表明智商和睡眠息息相關。但是我仍然還不敢肯定,直到有一次聽李玫瑾教授的講座,我才真正的認可了這件事,中山科學教育的父母應該知道,你們在育兒方面造詣非常深,往往困擾父母很長時間的問題,聽李玫瑾教授的一番話,就能夠輕鬆解決。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演講當中坦言道:「以及父母給孩子盲目的通過食物補充營養,促進寶寶大腦智力發育,不如讓寶寶多睡一會兒,若寶寶睡覺時有這三種反應,說明大腦發育的很快,智商自然也不會低。」
1、睡覺時面露微笑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情緒是由大腦支配的,兩歲的寶寶大腦神經連接還很少,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甚至對喜怒哀樂還沒有一個大概的意識,因此睡覺的時候不會出現太多的反應和表情,頂多睡醒的時候哭一場。
當你發現自己家孩子在睡眠的時候,不自覺的露出微笑,那就說明你家寶寶大腦發育的還不錯,大腦當中的神經連結正在快速發育,所以才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儘管是在睡眠中,但仍然會流露出笑容。
2、睡得不踏實很容易醒
寶寶的大腦正處於發育階段,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其實是很弱的,所以大多數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很不容易被吵醒。就算醒了也是假象,稍微一動接著就睡著了。但是有些孩子卻不同,周圍有一點點動靜,就會立馬醒過來,一點都不讓人省心。
其實這恰恰說明孩子的大腦感知能力強,對周圍事物的獲取和接受能力都強於同齡人,這樣的孩子往往比平常孩子更聰明。
3、會用腳踢被子、會翻身
大多數父母都覺得孩子之所以會蹬被子,是因為熱,覺得孩子翻身是睡姿不舒服,其實孩子還小,並沒有明顯的感覺,之所以會來回蹬被子或者翻身,那是因為寶寶四肢協調,腦部控制身體的神經發育的好。
所以在寶寶處於長時間未動的情況下,大腦會發出一種信號,來判斷寶寶是否安全。所以寶寶才會頻繁的踢腿。這恰恰說明寶寶大腦發育的還不錯,父母應該高興才是。
如果你家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也有上面這三種表現,你就偷著樂吧,說明他現在大腦和身體發育的都很不錯,平時你只要進行一些簡單的引導,幫助寶寶開發大腦,寶寶將來會更聰明。
進行手指訓練
科學家將手指稱作是人的「第二大腦」,因為一個人手指上的神經敏感度是小腿的10倍,因為神經敏感度太高,只要手指受到傷害,人所能感受到的疼痛將會是小腿的10倍,所以古人才常說十指連心。
因此想訓練開發寶寶的大腦,家長可以從寶寶的手指入手,平時讓寶寶多抓一些不同材質的物品,能夠通過手指的接觸和神經的感知,讓寶寶的大腦也受到刺激,建議父母在寶寶一歲之後,就嘗試讓寶寶用勺子吃飯來鍛鍊手指的靈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