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新視界工作室研究員後來居上,本文為時評論述類文章,故行文與一般深度研究類文章略有不同,特此提醒!
英國脫歐了,這個歷史上曾經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又一次在國際上拋下一顆重磅炸彈,金融市場一片動蕩。這個時候,貪婪還是恐懼,是一個問題。情緒的波動終會過去,邏輯的力量在不久之後會重佔上風,理性分析一下英國脫歐的前世今生,梳理一下脈絡,做到心中有底。
【脫歐的歷史淵源】
近代英國絕大部分時間都引領歐洲,除了本身內核強大,早一步踏入資本主義社會,早一步進入工業化,正確的政治策略也是保證其領先的不二法寶。「光榮孤立」、「大陸均勢政策」的原理就是攪亂歐洲,使歐洲大陸的列強彼此牽制,防止任何一國稱霸或者統一歐洲。比如反法同盟聯合俄國打擊拿破崙,克裡米亞戰爭又和法國聯合打擊俄國,德國崛起之後又聯合法俄共同抑制德國,一戰幹掉德國之後又扶持德國抑制法國,德國迅速復原並崛起之後又想辦法禍水東引讓法西斯去打蘇俄。一直到二戰後世界格局徹底改變,強大的美國接過了世界的權杖,英國才算老實下來。
1973年英國放棄均勢政策,加入當時的歐共體(也就是歐盟的前身)。歐盟啟動歐元之後,英國沒有參加,而是保留了自己的貨幣英鎊,保持著自己的特立獨行和風俗傳統。作為一個島國,英國在政治取向上一直都是封閉的,不列顛群島的政治利益高於一切,其他的都往後靠,從來一副寧當真小人不當偽君子的架勢。這次脫歐就是源自其誠實、務實,又自私、猥瑣的一場政治博弈。據說在1975年,英國就已經發起過脫歐的公投,結果是英國繼續留在歐共體。但是,英國這種有攪屎棍基因的國家怎會甘心沉默,於是,他們嚷嚷著要脫歐,並且動真格的啟動了公投,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真的玩大了,因為脫歐公投通過了脫歐的決議!
【脫歐的現實理由】
脫歐公投是被英國政治家用來向歐盟施壓換取更多好處的籌碼(從卡梅倫迅速宣布辭職就看出來了,超級無奈,脫歐之後不知道怎麼處理了),但是英國民眾當真了。主流意見都認為英國在傲嬌,因為英國歷來如此。全球主要政治力量都反對英國脫歐,因為這會造成巨大的波動,但是這些反對意見全都敗給了英國民眾當真的態度,畢竟最終投票的權力在每一個英國公民手中。普通民眾看到的更多是現實利弊,而不是政治博弈,這說明確實有太多現實理由推動了英國的脫歐。
歐盟一體化的深入與英國保持獨立性的主張有無法調和的矛盾;喪失移民問題的獨立決策權使英國陷入越來越沉重的公共福利支出漩渦中;歐盟之前太過激進的東擴吸納了一些「落後國家」也讓英國人很不耐煩,他們甚至產生了強烈的混亂感:咱們明明是資本主義國家,怎麼就被逼著一起吃上大鍋飯了呢。最後所有的問題有了一個傾瀉口:脫歐公投。然後,DUANG!
【脫歐之後的影響邏輯】
根據IMF公布的2015年世界GDP排名,美國第一次超過了歐盟,匯率變動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美國的領先優勢還不明顯。如果刨去GDP佔比17%多的英國,歐盟就明顯地弱於美國了,並且按照趨勢,5年左右中國的經濟體量就可以趕上沒有了英國的歐盟。從全球政治格局來說,英脫歐的直接結果很明顯,英國和歐盟雙輸,美中俄都將相應的提升影響力。英脫歐撕裂的不光是英國和歐盟的關係,還撕裂了英國內部的關係,畢竟還有一大批人希望留在歐盟;同時也撕裂了歐盟內部,法國、德國、荷蘭這些相對優勢的國家都會忍不住思考自己的出路,事件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從長期競爭角度來說,西方陣營的離散削弱,對中國的長期發展總體上是有好處的。具體影響主要體現在3個大的方面:
1)貿易
英國脫歐之後最現實的就是所有貿易協議要重新籤訂,重籤一定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幾乎可以確定不可能完全和原來一樣,那麼必然會有一些原本在英國和歐盟內部的市場空間向外部開放,這對中國外貿出口是一大利好,對中國有產品出口歐洲的企業更是一種利好刺激。
2)投資
鑑於英國脫歐還可能引發一些後續的反應,歐洲的政治穩定性將比之前差很多,對英國和歐洲的投資項目必然會被重新考量。對於在歐洲深入投資開展業務的中國公司將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短期是利空。
3)金融
脫歐之後,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倫敦逐步衰敗的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倫敦已是最大的境外人民幣結算中心和交易場所,這對人民幣不是一個好消息,對金融行業是利空。
【脫歐對A股的影響推演】
脫歐的是英國,不是中國。這個事件固然對世界具有強烈的標誌意義,但對A股的上市公司來說,實際的影響並不大。真正受影響的是之前所說的對歐洲有出口和投資的企業,以及金融領域的公司。
大方向說,脫歐對情緒面和資金會造成短期的影響,但在長期價值層面來說,A股受到的影響很有限。所以A股大概率會是一個湊熱鬧行情,既然有這麼個事,一定要有所反應,畢竟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黑天鵝事件。我國人民出於國際人道主義,會跟著避險情緒做出一些操作,導致大盤震蕩,然後事件平息之後止跌企穩,大幅反彈回應該有的價值位置。畢竟對英國和歐洲來說,他們還要處理很多現實問題,但對中國市場來說,事件一過去,影響力就逐步消散了。
所以,大跌就是抄底機會,並且跌得越深就越是超級大機會。
【免責聲明】
利益披露:工作室部分成員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資組合。
工作室的系列報告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我們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報告中的信息或意見並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徵價,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和工作室 以及下屬作者無關。
本文版權歸澄泓財經所有,澄泓財經對本文保留所有權利,如需使用本文或文中部分內容請聯繫QQ:599910746,違者依法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