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8日訊(記者 何川)全國人大代表、湖南華菱集團董事長曹慧泉近日表示,在供給側改革發力的大背景下,我國鋼鐵行業正式步入去產能階段,出於對境內企業資金風險考慮,已有國際貿易商採用港口遠期現貨銷售模式,此時正是大力發展期貨定價、改變美元普指結算的大好時機,應儘快完成鐵礦石期貨國際化。
曹慧泉建議,一是推動、支持大連商品交易所儘早實現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年內打通國外主流礦山和相關機構參與境內期貨交易的通道;二是按照國際慣例進行市場化運作,建立完善、便捷地境外資金進出鐵礦石期貨的機制;三是要鼓勵國有企業積極開展鐵礦石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四是要逐步引導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市場價格作為現貨鐵礦石定價的基準。
據了解,由於我國缺乏對國際鐵礦石價格的話語權,近年來,鐵礦石價格劇烈,嚴重幹擾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經營,使我國相關行業受到極大衝擊。我國鋼鐵行業自改革開放以來於2015年首度出現總體虧損,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近千億元。鐵礦石期貨上市後,雖然在穩定企業經營、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參與者結構單一,缺乏境外國際主要礦商和大型金融機構的參與,加之活躍合約只有1、5、9月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避險效果。
「推進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引入境外交易者,不但可以積極參與鐵礦石價格形成機制的競爭,還可以提升市場運行質量和企業的避險效率,有利於我國相關行業平穩健康發展。」曹慧泉說。
此外,推進期貨市場對外開放也是深化金融改革創新的重要內容。2015年6月、7月,圍繞吸引境外投資者直接參與境內期貨市場,證監會、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法規層面解決了境外客戶參與境內特定品種期貨交易的有關「人」和「資金」管理問題。2016年2月,大連商品交易所發布通知,將保稅鐵礦石納入交割範圍,率先解決了境外客戶參與境內鐵礦石期貨交易的實物交割問題。鐵礦石期貨本身已具備國際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