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慧泉:認真貫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20-12-19 每日經濟新聞

華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慧泉:認真貫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0-20 01:22:42

每經編輯 方正稿件

華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慧泉

華菱集團及各子公司組織黨員幹部、職工準時收看十九大開幕式直播,認真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出的報告,共慶十九大盛會開幕。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作為湖南省屬國有企業的排頭兵,華菱集團認真貫徹中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決策部署,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關於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要求,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全力貫徹落實「三去一降一補」政策措施,主動作為,破解難題,制定並快速實施了改革重組、去產能、提質增效深化改革一攬子方案,探索出鋼鐵企業轉型發展、省屬國企深化改革的「湖南模式」。今年1~9月,華菱集團產鋼147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828億元,利潤39億元,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華菱集團將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穿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融入公司治理結構各環節,不斷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管理,加強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改革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堅定不移做強做優鋼鐵主業,不斷提高人均勞動生產率,著力降低資產負債率,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當好湖南省屬國企的領頭羊、湖南實體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向世界500強奮鬥目標邁進。

相關焦點

  • 華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慧泉: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遇
    華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慧泉: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遇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2 23:43:11
  • 華菱集團董事長曹慧泉:「網際網路+重資產」轉型模式起航
    華菱集團董事長曹慧泉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郭志強 長沙報導    12月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2月27日,湖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長沙閉幕,「全面攻堅結構性改革」成為湖南來年經濟工作的基調,而其中對於供給側改革的表述尤為引人關注,「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牽一髮動全身的關鍵環節,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抓好改革落地落實深入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拉長金融『短板』以開放倒逼改革,努力將我省打造成為內陸開放新高地」。
  • 曹志強任華菱集團董事長 曹慧泉不再擔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2月10日,華菱集團召開幹部大會,湖南省委組織部部務委員由紅軍宣布了中共湖南省委關於華菱集團幹部任免的決定:曹志強同志提名為中共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屆委員會書記候選人預備人選
  • 湖南華菱集團董事長曹慧泉:積極推進鐵礦石期貨國際化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8日訊(記者 何川)全國人大代表、湖南華菱集團董事長曹慧泉近日表示,在供給側改革發力的大背景下,我國鋼鐵行業正式步入去產能階段,出於對境內企業資金風險考慮,已有國際貿易商採用港口遠期現貨銷售模式
  • 習近平: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座談會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謝地、上海社科院院長王戰、湖北省發改委主任李樂成、深圳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等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各自地區或各自企業的實際先後發言。
  • 曹慧泉任湖南省經信委副主任,曹志強接任華菱鋼鐵集團董事長
    曹慧泉任湖南省經信委副主任,曹志強接任華菱鋼鐵集團董事長 「華聲」微信公眾號 2018-01-19 19:20
  • 習近平這樣部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從會議透露的內容來看,兩次會議都提到了一個重要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我國經濟工作的核心,自2015年首次提出之後,總書記在各個場合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今天,求是網帶您一起梳理和學習這些重要論述。※ 何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
  • 人民日報: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權威訪談)
    人民日報客戶端今日(1月4日)發布「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權威訪談)——權威人士談當前經濟怎麼看怎麼幹」,以下為全文: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十三五」開局之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強調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四川算式」
    有經濟學家分析稱,四川的發展某種意義上就是中國經濟的縮影,四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項「加減乘除」,也在昭示著中國經濟動能轉換的新步伐。供給側實踐「加減運算」攀鋼集團攀長特煉鋼總廠的一處電爐旁,火熱的鋼花早已不見,工人在拆除爐體,這是四川做「減法」去產能的一個場面。
  • 湖南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正是通過改革開放,不斷創新,我們一次次打破世界水稻單產紀錄,推動了學科發展乃至社會生產力的進步。」   改革開放40年,湖南人從基本溫飽走向全面小康,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我是1978年考上大學的,我始終相信中國的出路在於改革。」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穩根說,三一集團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成長,迄今已建立了13家海外工廠,業務擴展到128個國家。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福建兩會熱詞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省兩會上的熱詞。  熱詞掀起熱議。參加省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認為,對福建來說,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全力打好產業轉型升級這場攻堅戰,緊緊圍繞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優化存量,提升增量,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升級,提供新的發展動力。
  •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糧集團發揮龍頭作用
    近期召開的全國政協常委會議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下或簡稱為「改革」)進行了深入探討。在小組討論會上,委員們對「庫存積壓」、「競爭力下降」等當前農業供給側遺留問題反響強烈,並一致認為,要實現消費者從「吃飽」轉向「吃好」,深入推進改革勢在必行。農糧企業作為農業產銷鏈條中的關鍵環節,其在推進改革中的表現如何,自然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 巴音朝魯:大力推動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激發現代商貿流通業新...
    本報11月15日訊(記者曹夢南 繆友銀)今天,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到長春市就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振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發展商貿流通新業態新模式、激發新動能新活力,大力推動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滿足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重要支撐。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八字要求,是恰逢其時的策略組合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採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
  • 人民日報權威訪談: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原標題: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權威訪談)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十三五」開局之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強調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如何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正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做好新一年經濟工作?
  • 專訪間 | 廣東百業投資集團董事長鍾期:從供給側改革與金融改革中...
    這是廣東百業投資集團董事長鍾期連續第五年出席中國經濟論壇,「每年都大有收穫。」他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評價說,中國經濟論壇很專業、有深度,在業界影響非常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中國經濟新動能」是第十六屆中國經濟論壇的主題。在鍾期看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順利與否,改革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供給側是讓供給更有質量,在淘汰差的供給的同時,增加新的、好的、有效益的供給。」他認為,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更要加大對我國金融改革的力度,金融改革的快慢、好壞將決定供給側改革能否順利。
  • 華菱集團成湖南省國企改革重點單位 正推進改革
    華菱鋼鐵(000932.SZ)董事會秘書陽向宏周二表示,該公司控股股東華菱集團已被列為湖南省國企改革的重點推進單位,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的要求推進相關改革。
  • 酒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得信一行來訪陝鋼集團
    酒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得信一行來訪陝鋼集團 2020-12-02 14:15:00   12月
  • 中華保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斌出席2020中國農業企業家峰會並...
    中華保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斌在大會上發表題為"堅守初心使命 聚焦鄉村振興 努力構建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主旨演講。徐斌董事長認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全面勾畫了"十四五"和未來一個時期的發展藍圖,也奠定了未來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格局和基礎。"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丨大唐集團:以協調之道去槓桿
    多措並舉,以協調之道去槓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大唐②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記者 王怡 伍鯤鵬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役中,這無疑是一場值得銘記的勝利之戰。戰爭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亟盼蛻變的大唐自身;獲勝的奧義並非理念手段的標新立異,唯有對「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的真抓實幹、贏得實效。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積極穩妥去槓桿」,把降低企業槓桿率作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