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從出生那一刻起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天的一舉一動更是備受父母矚目,生怕稍有疏忽就會釀成大錯,就連睡覺的時候都會被父母觀察者,比較注重細節的父母就會發現,其實孩子睡覺的時候也是會有動作跟表情的,我想很少有人了解過,兒童睡覺時的動作和表情,都有著相對應的含義。
李玫瑾教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任職於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她的研究重點是青少年犯罪和兒童犯罪心理,通過長時間與孩子們打交道,以及她本身所學的專業,李玫瑾對兒童的心理與微表情有了很透徹的了解。
李玫瑾教授指出:兒童睡眠時的三種反應可以很好地說明孩子的大腦在高速發育,長大以後孩子的智商也會比常人高一些。
英國的《每日電訊報》刊登的文章裡提出了一項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該研究發現,晚上十點以後進入深度睡眠的孩子,在智商測試中的得分往往會比十點之前進入深度睡眠的孩子低。
科學研究表明,人只有保持正常並且規律的作息時間,身體的自然節奏才不會被打算,如果得不到足夠的時間休息,大腦接收和儲存新信息的能力也會受到限制。
研究小組曾經隨機抽取一萬多名7歲的兒童作為實驗的樣本,並調查了這些兒童的日常作息規律跟生活,之後,對他們進行了智商檢測,結果表明,作息時間紊亂的兒童,進行檢測時他們的智商得分相對較低。
如果已經進入深度睡眠的孩子身上出現這三種反應,說明孩子的大腦正在高速發育,智商會比普通的同齡孩子高。
1、睡覺時面帶微笑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收到比較多神經的影響,其實寶寶通常在睡覺的時候是不會露出微笑表情的,假如孩子感到特別滿足,大腦皮層就會接收到神經傳導的信息,這是一部分孩子就會在睡覺時作出微笑的表情。
父母可千萬別低估了這個微笑,牽動神經的操作需要經過手和大腦的協調配合,大腦的「超級神經網」相當於一位發號施令的統治者,它需要協調各方。所以,孩子睡覺時產生的微笑表情,說明孩子的大腦高速發育。
2、踢被子,有蹬腿的表現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避免不了半夜起來查看孩子睡覺的情況,多數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睡著睡著就把被子踢掉了,看見這種現象,家長會擔心孩子著涼。其實,孩子踢被子和蹬腿也不是一個壞的事情,反而是好的表現,說明孩子的骨骼發育速度比較快。
大部分兒童在還不會穩定走路的幼兒階段,四肢得不到很好的鍛鍊,就會出現肢體不協調的情況。當家長發現孩子在進入睡眠之後習慣蹬腿或者踢被子,不要緊張,這說明孩子的骨骼正在發育迅速。
如果人在睡覺的時候總是保持某一固定姿勢,那麼就會導致血液循環不通暢,就會有身體麻木的狀況發生,當大腦接收到身體不舒服的訊息時,它便會自動發出踢腿和翻身的指令。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時,孩子調整睡眠姿勢,說明孩子的大腦能夠靈活地支配下達命令,整個過程中對大腦的發育也是有極大的好處,孩子長大以後的智商會比較高。
3、「淺眠」,外界環境改變會有反應
有一些孩子對睡眠環境比較敏感,睡著了以後,只要周圍環境發生一點點變化,孩子就會突然醒來並哭鬧,很多家長認為這樣的孩子很難帶,也是很害怕這種情況的發生。
但是,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孩子對外界變化的感知十分靈敏,就算是進入睡眠階段,孩子依然可以感受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並且大腦會及時接收到這類信息,作出相對的判斷與反應,並在第一時間應對。這種情況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得很棒。
當孩子睡眠出現上面這些信號時,父母可以做適當的早教引導了,幫助孩子開發智力,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如何能夠快速地開發孩子的智力,給大家分享一套《德國新專注力》,適合3-6歲寶寶,孩子很喜歡,內容生動有趣,在歡樂中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以遊戲的形式,來吸引孩子提升孩子的智力,讓孩子樂在其中!全套共12冊,原價178.8現在只需88,平均一冊也就幾元錢,有需要的家長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家長們現在知道了嗎?孩子睡覺時候發生的這三種情況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這種情況也從側面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趨勢優秀,孩子長大以後智商也會高於同齡的普通孩子。如果發現孩子有這三種徵兆,家長應該及時進行引導,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能開發智力的事情,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大腦發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