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長輩經常說「一夜不睡,十夜不足」,大致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一整夜都不睡覺,那麼接下來即使睡了十個晚上都沒有辦法補回來,由此可以看出,睡眠對人人體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初為人父母的家庭會有這樣的困擾:孩子睡眠很淺,睡覺時也不老實,這樣的睡眠會對孩子的發育有影響嗎?
案例:小陳和妻子都是高個子,但是他們的孩子從小就低了同齡人大半頭,在說起孩子的時候,小陳就說自家的孩子晚上玩到好幾點都一直折騰著不睡覺,就是強行關燈把孩子摁到床上,孩子也可以一直玩到半夜,好不容易睡著了,還是各種小動作不停,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跟前一天晚上睡覺時候的位置離很遠,導致小陳夫妻倆晚上都睡不好,對此兩人非常無奈。
有一次跟家裡的老人吐槽,家裡的老人都說睡覺少的孩子非常聰明,小陳夫妻聽後不僅對孩子的這種行為不無奈了,甚至有越看越順心的念頭。
其實,心理學教授曾經講到,孩子睡覺的時候,如果出現了以下3種反應,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好很快,將來長大了會更有出息。
反應1:睡覺的時候總是臉帶微笑
按照經驗,大部分的人在睡覺的時候,臉上都是非常平靜的,可以說是沒有一點表情,而家裡有了孩子之後,當媽媽的會非常喜歡看孩子安靜睡覺的樣子,那麼,在自己家的孩子睡覺時,你有沒有發現孩子總是臉上帶著微笑呢?就好像是一直在做美夢一樣。
其實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會牽動非常多的神經,一般來說不會做出微笑的表情,而孩子逐漸長大之後,大腦皮層會接收到神經的傳導,這個時候,孩子才會出現微笑的表情,從而無意間的牽動其他神經,出現更多的表情。
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在睡覺時就嘴角微微上揚,說明孩子非常的開心,而這個微笑是需要全身去合作,尤其是大腦,要起到控制大局的作用,所以如果孩子在睡覺時總是微笑,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的很好,會更加聰明。
反應2:睡覺的時候不停蹬腿
相信每一個媽媽都會擔心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一直蹬被子,總害怕孩子半夜著涼,其實,在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孩子晚上睡覺時一直蹬被子,並不全是壞現象。
孩子還小的時候,四肢是非常柔軟的,肌肉與骨骼發育的速度都是比較快的,再加上孩子在嬰幼兒時期還不會走路,四肢還沒有鍛鍊,可能會肢體不協調,而如果孩子晚上不停的蹬腿、蹬被子,也可能使孩子的腿部肌肉正在發育,並且發育得很好;
除此之外,孩子睡覺時一直蹬被子,也可能使孩子的行為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身體的感知能力也在不斷地加強;
或者是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一直處於一個姿勢,身體的血液流動的不順暢了,身體局部有麻木的現象,所以孩子一直不停地調整自己的睡覺姿勢,這也是孩子的大腦可以靈活的支配四肢的表現,同時,在大腦支配四肢的過程中,大腦也得到了發育,對孩子的智商提升是有幫助的,不管從哪一方面講,這都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反應3:失眠很淺,周圍有一絲變化就有反應
很多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也是非常敏感的,周圍發出一點聲響、輕輕地觸碰孩子,孩子就能醒來,還有的孩子一到晚上就會不停的哭鬧,把家人吵得頭疼不已。
其實孩子有這一行為的時候,家長也應該想想好的方面,因為這說明了孩子對於周圍環境變化的感知能力非常機敏,即使孩子正在睡覺,這種機敏的感知能力也依然存在,而且身體可以把感受到的變化傳遞給大腦,大腦也能夠快速的處理身體傳授的信息,從而及時的應對,從這一反應中,就可以看出來孩子大腦發育的是非常好的。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些類似的反應,做父母的就偷著高興吧!與此同時,做家長的一定要及時的去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開發智力,激活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更好的發育,長大以後孩子可能會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