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mó hu),形容詞。近義詞有:隱約,朦朧。反義詞有:清楚,清晰。
也作「模胡」。不分明;不清楚。[魯迅《致黎烈文》:「但《譯文》中插圖的模胡,是書店和印局應負責任的。」]草率,馬虎。[魯迅《藤野先生》:「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混淆。[不要模糊了界限。]
模糊在教材中的例句:
1、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4、繁星)
2、阿三是個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業,她愁得兩隻眼睛起了蒙,看東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著霧。(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6、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3、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2、丁香結)
4、淚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見同學和張先生的反應,只知道全班忽然異樣地沉寂。(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習作例文:別了,語文課)
模糊參考例句:
1、模糊控制在拉絲機張力控制中的應用。
2、明智的人不會信任模糊不清的事物。
3、卡妙笑了,笑得好開心,笑得眼睛都模糊了。
4、單眼相機要記得對焦,否則拍攝出來的相片會模糊不清。
5、暖意融融和血肉模糊都是事實。
6、模糊的正確遠勝於精確的錯誤。
7、由於患了眼疾,所以這幾天視力有點兒模糊。
8、想下雪又怕下雪,很模糊的感覺。
9、那頭死鹿在狼群中,被咬得血肉模糊,幾乎無法辨識。
10、紙上的字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模糊有關的成語:
1、隱隱約約(yǐn yǐn yuē yuē):指看起來或聽起來模糊,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2、雲遮霧障(yún zhē wù zhàng):雲霧遮擋視線,看得很模糊。
3、睡意朦朧(shuì yì méng lóng):朦朧:模糊不清。形容雙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4、睡眼朦朧(shuì yǎn méng lóng):朦朧:模糊不清。形容雙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5、茫茫蕩蕩(máng máng dàng dàng):遼闊深遠而又模糊不清
6、眇眇忽忽(miǎo miǎo hū hū):眇眇:遼遠;忽忽:印象模糊。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7、迷離徜彷(mí lí cháng fǎng):模糊不明。
8、目眩心花(mù xuàn xīn huā):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9、迷離惝恍(mí lí chǎng huǎng):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10、迷離恍惚(mí lí huǎng hū):模糊閃爍;分辨不清;似有若無。
《模糊造句和解釋_模糊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