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méng lóng),形容詞。近義詞有:模糊,混沌,微茫,隱晦,隱約,依稀,渾濁。反義詞有:清晰,清楚。
光線微明的樣子。[巴金《家》:「門簷下的燈籠依舊發出朦朧的紅光,在寒冷的空氣中抖著。」]模糊不清的樣子。[陶斯亮《一封終於發出的信》:「許多朦朧的往事一下子湧到眼前。」]神志迷糊的樣子。[楊沫《青春之歌》:「她疲憊的朦朧的意識已經分辨不清,只是下意識地從那個人的臂彎裡掙脫出來,無力地倒在沙灘上。」]
朦朧在教材中的例句:
1、要是下起濛濛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上冊-課文3-11、日月潭)
2、一天晚上,新月斜掛,朦朧的月光透過樹枝,斑斑駁駁地灑在地上。(出自:統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23、帶刺的朋友)
3、在朦朧的寂靜中玉立著這棵白樺,在燦燦的金暉裡閃著晶亮的雪花。(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1、白樺)
4、對於現代的文藝作品,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了許多華麗詞句的、無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從腦中抹去。(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6、憶讀書)
5、即使是濛濛細雨的夜晚,也有一隻兩隻螢火蟲,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22、四季之美)
6、朦朧中,父親和母親在半夜起來給蠶寶寶添桑葉……每年賣繭子的時候,我總跟在父親身後,賣了繭子,父親便給我買枇杷吃……(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9、父愛之舟)
7、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2、丁香結)
朦朧參考例句:
1、說到動情處,唐治明淚眼朦朧,聲音咽哽。
2、中午十二點,午時花睜開了朦朧的雙眼。
3、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
4、東邊一帶,看上去什麼都已朦朦朧朧。
5、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6、我們乘著朦朧的夜色在校園裡散步。
7、追求的終極永遠是朦朧的。
8、小隱隱於朦朧詩,大隱隱於肥皂劇。
9、他對朦朧派、新生代詩人有很高的評價。
10、自亭中望去,湖面上斜風細雨,別有一番朦朧美。
朦朧有關的成語:
1、醉眼朦朧(zuì yǎn méng lóng):朦朧:模糊不清。形容醉後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2、睡意朦朧(shuì yì méng lóng):朦朧:模糊不清。形容雙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3、睡眼朦朧(shuì yǎn méng lóng):朦朧:模糊不清。形容雙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4、柳昏花暝(liǔ hūn huā míng):暝:日暮。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朧景象
5、柳暗花遮(liǔ àn huā zhē):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朧的景色。
《朦朧造句和解釋_朦朧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