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很重要,可以讓身體得到休息,恢復白天流失的精力。很多小孩子喜愛打鬧,拿著玩具玩的不亦樂乎,累了倒頭就睡。吃飯香香,睡覺甜甜,是為人父母的願望。很多家長不忘晚安的話語,寶貝快睡覺,才能長身體,變得聰明。而判斷自己的小孩智商發育的好壞,可以觀察寶貝睡覺的睡姿,來有大致的了解。有時候處在發育的孩子,身體的行為也是一種特殊的信號,不會無緣無故的哭鬧。
很多帶小孩的家長,有時候家務忙,喜歡小孩有睡覺的想法。隨手放在床上,可以省些心,忙自己的事情。而專家提醒,大腦的黃金髮育年齡是3到5歲,科學育兒,不妨多看看寶貝睡覺時的某些自然行為,很多有經驗的寶媽都說,吸手指頭是智力發育的開始。通過細節發現成長的秘密。由於小孩年紀尚小,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聰明的寶寶睡覺會調皮一些。
細節一:出現做夢的行為,並且有微笑表情
小孩不容易有面部表情,微笑會牽動大腦的許多神經。天真的孩童,當大腦受到足夠的外部引導時,才會產生微笑的動作,表達自己的高興之情。對於小孩做夢,可以看出智商的發育,聰明的寶寶,會有微笑的表情。大部分的時間,人由於休息,內心是很平靜的狀態。而此時的大腦皮層修復白天的記憶畫面時,可以看出寶寶的想法,是否很開心。大腦是人的控制中心,對很多事情能起到掌控作用。要是睡覺的寶寶露出微笑的神情,做美夢的行為,同時說明智商發育喜人,能夠表達自己的喜樂情緒。而大腦也是越使用越靈活,來促進智商提高。
細節二:小動作經常有,踢被子很調皮
小孩的行為,有些讓人琢磨不透,踢被子是因為很熱。在冷熱不定的春秋時節,由於晝夜溫差大,很多寶媽都會選擇蓋厚一些的被子。出現蹬腿,不是寶寶調皮,而說明孩子發育良好,對外界刺激做出正確反應。很多寶媽發現,寶寶會翻身,半夜三更要悄悄看看睡覺的孩子,手腳冰涼要再次蓋被子。決定孩子行為的是大腦,智商發育良好的孩子,支配作用很強,身體出現刺激,感覺麻木或者溼熱的話,就不自覺的調整自己的姿態。
細節三:睡覺的時候,聽見微弱的聲音
家裡的寶寶,偶爾會抗議,莫名的哭泣,睡覺的時候被人打擾。這樣的現象,說明孩子的聽力正常,對於外界的變化能敏銳的察覺。而任何的感覺,都離不開大腦這個中樞神經的處理,對於孩子會半夜大哭大鬧的事情,是由於外界的影響到睡眠。很多時候,也是證明孩子智商不錯,能夠分辨周圍的情況。
對於孩子的調皮行為,比如不配合睡覺,吵到周圍家人的休息。這時候,耐心的照顧孩子不可少。很多家長反應,某個階段時間的孩童,不好帶,摸不著自家娃的心思。這裡要提醒家長,孩童有著自己的表達方式,也暗示著他的智商和情商的成長,不能一筆代過。
智商的發育很關鍵,很多長大後優秀的孩子,考試成績好的,普遍都是高智商人群。許多家長開家長會,站在臺子下面,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多麼的聰明優秀,考試拿100分。而大部分人的學習成績都和智商掛鈎,孩童時代是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充足的睡眠不可少,適當的引導會讓孩童更聰明。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們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不到和不解決,要知道,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的過程。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孩子看繪本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將自己帶入到繪本中的角色之中,這也正是孩子為什麼看繪本學東西快的原因。
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李玫瑾教授推薦的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