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晚上的睡眠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成長來說十分重要,因為夜晚是孩子身體發育最快的時期,在這個時間段裡孩子會對全身上下進行休養和調整,幫助他們恢復精氣神,所以一個良好的睡眠質量對於孩子來說十分重要。
孩子每天晚上睡覺時,父母們總是會擔心孩子亂踢被子睡不好,所以父母們總是會去幫孩子巡房,查看孩子的睡眠情況。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表示過: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快,父母要好好培養
第一個:睡覺時面帶微笑
孩子在睡覺時面帶微笑,多半是做了美夢的原因。一般來說,當一個人處於睡眠狀態時,他的表情是很平靜的。
但如果孩子在睡覺時面帶微笑,就說明孩子一定做了一個美夢。而因為嬰兒在剛出生時所牽動的神經很多,所以他們一般很難做出微笑的表情。
只有他們他們大腦皮層接受到神經傳導,他們才能有微笑的表情。所以在睡覺時面帶微笑說明他們的大腦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發育,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好好培養孩子,這樣孩子長大後一定會變得更優秀。
第二個:喜歡踢被子
孩子晚上睡覺時,最讓家長們操心的一個行為就是喜歡踢被子,由於孩子的身體抵抗力不足,所以孩子踢被子很容易導致涼風進入他們的身體中,使他們感冒或者拉肚子。
但事實上孩子在睡覺時喜歡踢被子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因為孩子的四肢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晚上踢被子時孩子的四肢就能得到很好的鍛鍊,這就能促進他們的四肢發展。
並且當孩子長期使用一個睡眠姿勢時,他們的身體會變得很麻木,所以他們需要通過自己去調節睡姿,在此時他們的感知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第三個:睡眠淺
有些孩子在睡覺時特別敏感,一點點聲響都會讓他們驚醒。但孩子睡眠淺說明他們有著很強的感知能力,他們在睡覺時也能感受到外界的變化,當他們感受到外界的變化,實在將這種感覺傳送到大腦,這就促進了他們的大腦發育。
第一: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時間
作息時間紊亂會導致很多負面影響,比如說孩子會出現睡眠不足等現象,這就會導致孩子在一天中都沒有精力和活力。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時間,讓孩子學會早睡早起,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
第二: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
在孩子睡覺時,父母們一定要注意不要大聲的喧譁,或者是把電視機的聲音開到很大,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如果父母們要想孩子的睡眠質量好,就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這樣孩子才能安心地睡覺。
第三:讓孩子養成睡前讀書的好習慣
睡前讀書不僅能幫助孩子學習到知識,還能讓孩子睡得更安穩。睡前讀書也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如果孩子能養成這個好習慣,那麼對他們未來的幫助將會很大。
3歲-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父母在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